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国绿色建筑节能、产能与蓄能一体化设计——以BIQ生物智能住宅楼为例

    王静杜鹏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德国BIQ住宅楼整体绿色设计和能源系统概念,探索节能、产能、蓄能协调统一的方式.在节能方面,学习借鉴其紧凑灵活的平面布置;在产能方面,分析其生物反应立面中微藻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能和热能的技术手段和优势,同时生物反应立面具备隔音、隔热、保温以及动态遮阳等功能,探索其可推广性;在蓄能策略方面,学习借鉴其全面系统的能源管理.

    绿色建筑BIQ住宅楼生物反应立面节能减碳

    基于后评估理论的城乡新社区水乡风貌特色保持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刘敏朱佳桦郝志伟张克...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00年以来,作为江南水乡代表性城市之一的嘉兴市,在城乡新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嘉兴市在经历了从城乡新社区到美丽乡村再到特色小镇的发展后,其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景观和水乡风貌的保持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集中的乡村居民点建设,水乡风貌渐失,使得千城一面和千村一面现象日益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嘉兴农村社区的建成环境进行研究与探讨,文章通过使用后评估的角度,探讨适合水乡特色的社区建设策略,使其重塑江南水乡意象.

    城乡新社区水乡风貌特色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

    视觉元素在传统建筑构件艺术符号中的应用研究——以门铺首为例

    汪涛程梅珊
    239-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铺首作为中国典型的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造型结构和内涵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本质认识和恐惧.文章通过对门铺首的造型结构和纹饰符号特征分析,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门铺首的纹样.门铺首的外形轮廓主要分为圆形、方形和异形三种;在构成方面则以点线面为主,构成了虚实关系,通过植物、动物等纹饰来体现宅屋的威严、财富、祈福意义等;从美学特征分析来看,门铺首符号来源于抽象的自然素材.这些符号化的过程,能够对现代视觉传达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视觉元素艺术符号传统文化建筑构件

    王琼及晋溪书院考

    王一菁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明代重臣王琼生平进行阐述,引出私人别墅"晋溪园"的由来.文章根据史料记载,恢复了明代晋溪书院的早期建筑形制,叙述其发展、衰落以及原址重建的历程,重现了明、清两代颇具影响力的晋溪书院的发展与变化历程,完成从人文历史、建筑特色和园林特点等方面的考证.

    王琼明史晋溪园晋祠志

    基于崇明岛地域化特色的绿色要素提取研究

    陈湛李婧张君瑛
    24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上海市陆续发布了多个政策文件,都要求重视地域化的要素传承,建设具有崇明本土特征的绿色建筑.文章通过调研提取了崇明当地的建筑特色,归纳分析出崇明岛建筑的地域化绿色设计要素,为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开展崇明绿色建筑地域化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地域化设计崇明岛实地调研绿色要素

    从水体角度研究江南传统聚落环境与布局——以同里古镇为例

    黄雨蒙
    246-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存与生活都离不开水.而江南地区的独特聚落环境与民居特征,都与江南地区多水这一因素息息相关.文章从水体角度来研究江南传统聚落环境与民居,从历史环境的水体变迁,现今水体对江南传统聚落的影响入手,分析了自然水体和人造河流对江南传统聚落经济、城市格局和民居形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并列举同里古镇作为例子,从水体角度来对江南传统聚落进行研究和布局分析,增强江南聚落人居环境的舒适性.这种因地制宜的利用水体的生活经验可以为现今乃至未来的江南传统聚落保护和再更新提供思路.

    水体江南传统聚落聚落布局生态应用同里

    苏州古建筑施工技艺与实例展示

    张晓霞赵书杰
    248-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和雨雪腐蚀,苏州传统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经过几代人的修缮得以保存,但传统建筑的修缮施工技艺由于传承问题、技术人才培养问题、以及急功近利的心理等,传统施工技艺正在不断丢失,大部分都被简化.即使能看出传统的样式,却缺少了立体感,老匠人的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作为文化守护者,保护苏州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就必须了解施工技艺.文章通过实地考察,按照建筑构造分类来展现这种长期依靠师徒教授世代相传的文化传承技艺,同时对传统施工技艺在现代背景下的出路进行思考.

    苏州古建筑建造技艺案例分析

    黔南白裤瑶传统建筑演变解析——以荔波瑶山乡为例

    尤杰李建军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荔波瑶山乡白裤瑶的"下山"迁徙史入手,对当地传统建筑演化类型进行分类并梳理其演变脉络,探析其演变规律,借此初步了解其民族发展史及其民族特质,为深入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基础.

    白裤瑶"下山"传统建筑干栏式演变

    历史文脉植入下的河南省黄河生态廊道概念规划研究

    牛彦合景坤鹏甘亚迪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生态廊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活力纽带,是营造生态黄河的根本保证,是展示黄河文化的集中平台,而黄河河南段是中华历史文明的核心区域,承担着华夏历史传承创新的重任.因此,文章以历史文化为契机,探讨黄河流域生态廊道的规划策略,从国家的角度和全局的视野梳理了河南段历史文化的独特性,重点研究了如何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展示体系,打造承载黄河历史底蕴的有形载体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三个方面来讲好"黄河故事",打造河南省的新地标.

    历史文脉黄河生态廊道河南省概念规划

    城市空间规划与历史文脉的有机整合

    成珺湫
    25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空间规划是对城市不同空间的功能主体进行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当今的城市生活,共同构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脉.历史文脉的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课题.福州"三坊七巷"始建于唐朝,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建筑,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和更新规划进行研究,是对历史文脉保护与更新的具体实施,并以此实现城市空间规划和历史文脉的有机整合.

    城市空间历史文脉规划"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