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叙事空间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营造策略——以桂林江头村为例

    叶怡君龚克张哲铭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空间是村落叙事的重点场域,同时也蕴含着村落重要历史事件的线索.在传统村落空间引入叙事空间理论,使空间营造显现传统文化基因,凸显村落特色.文章以桂林江头村为例,通过挖掘江头村重要历史事件和特色文化来确定叙事要素与叙事主题,从而构建叙事空间结构,并对江头村的空间提出叙事策略.

    叙事传统村落空间江头村策略

    旅顺火车站更新改造策略研究

    杨颖鞠伟刘昊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余年的时间跨度下,始建于20世纪初的旅顺火车站如今无法再满足当地城市发展所需,甚至长期处于集体潜意识下"恋旧情结"与城市生活相矛盾的尴尬境地.文章以调和此种矛盾为出发点,对旅顺火车站的建筑实体及其区域环境进行调查与统计研究,继而提出具体的更新与改造策略,希望在最大程度存留与发扬旅顺火车站历史文化的前提下,适应新时代城市运行以及市民生活的新需求.

    旅顺火车站历史建筑更新改造

    道口古镇合院式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现状调查及热工性能分析

    张恒钰唐丽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豫北地区传统民居通常为合院式布局,笔者通过对道口镇的一处典型传统民居进行现场调研,了解了当地的围护结构形式和做法,计算了围护结构各个部位的传热系数,并通过PMV热评价模型对该建筑在冬季测试期间的热工性能进行定量描述.研究发现,古镇居民冬季生活舒适度很低,在室内居住感到寒冷.研究还发现,传统外墙和屋顶做法与现代居住建筑有很大不同,采用传统的土、木建筑材料,具有很高的蓄热能力,可以大大降低室外到室内的温度谐波振幅,可在改造时予以保留并修缮,既能发挥旧建筑的优点,又能保证传统建筑的原真性.

    豫北地区传统建筑围护结构热舒适

    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设计策略研究

    谢颖储凯锋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可以为城市提供一个空间开放、功能复合的城市节点.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探讨了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的设计原则,并根据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的三种形态:街道型、广场型、庭院型,对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博物馆外部空间公共化的设计策略,希望提升博物馆外部空间品质,给予公众便利性、舒适感,激发街区活力.

    城市公共空间博物馆外部空间设计策略城市更新

    文化资本视角下筒仓类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策略研究

    梁智尧罗颖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筒仓建筑以其巨大的体型、优越的区域位置,常成为城市工业文化景观的标志,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活化利用,对提升城市社会文化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梳理筒仓类工业遗产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对目前国内外筒仓类工业遗产改造和再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而提出活化利用的相关策略,以期为我国同类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筒仓工业遗产文化资本活化利用

    文化IP视角下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策略探讨

    王伟武刘泠君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是南昌老城发展兴衰的见证者,其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风貌延续等问题不断产生,逐渐滞后于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文章从文化IP的概念与特征着手,分析街区文化资源提取IP元素,从业态、建筑、街巷、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以文化IP为核心的活化策略,并进行规划引导,探索一条文化IP与历史文化街区融合创新发展的活力复兴道路.

    文化IP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

    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建筑符号表达——以延安大学新校区中心组团为例

    张伟葛胜男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区间的差异不断缩小,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受到压抑和冲击.文章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语境之下,结合建筑符号学相关理论,以延安大学新校区中心建筑组团为例,借用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将建筑符号概括为质料、语意和机能三个层面,探讨了建筑设计中地域符号的应用与表达方法.

    符号学地域文化建筑符号延安大学

    行为空间视角下藏族大学生文化行为空间研究及优化——以合肥工业大学校园为例

    张瑞彭孔雨薇钟奕瑶张雯...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行为空间视角下对藏族大学生的典型性民俗文化行为进行提取.将具体的藏文化活动进行客观量化,并基于SD法分析评价各空间的使用现状,进行需求与现状的对比偏差分析,以此深入了解藏族大学生校园日常活动空间的现存不足及使用需求.最后,文章从空间的建立与改善、学校的制度与管理等方面为其进行民俗文化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意见,以解决校园文化休克问题,实现民族文化的和谐融合.

    藏族大学生藏民俗文化空间藏文化行为需求现状空间优化

    晋江传统聚落中心公共空间激活策略研究——以塔头孙村为例

    刘慧芳吴少峰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聚落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起源地圈层外扩的肌理特征,聚落中心由于人口分户、交通不便、建筑老化等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空间长期闲置的现象.晋江市塔头孙村通过对道路系统、景观节点、宗祠广场的公共空间系统改造,使传统聚落中心重新焕发活力.文章通过对塔头孙村聚落中心的公共空间系统改造策略进行梳理,探索了将乡村闲置空间转换为积极空间的措施,为闽南乡村聚落中心公共空间激活提供理论支持和优化方向.

    晋江传统聚落闲置区激活

    蔚县古村堡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李之吉申杰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保护是古村堡的文化魂,各地在古村堡文化保护中一定要始终坚持增强文化自觉、增强乡村文化保护自尊,把乡村堡村的文化传统保护好、传承好.只有这样,古村堡才能真正有文化内涵、有文化魅力,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勃勃朝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给更多人留下美好的乡愁,也让古堡成为更多人新的旅游胜地.文章对蔚县古村堡项目进行专题调研、资料分析采集和数据整理,一定程度上帮助完善了蔚县古堡建筑遗存资料,使蔚县古村堡的有关建筑与工业问题获取更高的社会关注和权益保护,为古村堡建筑文化研究发展提供更多参考,提出一系列保护发展策略.

    蔚县村堡遗存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