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儿童需求调查与友好度评价研究——以南京市样本社区为例

    贾红旭蒋伶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使用率最高的群体之一,营造安全、舒适、儿童友好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文章以南京市多个样本社区为例,调查分析儿童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并建立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的友好度评价体系,对样本社区进行儿童友好度评价,为儿童友好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儿童友好儿童需求

    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易地迁建保护"的理论探讨

    琚晨晨黄云峰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尼斯宪章》是对19—20世纪中叶百年建筑保护与修复理论的一次全面性总结,在国际文物古迹保护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在保护第六项指出:对于一座文物建筑的保护,其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其传统环境还存在,必须将其保护.文章先从宪章保护第六项的再思考出发,继而简述了今天建筑遗产保护中易地迁建保护的相关概念,最后结合相关的易地迁建保护案例,总结历史建筑及其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其意义.

    威尼斯宪章建筑历史遗产易地迁建

    未来已来,社区赋能

    裘晓莲徐铨彪裘欣吴悠...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省已经开展了多年未来社区的建设,各类型的未来社区雨后春笋般在浙江遍地发芽,已经成为浙江高水平建设的新名片.未来已来,社区赋能,文章针对浙江未来社区建设体系建构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针对土地要素、工程建设流程、监管制度以及运营模式四位一体多触角问题进行深入的延伸探讨.

    未来社区三化九大场景土地出让全过程咨询

    释放电力工业遗存的能量矩阵——上海杨树浦电厂机组改造竞赛记

    宋臻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作者参与的杨树浦电厂机组改造竞赛①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滨水区电力工业建筑遗存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策略,初步总结了改造实践中对工业建筑如何激发社区活力,营造绿色生态的场所,以及如何使新老建筑进行积极对话的新兴趋势.此外,在操作策略总结中探讨了利用功能重组来激活原有工业建筑空间,利用滨江景观搭建景观资源共享的滨江生活综合体,以及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结合下,从低碳节能的角度审视未来滨水社区的活化更新.

    工业遗存改造节能光伏

    汉口近代日清汽船公司仓库建筑群保护设计与实践

    吴巍孙远兆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口近代日清汽船公司仓库建筑群是目前已知的汉口近代最大的仓库建筑群,作为武汉近代的工业遗产,其保护与修缮在汉口沿江历史风貌区的城市更新工作中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该历史建筑的保护设计创作和修缮实践经验,提出在此类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中应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结合当前城市公共活动需求,创造具有原真性历史风貌的城市特色空间.文章可为近代工业遗产类的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汉口历史街区近代工业遗产城市更新

    "因商而生"的汉口中山大道发展史与历史街区保护研究

    邹涵呼笑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口近代的兴盛得益于商贸文化的繁荣,汉口中山大道的发展也依托于"马路经济"的兴起.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山大道地段作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保护和再利用改造.文章追溯了中山大道地段近代的城市发展历史,分析了商业贸易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评价了当代中山大道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效,提出了在未来城市更新中重视体现近代商业文化特征的建议.文章拟帮助理解城市演进的轨迹和动因,为城市史研究增补资料,同时也可以为历史街区的风貌延续、文化传承、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城市发展史历史街区商业文化城市更新中山大道

    西南丝绸之路永昌道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考察研究——以保山水寨村为例

    杨宇华杨毅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丝绸古道是古代重要的商业要道,在西南丝绸之路的永昌道上,保山水寨是跨越澜沧江后第一个重要的驿站,现保存有较好的古栈道、古建筑等实例.通过文献的研究和实地测绘,对水寨村的村落和街巷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建筑特征和建造特点;探讨建筑在选址布局、空间形态、立面形式和建筑装饰上与古道的关系;同时将马店这种特殊的建筑类型与社会生活及文化习俗相联系,在历史场景和行为语境中解读其特征与演变,以此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保山水寨建筑空间街巷文化

    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流动人口居住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周亚明叶璐王子鹏党云晓...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城市更新等非首都功能疏解行动影响流动人口居住稳定性.研究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流动人口居住地变化特征,有助于评估城市功能疏解的成效,为政府制定包容流动人口的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采用2013年和2018年问卷调研数据,梳理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流动人口居住地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居住稳定和不稳定两种类型流动人口的居住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人口统计学特点.

    流动人口居住演变功能疏解北京

    "乡村再衰败"现象下传统村落居住建筑更新策略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

    谭惠文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再衰败"现象,作为导致"空心村"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成为了我国传统村落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而居住建筑则在传统村落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改善居住环境,处理好建筑与发展的关系,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聚焦于"乡村再衰败"现象,以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居住建筑为例,对传统村落中的居住建筑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以使传统村落实现更新与经济协调发展,重新焕发生机.

    乡村再衰败传统村落居住建筑村落更新湘西民居

    基于文献计量法对国内老旧社区现状及热点演化的研究

    李弢任悦宁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社区是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由增量高速发展转变为存量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社区及其暴露问题增多,使得面向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愈加重要.基于文献计量法使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知网平台老旧社区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充分地认知其研究现状,力求为今后相关的研究者提供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老旧社区相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并对未来研究老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老旧社区知识图谱CiteSpace热点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