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鹃湖国际科技城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研究

    黄义雄罗晓予葛坚郭晓帅...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城乡生态、强化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的重要发展手段.海宁市鹃湖国际科技城获得了国家绿色生态城区二星级规划设计标识,文章对海宁市鹃湖国际科技城规划中所涉及的技术指标和亮点技术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绿色生态城区科技人文G60科创走廊海宁市鹃湖国际科技城

    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丁金铭戴伟
    23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信息论和分形几何学下的景观指数为人们提供了匹配景观系统复杂过程与格局的直观表征手段,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景观格局的能力.文章运用关键词分析法与文献统计分析法,旨在探索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研究进展.文章首先对景观格局与景观指数的概念源进行了阐述,其次综述了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研究现状,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的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综述景观指数景观格局

    景观设计推动殡葬改革——海口琼山区人文生态纪念园设计策略探讨

    刘博新黎鹏志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墓园是城市功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良好的墓园景观设计可以推动我国殡葬事业的绿色改革.文章在梳理墓园景观设计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海口琼山区墓园项目具体阐述墓园景观的设计策略和推动殡葬改革的具体途径,认为美学、文化、生态和社会经济方面能够成为我国墓园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并且对我国墓园景观设计发展提出建议.

    墓园景观设计案例研究设计策略

    供需平衡视角下公园绿地布局优化——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

    王崴
    237-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城市公园布局采用人均指标进行总量规划,对供需的空间匹配考虑不足.文章基于POI数据量化评价苏州工业园区公园绿地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并提出布局优化建议.得出以下结论:(1)园区公园绿地整体服务效率偏低,未达建设要求;(2)园区城市公园服务水平不均,需调整优化;(3)POI数据的应用可为公园服务水平量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公园绿地供需服务水平POI苏州工业园区

    晚明士商互动视角下苏州与扬州园林的比较研究

    郑佳佳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明时期出现的士商互动潮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诸多方面,也对江南地区的园林产生了深厚影响.文章将通过对晚明苏州和扬州的园主人身份和造园意趣等的分析比较,并以较典型的苏扬两地相关的园主人及其园林特征为例,剖析士商互动影响下两地园林的异同及成因,以期对园林历史研究和园林艺术的传承保护有所启发.

    晚明士商互动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园林比较

    浅谈唐代渤海国上京城宫苑园林的特点及价值

    刘永安刘庭风
    24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渤海国上京城仿唐长安城而建,城内构建了严整、完备的园林体系,其中宫城内外的宫苑园林与宫城融为一体,为渤海王室贵族提供了娱乐游玩之所.在考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园林视角探究上京城宫苑园林遗址的类型、空间分布等,并总结上京城宫苑园林特点,为深入研究渤海国园林提供有益的借鉴.

    渤海国上京城园林园林类型园林特点

    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态分析——以文殊坊街区为例

    陈若天张继刚
    245-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城市内涵、塑造文化特色的重要历史空间形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保护与更新的压力.文章以成都市文殊坊街区为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图底关系、场所理论和外部空间理论,通过实地调研、GIS技术、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剖析文殊坊街区空间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文殊坊街区仍保持着街巷院落空间的完整性与文化活力,研究结果也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空间更新改造提供借鉴.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文殊坊街区更新保护

    历史街区更新语境下的植物造景探讨——以福州朱紫坊为例

    叶琪马非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福州朱紫坊为例,在植物造景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其现有的植物配置及造景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在历史街区更新视角下的植物造景策略,以期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提供设计及建设层面的参考.

    历史街区更新植物造景朱紫坊

    基于"建筑基因"表达的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馆徽设计探索

    胡晨欣邹欣怡罗冬致陈颖...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建筑学科视野,对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的馆徽视觉表达体系进行方案设计研究.在对馆藏相关建筑文化元素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建筑基因"为主导,从汉字双关建筑语义表达、建筑空间语言运用、建筑图形与色彩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创作构思,并研究馆徽原始图像信息在不同媒介与应用情境下的建筑特质表达,探索馆徽方案及其衍生文创产品设计在建筑文化遗产活化与现代造型演绎及专业精神传播间的桥梁作用.

    建筑基因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馆徽设计文创设计

    "物空间"的情感隐喻:当代陶瓷装置"剧场性"特征初探

    董金鑫马晓敏陈健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现代艺术界就极简主义艺术批评中析出的"剧场性"概念进行批判和反诘,却打开了一种新的艺术审视视角,即以观看为主的"在场性"视觉模式向以体验为主的"剧场性"感知模式拓展,旨在营造观众与作品之间具有能动性的情感空间.其中当代陶瓷装置艺术遵循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以"物性"意象联想和"装置空间"的叙事性、对话性呈现出极强的"剧场性"特征,丰富的"剧场性"空间语言和陶瓷本体语言的"剧场性"审美观照与情感隐喻营构出多元化的艺术幻境,这是陶瓷艺术在回归物性本质认识之后的一种美学选择.

    当代陶瓷装置剧场性物空间情感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