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青岛市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补充建设人防工程的发展与对策

    王润生周兆勇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大热发展,青岛地区人防工程建设量连年大幅增长,但传统的人防工程在空间利用、便捷疏散、服务半径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地下空间补充人防建设工程(以下简称"补充工程"),作为战时临时掩蔽所,在协调平战功能、实现战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目标方面有着先天性优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补充工程的出现.

    人防建设青岛地下空间开发平战合用

    基于脑电技术运用下的城市空间研究综述

    贾江旭潘超夏晓春孙进...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提升转移,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变得愈发重要.市民的情绪变化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个体的脑神经电信号经处理后可实时反映情绪的变化.脑电(EEG)技术涉及多种行业学科,无论是个人精神变化还是环境刺激都会引起脑波变化,定量分析环境-情绪变化是获取环境评价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总结了脑电技术特点与常用研究方法,并整理归纳了前人关于脑电技术与外部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其次分析总结神经科学-环境综合研究的优势与不足;最后结合新技术对脑电技术运用于城市环境方向作出展望.经处理后的数据可以直观地表现受试者的心理变化,量化的情绪数据恰好弥补了城市设计当中感官数据不足的缺陷,主观问卷结合客观数据分析为城市环境提升提供了可靠依据.

    脑电城市环境学科交叉环境行为心理新技

    海平面上升对生态基础设施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尚媛祝明建陈风名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影响.和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理念不同,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深圳福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海平面上升的环境背景下,对研究区进行脆弱性评估、保护设计、生态基础设施综合辨识.通过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模型,整合海平面上升影响模型、物种栖息地模型和生态基础设施辨识模型,提出未来福田区及我国其他沿海城市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策略:(1)促进沿海生态恢复,构建沿海适应性防护系统;(2)规划线性生态廊道,贯通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连接性;(3)开展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影响评估及适应性规划工作;(4)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融入沿海城市和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

    海平面上升生态基础设施适应性策略地理信息系统

    浅谈建筑立面导则管控体系构建——以巴中市恩阳区建筑立面导则为例

    陈满妮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千城一面",营造良好的城市风貌和建筑立面形象,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城市风貌导则或建筑立面导则.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的管理管控诉求,立足城市设计结构角度,运用形态类型学的方法,以巴中市恩阳区建筑立面设计导则为例,先建立"分级+分区+分类"的管控层次体系,再围绕"3个大类+16个中类+多个小类"为主体的管控要素体系,控制每类要素的"类型+比例+布局",结合"通则要求+特殊性要求"2种管控力度,实现对恩阳区城市风貌的管控,以期为同类型地区提供城市形象管控经验.

    导则建筑立面管控体系要素控制

    政策发展视角下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

    李敏季琳芳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借助NVivo软件,对2004年以来省级以上部门颁布的38份非遗保护与传承政策文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政策类型以"通知"型为主,发文部门以文化和旅游部为主.政策主题中以传承与保护主体类的内容占比最多,措施类其次,保障类最少.政策内容覆盖面不断扩大,奖惩规定以荣誉称号为主,评估类政策表述较为模糊,民众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文本

    城市滨水空间复兴中文化建筑的触媒效应及导向策略研究

    焦玮郑少鹏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城市转型过程中滨水空间发展的新挑战,文章以推进滨水空间的复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滨水空间的发展背景及现状问题出发,提出滨水空间的新价值转向,结合城市触媒理论,提出将文化建筑作为触媒体,重塑和激活城市滨水空间,探究其城市触媒效应,并结合广东省"三馆合一"项目分析文化建筑在城市滨水空间的触媒效应机制,探讨城市滨水空间触媒导向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的滨水空间项目提供借鉴.

    文化建筑城市触媒滨水空间触媒效应

    供需匹配视角下的公园绿地服务水平评价与优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梁文锋张善峰周莉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绿地服务水平评价,对人为干预、优化公园绿地配置,促进公园绿地服务被高效公平地提供与使用,具有切实意义.以杭州市核心建成区为例,以100×100m的单元栅格同化多源异质数据作为基本空间数据单元,实现公园绿地服务供需数量的基础计算与空间信息链接;进而从公园绿地服务数量、服务人口的供需匹配状况两个维度,在街道、市辖区与市三个尺度评价公园绿地服务水平;最后使用公园绿地服务供需空间匹配指数、匹配聚类分析解析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异,指导公园绿地布局优化与建设选址.结果表明:杭州市核心建成区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仍存在提升空间;建成区间的公园绿地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建成早、成熟度高的建成区的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相对更高;差异化的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策略、精细化的公园绿地选址可以有效与公平地优化杭州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

    单元栅格数据同化空间分异布局优化绿地选址

    刘丹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文物局

    白植丹苏语彤刘丹汪娟丽...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是记载历史的重要"物质符号",是珍贵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地域性格和厚重文化的体现,其价值不可言喻.文章以陕西关中地区最具特色的一类戏楼古建筑为例,选取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张村关帝庙奏乐亭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古建筑文物保护修缮前期调研工作,采用田野调查、地方志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奏乐亭多样化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挖掘,创新性提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并重的古建筑保护前期调研方法,是多学科和专业技术协同参与的创新思路.

    关中地区古戏楼文化价值前期调研协同创新思路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榆林写生基地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张鸽娟杨璟雅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榆林写生基地型传统村落位处陕北黄土沟壑区,具有典型的地貌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地域性美术资源,在写生产业和旅游开发带动下,村落使用人群呈多元化状态,引发村落环境出现系列问题.文章在调查村民、写生者和游客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村落环境更新策略,并提出共同营建的框架模式,可为写生基地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更新提供指导和借鉴.

    传统村落写生资源旅游开发使用者需求环境更新

    严寒地区农村土坯房室内热环境研究

    甄蒙梁博武邹奇书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严寒地区土坯房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情况,文章对河北省张家口市某土坯房内外热环境及墙体温度进行实测,并结合PMV指数对室内热舒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坯房具有较好的热惰性,对其室外温度变化具有较好的消减作用,室内温度变化仅为室外的20%,且室内平均温度高于室外4℃左右,但该土坯房在冬季仍不足以保证室内温度满足热舒适要求.文章关注严寒地区农村人口的居住热环境问题,对世界同纬度地区发展中国家改善冬季居住环境具有参考作用.

    严寒地区土坯房热环境热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