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形式、结构和光的统一——路易斯·康建筑空间形式的几何秩序表达及演变

    杨依桓衣峥严建伟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探求理想形式和空间本质的过程中,路易斯·康有着对于几何秩序的严谨表达.文章梳理康几何秩序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其背景,并分析其在康重要实践作品中的表达及演变,即几何秩序的理念在康的作品中经历了几何原型的秩序及其与空间单元的结合,从几何秩序的历史性表达到地域性表达,最后到诗意性表达.形式定义建筑的本质,结构产生形式,而光线界定结构与空间.形式、结构和光的建构逻辑在康的实践作品中不断得到确定,三者的统一性也是康几何秩序表达的准则.

    路易斯·康几何秩序形式结构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的"全民之城"建筑创作理念概述

    李香兰朱亦民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是近几十年来巴西站在前列的、最有活力的建筑师,也是继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之后第二位获普利兹克奖的巴西建筑师.随着同时代的丽娜·博·巴迪(Lina Bo Bardi)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巡展,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建筑师群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们始终秉持着为"平民而设计"的价值观,这种理念深刻的影响了巴西各大城市甚至拉丁美洲的形态.文章通过剖析门德斯·达·洛查(Mendes da Rocha)的几部重要作品,从历史编纂角度出发简要探讨他的"全民之城"(The City for All)这一建筑实践理念,以期对巴西现代建筑思潮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及为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创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粗野主义巴西现代建筑保利斯塔学派

    "古建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民众审美失衡

    丁家珍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已渗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基本历史人文价值以外,还具有内在的美学价值,它已构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观照对象.但民众文化知识的不平等、社会的分层以及消费群体的不均衡,导致民众在古建筑审美中的失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中,亦涵盖了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及健全.民众在古建筑审美中的"失衡"现象正映射出民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及其他各素质之间还需均衡协调发展.

    古建筑日常生活审美化民众审美失衡

    市场和计划博弈影响下的空间正义——基于南京市三居住区城市形态研究

    白欣雨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居住区通常是城市形态设计最具有秩序性且组织方式最丰富的区域,其形态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文章选取南京三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城市居住区作为样本(1600×1600m)进行研究.基于形态类型学理论,借鉴城市社会学空间正义理论,分别从城市尺度和片区尺度讨论居住区周边城市形态变化的原因.

    城市形态演变居住区空间正义形态类型学

    原创IP主题公园的逻辑与思辨

    潘海燕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新的业态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使主题公园领域受到了游客和资本的竞相追捧.但由于概念不清,缺乏核心精神IP,外加盲目建设等,本土主题公园出现模仿抄袭海外主题公园的外壳等严重问题.通过分析古人庭院中的逻辑与哲理,城市公园的格局与布局发展,主题公园的业态及其思辨等方式,文章旨在帮助本土主题公园缔造者理解——主题公园的打造不仅仅在于文化与逻辑的构建,更在于思维模式的不断创新.如果没有不断地开拓进取,即便是"主题"也会湮灭于时代的进步之中.最后文章以中国成功研发的原创IP科技主题公园为案例,试图解析出原创设计过程中的思路与步骤的逻辑思辨.

    主题公园古人庭院城市公园科技主题公园原创IP

    审视激进运动——消费视角下未来城市蓝图探索

    沈瑶瑶翟辉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激进运动是对现代主义建筑在新时期的批判与修正,是关于早期资本控制下的消费时代的城市构想,是建筑史上以未来主义为代表的诸多主张的印证.文章着重梳理探讨在新先锋学派中主张消费的建筑观代表性组织思想,试图探索在消费话语主导下未来城市多可能性和潜存秩序的城市蓝图绘制.

    激进运动未来主义消费新先锋派建筑未来城市蓝图

    城市河道滨水空间转型的管控机制初探——以杭州市为例

    梁溢逸于文波徐德才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河道的建设给滨河空间带来了新的失落,被边缘的城市滨河空间作为与人们栖居紧密的公共空间,亟待从"美丽河道"向"还河于民"转型.文章以杭州市为例,从滨河空间转型出发,通过分析城市滨河空间转型在技术规范、组织模式以及规划程序与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刚柔结合的管控指标、数字化技术支持、多元协动的组织模式等系列管理变革思路,以期促进城市河道空间转型进程.

    城市河道滨水空间管控机制转型

    流动空间影响下的企业分布特征及规划应对——基于杭州市典型企业类型的比较研究

    王纪武林倪冰孙滢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动空间对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深刻影响,并使城市企业空间布局具有非传统的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文章基于杭州市典型企业数据,探究流动空间与地理空间合力作用下城市企业布局的"复合空间场景",并计算分析其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科技企业与机械电子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

    流动空间网络科技企业机械电子企业空间布局杭州市

    社区更新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美国纽约为例

    凌云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面临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问题.社区更新也成为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具有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双重属性,因此老旧社区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升级、环境优化,还需要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美国纽约的"东纽约邻里计划"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从土地使用、住房保障、经济发展、公共空间营造四个方面对社区进行更新.如何保证老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借鉴其更新策略.文章在分析"东纽约邻里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社区更新老旧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借鉴

    基于服务设计视角下的智能养老空间设计——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例

    卢纯福周若男吴剑锋蓬懿...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构养老是现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的养老服务与护理资源供应不足、传统的养老空间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等问题,文章通过服务设计的方法分析问题原因,基于现有养老机构设施设备物资的物质基础上,挖掘构建智能养老空间的可能性和方法,优化服务系统,以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入住老人对养老机构的满意度.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养老机构良性发展,为公办养老机构过渡到智能化提供新思路.

    智能养老空间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智能护理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