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类型学的东西方传统街巷研究——以苏州传统街巷与兰布拉斯大道为例

    黄际升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街巷具有展示城市个性和特色、延续城市风貌的重要作用,同时城市中的街巷起到连接城市中的各个角落的作用,因此对城市街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一座城市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建筑类型学的视角,选取苏州传统街巷和巴塞罗那兰布拉斯大道进行类型提取归纳,揭示东西方传统街巷在空间特征(尺度、肌理、建筑风格等)上的不同.

    建筑类型学原型传统街巷空间界面

    城乡一体化理论指导下的苏州实践研究

    马涛袁明霞薛俊菲庄媛...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文章主要探讨了我国基于问题导向和理论导向下的城乡一体化产生背景、内涵等相关的概念理论.结合苏州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阐述其取得的成就及仍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结论.

    城乡一体化理论实践苏州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聚落空间类型划分方法流变研究

    张钰山张勇张方圆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化正急剧地重构着乡村聚落空间,新型城镇化及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引导着村镇聚落空间研究转向.文章着眼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聚落空间,从发展规模、聚落空间形态、聚落空间影响因素三个维度梳理现有聚落空间类型研究,进而得到村镇聚落空间类型研究应该置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之下,融入多学科视角进行类型划分的结论.这对之后的村镇聚落空间类型研究、乡村振兴及村庄规划编制具有借鉴意义.

    乡村聚落空间类型发展规模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涵

    张馨忆马骏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望历史印记,溯中华传统文化自起源于今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与相承性,其中反映民族文化特征,更展示出中国特有的礼制传统、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文章以文化视角讨论建筑,立足于人文伦理,从建筑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浅析建筑之所以为建筑,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建构物的实体存在的,更因其具有伦理性的精神内涵和功能.文章通过研究传统建筑,以具体的案例分析其伦理特征,从而论证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建筑伦理传统民居礼制

    论滨水锈带更新的双重内涵

    张蕊钱芳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典型滨水锈带的形成及其面临的除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滨水锈带更新的双重内涵,即结合滨水特色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理念下的滨水空间修补.在此概念框架下,从评价体系、范围界定、再生手段、景观提升四个层面探讨滨水锈带的更新方法,包括滨水区更新导向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遗产区+影响区"的更新范围界定、结合生态修复的空间再生手法、工业景观与水景融合设计,旨在为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应对锈带危机提供有效途径.

    滨水锈带双重内涵工业遗产保护滨水空间修补

    浅谈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

    杨凌宇李冰峰陈欣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遗址博物馆是一种不同于城市博物馆的建筑类型.在进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遗址、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适宜技术策略把控下,需要处理好遗址保护问题,充分地兼顾建筑形式与遗址文化信息传达的平衡,需要合理地把握建筑设计与展陈空间设计的关系,进而建立遗址与建筑场所之间的共生,创作出体现场所精神的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遗址保护

    中新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宗德新朱鹏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在2017年12月颁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以期提升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新加坡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较早,水平较高,标准也相对完善.文章将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和新加坡《易建设计规范》从评价对象、评价阶段、评价指标、评价范围、计算公式和等级评定6个方面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分析两个标准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提出新加坡规范在泛用性、标准化与多样化和全生命周期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希望文章能为相关标准的制定完善和提升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装配式建筑易建性装配率评价对比研究

    技艺平衡——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思维初探

    莫洲瑾蒋亚静蔡钢伟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猛,但用户体验面临着单调低质的品质困境.文章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一体化建构的逻辑出发,论述了其自然而然的结构理性主义美学价值,从而作为当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标准与个性、裸露与装饰、局部与整体、创新与体验四个部分的分解得出了技艺平衡的一体化设计思维方法的主要关注方面.期望通过观念的改变来带动设计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在美观和品质上获得更好的体验.

    装配式建筑技艺平衡建筑工业化一体化设计体验

    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实践与建议

    吴杰王剑平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相关研究已成为建筑学、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等专业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归纳总结了与BIM技术相关的三大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基础应用、技术融合与软件研发,以同济大学为例展示了各方向的毕业设计案例,提出了增加前沿课题数量、加强校企合作、重构现有课程体系等用于提升毕业设计效果的建议,可以为BIM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BIM毕业设计技术融合软件研发

    城市垃圾综合治理策略借鉴研究——以纽约"零废物"计划为例

    凌云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管理者亟须提升城市垃圾的治理水平.中国虽已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对城市垃圾的治理还存在设计导则缺失、配套设施不足、教育宣传较弱等问题.纽约制定的"零废物"计划,从建筑层面、街区层面和倡议行动三个方面入手来治理城市垃圾问题,形成了完善的垃圾治理体系,中国可借鉴其策略,形成符合国情的垃圾治理体系.文章在分析研究纽约垃圾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中国的启示和建议.

    废弃物治理城市治理借鉴研究环卫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