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朱宏伟胡炜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居住区景观环境已经滞后于当前老年人的休闲活动需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品质亟待改善.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理论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理论与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相结合并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进而以居住区内道路、公共空间、景观小品、植物以及无障碍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居住区适老化景观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环境心理学适老化居住区景观设计

    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化困境与对策研究

    杨仲恺年福华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工艺美术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分析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发展条件,对苏州工艺美术品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重点探寻苏州可产业化生产的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困境.针对苏州工艺美术产业现状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改善其发展,并希望对其他传统文化产业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苏州工艺美术产业化产业发展条件

    当代大型机场航站楼规划设计的五个新趋势

    付小飞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航空容量的持续飞速增长及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场的发展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航空功能保障.同时,航空新科技的不断进步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体验,这些都对各大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多挑战,机场的规划和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崭新的变革.文章基于对未来大型机场航站楼所面临挑战的分析,并借鉴国内外航空港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从弹性设计、内部挖潜、多元个性化的旅客体验、灵活智能的交通新模式、新技术运用及机场城市的演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解析,为大型机场航站楼规划设计提出建议.

    大型机场航站楼弹性设计旅客体验新技术机场城市

    结合消防需求及商业价值探讨地下商业下沉广场的设计

    汤梦捷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商业的蓬勃与兴盛,集商业、餐饮、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应运而生,地下商业是其中的一种常见业态.为打破地下空间的压抑感,加强地上地下的联系,同时也兼顾消防的需求,下沉广场空间成为地下商业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下沉广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实际项目,浅析下沉广场在消防和商业空间方面的设计和作用.

    地下商业下沉广场商业价值消防疏散

    作为公共空间的美术馆当代艺术革新

    张滨郝殊敏叶洪图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城市化建设中,美术馆的数量呈指数增长,始终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并且大多数当代艺术展览主要是以美术馆的形式进行.随着新科技、新媒介的快速发展,关于"空间"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甚至网络、虚拟空间也纳入其中,美术馆空间也被当代艺术打破了其原有固定的界限,不断尝试新的发展.美术馆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重视人与艺术的对话,在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在观念艺术的冲击下、在线上艺术的客群争夺战中,美术馆没有停止创新与发展.如今的美术馆、博物馆以及艺术公共场所,既是城市艺术知识的聚集地,又是艺术教育的实践基地.

    美术馆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线上艺术艺术教育

    试论以古戏台为旅游资源带动上党地区乡村旅游发展

    于越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戏台作为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再生且不可复制的,但当下对古戏台的保护却微乎其微,导致很多戏台年久失修坍塌或破损,再无当年之热闹与辉煌.就现状而言,孤立的进行古戏台保护难以为继,如果将其与所在村落的乡村旅游融合,则可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文章试将上党地区古戏台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以古戏台保护与再利用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古戏台上党地区乡村旅游古建保护再利用

    综合医院门诊大厅的空间设计探讨

    王汉民李冰峰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医院门诊大厅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功能越加复杂,文章对综合医院门诊大厅空间中就诊患者使用行为进行针对性观察,总结其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探讨门诊大厅空间设计方式,满足就诊患者空间使用的需求.

    医院建筑门诊大厅环境行为学空间设计

    基于交往行为的城市老年公寓空间功能设计探析

    孙嘉星毕冰实李妍
    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公寓是建立完善养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受相关政策激发与老龄化社会挑战,养老设施产业风靡全国.然而过快的建设速度与相关经验的缺乏,使得老年公寓建筑空间设计并未考虑到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建筑空间功能作为满足使用者使用目的与要求的第一要务,承担着引导并塑造老年群体晚年幸福生活的责任.文章从老年人交往行为特征出发,以老年公寓空间功能设计为载体,强调设计中对老年人心理与精神需求的重视,以期为老年公寓空间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交往行为老年公寓空间功能设计手法

    走向有机融合——基于人群热力的体育场馆商业配套研究初探

    汪奋强史旷博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体育场馆内部功能的专业化细分以及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提高,商业配套逐渐被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服务性功能主体."体育服务综合体"概念的提出,使大量场馆建设方及运营方希望通过商业配套实现扭亏为盈.文章重在阐述商业配套空间历经依附于体育场馆的"改造利用阶段",到独立于场馆的"分设并置阶段",最后走向体育与商业的"有机融合".通过收集不同阶段及模式的典型案例热力图数据,对其使用现状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体育场馆商业配套走向有机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体育与商业有机融合模式下的关键特征及优势.

    体育场馆商业配套发展趋势热力图使用现状有机融合

    新生活方式下的创新商业设计——体验式消费空间的创新

    王震铭唐金波封家慧张睿...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商业建筑同质化、平庸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群体反而趋于个性化的改变,给商业建筑的创新性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面临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双重需求,建筑师应当不断对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打造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商业建筑,实现商业建筑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同时为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商业建筑的文化承载力.

    商业建筑空间衍变商业"+"模式商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