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画艺术视角下的唐辋川别业与明拙政园的比较研究

    王蓉蓉汪洁琼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山水画、山水诗与园林三者互相渗透,共同追求意境含蕴.文章借助《辋川集》《辋川图》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咏》,使用互文性比较手法,以诗文为引,结合画景进行解构分析,比较唐辋川别业与明拙政园在空间结构、语汇构成与时空共鸣三方面的异同,厘清背后原因,分析提取传统园林偏爱的空间节奏线索和诗境要素语汇、发掘游园情感共鸣与各要素组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园林诗画意境营造方法,并对现代景观设计意境表达有一定启发.

    风景园林诗画艺术意境营造辋川别业明拙政园

    平湖型废弃采石坑水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以广州凤凰湖公园为例

    翁奕城李媛媛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石废弃地在工业废弃地中占较大比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环境.目前关于废弃采石地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平湖型这一特殊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首先梳理采石废弃地分类框架、平湖型的自然特征以及其生态修复的重点和难点;然后以广州凤凰湖公园为例,深入分析其周边六大矿坑与外江水系贯通的规划建设情况;最后基于凤凰湖公园水质调研结果,探讨平湖型废弃采石坑水生态修复与水景观设计等策略,以期为今后我国废弃采石坑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平湖型废弃采石坑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凤凰湖公园

    基于伤残军人群体需求的康复景观设计

    刘苏梅王宽郭晓慧董大为...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复景观作为一种新颖的、有吸引力的、综合性强的康复治疗手段,可满足康复训练中全面能力提升的需求.因此文章分析伤残军人的情感需求及行为方式后,研究了景观对伤残军人的生活、健康、康复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总结了使用康复景观设计为伤残军人创造满足其情感需求以及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安度晚年的空间场所的方法.

    伤残军人群体需求康复景观景观设计

    "面-线-点"的景观叙事策略研究——以义乌双林寺园林设计为例

    梅欹吴静月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叙事作为赋活景观空间的有效手段,因其地域性、严谨性以及互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景观叙事设计策略,尤其在寺观园林领域却少有提及.文章梳理了景观叙事学设计策略,将其归纳为故事主题、线索编排、空间建构三大类,再与"面-线-点"的框架对应,填充具体设计手法.在此基础上以义乌双林寺为例进行实践检验,对历史文脉类主题、顺叙的编排手法以及隐喻的空间建构之具体应用展开说明.文章尝试建构清晰的理论认知模式与明确的实践思路,以期为景观叙事研究提供借鉴.

    面-线-点景观叙事寺观园林设计策略义乌双林寺

    城市公园绿地游憩服务满意度评价分析——以苏州吴中区中心城区为例

    翟云利范子祺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城市公园绿地,需要为居民提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游憩服务.如何对城市公园绿地展开切实有效的游憩服务满意度评价,用以指导区域高效利用有限的建设用地进行公园绿地规划和建设已成为热点问题.文章结合问卷调查与SPSS统计分析法,建立城市公园绿地游憩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进行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质量维度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发现现状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质量整体上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亟待提升的关键短板因素主要包括细分空间营造、植物绿化维护以及设施完善配置等3个方面.

    城市公园绿地游憩服务满意度苏州吴中区中心城区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理念下滨水景观生态安全建构探索

    张佳晖符益东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安全的构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传统的生态安全研究往往聚焦于较大尺度的空间区域,缺乏小尺度具体空间的研究.文章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以下简称NbS)的理念为基础,以VORC模型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为指导,形成景观策略系统,并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河湿地公园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为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安全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风景园林城市滨水空间NbS生态安全

    虚实共生——数字技术下的智慧遗址公园未来探索

    冯暄越杜若兮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遗址公园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与人文园林景观的结合场景,是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代表,其蕴含的文化理念和造园手法至今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文章就现阶段数字技术发展状态下,分析当代遗址公园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探索并利用三维扫描、BIM数字建模、VR/AR、数字孪生等技术,有效避免遗址公园在管理与维护上的阶段问题,避免文化遗产的流失,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园林风貌,为园林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风景园林遗址公园园林遗产数字技术虚实共生

    基于CiteSpace的园林工程新技术研究进展

    姚玉敏解斌常佳汤晶晶...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掌握国内园林工程新技术研究进展,帮助相关学者了解其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研究文献来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11年至2021年的中国风景园林工程新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图谱绘制,分析目前风景园林工程新技术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学者们较多关注具体项目中的新技术应用研究,较少出现数据化的定量分析及清晰直观的图示语言说明;领域内跨学科、跨高校的交叉融合相对较少;国内园林工程新技术的研究内容集中在节能型技术、新材料运用、海绵技术措施等方面,多是对具体运用到的新技术的罗列,尚未完整建立对园林工程新技术的研究体系.

    园林工程新技术研究综述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建筑废弃材料的景观化应用设计方法探究——以广渠路沿线绿廊为例

    谢翠琴范存星
    248-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近年来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进展,大量疏解后的用地转化为公园建设用地,但现状场地中存在着大量的建筑拆除废弃材料,其回收再利用成为亟须解决的难题.文章对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废弃材料进行了系统分类,并归纳总结了筛选的基本原则,以北京市广渠路沿线绿廊建设过程中实际碰到的功能疏解地块建设为案例,具体探讨了建筑废弃材料在园林中的景观化应用方法,特别对在园路面层和基层、园林构筑物及景观地形中的具体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及研究.

    建筑废弃材料生态可持续景观化应用工业废弃地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花园水厂设计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增城水厂为例

    曹景怡闾邱杰
    25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所带来的潜在效益是多方面的,包括降低灾害风险和增强气候适应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创造娱乐机会,改善人类健康及支持人类福祉等.文章以广州增城水厂的景观设计为研究,融入Nbs理论,平衡污水厂建设时所面临的经费制约、生态退化、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的难题和诉求,通过模拟桑基鱼塘和桑基围的生态技术来修复因项目开发而遭受破坏的再生水厂厂区生态环境,为使用者带来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再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文化景观,重新唤起人们对区域文化的回忆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实现了从"征服自然"到"与自然合作"思路转变.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环境修复生物多样性花园水厂景观桑基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