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铁路工业遗产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

    吴杰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铁路工业遗产分布在原津浦铁路、沪宁铁路、陇海铁路和宁芜铁路沿线上,具有站点众多、类型丰富、分布不均等特点.江苏境内现有66座新中国成立前老站,保留近代工业遗存的车站仅36座,保存现状堪忧.如何能够让这些拥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可以通过分级保护、分类转型、分步实施、资源整合等方式,让铁路工业遗产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充分发挥遗产的潜在功能,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焕发新的生机.

    江苏铁路工业遗产现状调研保护研究

    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古建筑勘察分析——以嘉定孔庙大成殿修缮项目为例

    颜炳亮吕颖琦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三维点云数据信息,以嘉定孔庙大成殿柱身、梁架等歪闪变形情况为侧重点,通过平面正交分析、剖立面正交分析、柱网形变分析等方面进行数据处理,综合探讨了大殿整体的结构变形情况.文章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利用三维点云数据综合判断古建筑现状及变形情况的思维,并对目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勘察与保护修缮过程中的使用提出一些具体方法.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变形分析偏移歪闪

    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模式初探

    徐晴肖大威徐彤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大道是天津著名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至今仍保留着十分原始的历史风貌.天津市的历史风貌保护工作自1998年起从未停歇,20年来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五大道进行的试验改造项目确定了该地区的"PPIS"保护利用基本模式.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实验改造项目使用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分析试验区"PPIS"保护利用模式的不足之处及其推广过程中的局限性,尝试提出历史街区"PPIS"保护利用模式的提升与推广策略.

    五大道历史街区遗产保护PPIS保护利用模式

    工业建筑改造中用模块化创造多样性空间的技巧探析——以大连风云工坊为例

    王丹马建华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许多传统工业迎来了转型或倒闭的结果.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无疑会让这些工业遗产重新焕发出生机,改造过程中模块化——集装箱的应用不仅为改造提供了创新点,同时也符合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文章从工业建筑室内空间的改造再利用出发探索模块化的应用技巧,总结利用模块化创造多样性空间的一般规律,让这一技巧具有普适性,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理论价值进行探索性研究.

    工业建筑改造模块化集装箱多样性空间

    数据驱动下青岛海洋文化乡村的旅游策略研究

    姜乃彬赵琳陈晓菲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对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汇总分类,并选取即墨田横周戈庄村的祭海节为海洋文化遗产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句法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周戈庄村道路现状;获取网络大数据,通过POI兴趣点及文本评价数据分析田横镇商业活力,总结乡村旅游商业基础设施困境;通过公众感知度分析乡村文化活力及乡村旅游文化困境.最终提出田横镇面向游客的海洋文化旅游策略,为青岛海洋文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程助力.

    海洋文化遗产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大数据田横祭海节

    厦门红砖民居建筑符号图形在现代汉字创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为例

    陈丹
    2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厦门红砖民居的建筑地域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汉字创意设计进行视觉展示,意在把厦门红砖民居这一传统的"立体符号"转化为现代的"视觉符号".基于"厦门红砖民居"的字体创意解析,不仅可以挖掘出厦门红砖民居的内在文化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对传统建筑艺术符号进行解构与再现,以期达到对传统民居文脉的保护与传承的目的,进而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创新结合.

    厦门红砖民居建筑符号图形汉字创意设计传承

    草原研学型景区规划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草原为例

    张航
    205-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到产品主题、业态内容、游览系统、盈利模式的全方位创新,是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草原型景区面对自然保护与旅游影响的双重压力,有必要探索适应研学旅游市场需求的转型发展模式.文章以夏河县甘加草原景区为例,在识别现状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草原研学型景区的规划建议.

    草原景区研学旅游规划甘加

    产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立体化设计研究

    杨勐杨泽慧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城市化的进程将建筑设计日益推向高密度、集约化发展.产业园的设计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出产业综合体的新形态,且其外部空间逐渐开始趋向三维维度发展.文章尝试围绕产业综合体的概念、其立体化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实践三个方面展开解析,初步探讨产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立体化的基本特性,以及相关设计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产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立体化

    寒地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适寒设计研究

    费腾杨生辉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属性特征,结合寒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功能空间、室内环境、膜结构形体和新材料新技术4个方面对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的适寒设计作出了分析解读,以期为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建筑在寒地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气承式充气膜结构寒地气候适寒设计

    装配式空间网格结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研发

    吴杰朱大宇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空间网格结构形式多样、施工过程复杂、现场实践教学困难等问题,基于Unity3D虚拟现实开发引擎,融合BIM信息技术,设计并研发了一套装配式空间网格结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涵盖结构形式、节点构造和施工方法三大实验模块.完成了典型空间网格结构建模、节点制作拼装、高空散装等多种施工方法的动态虚拟仿真、人机交互、知识点讲解等实验内容.基于该平台的实验教学弥补了现场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空间网格结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