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益生产视角下小城新区控规编制中的城市设计协同优化——以宿松东北新城为例

    高尚刘晋华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是城市设计发挥导控作用的主要途径.文章聚焦控规编制中城市设计协同效能低下的难题,以宿松东北新城为例,以设计管理的思路切入,引入精益生产理念,对控规编制过程中各设计单位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行调节,提出了以城市设计为先导的多种规划工作并行、共识目标引领下的渐进式持续改善、互为校核的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等三条经验,提倡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协同编制应从被动到主动,从"成果整合"迈向"过程融合".

    精益生产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协同设计管理

    广州市地铁站点无障碍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翁德耀朱燕梅刘芳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市着力优化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的背景下,选取广州市典型地铁站点进行实地调研,以无障碍设施覆盖率和达标率为评价指标,客观分析广州地铁无障碍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系统性和通用性、人性化和精细化、智慧化和特色化的地铁无障碍发展原则,并从服务对象、使用需求、地铁车站无障碍整体系统和智慧化服务模式等方面探讨广州地铁无障碍发展趋势,为广州进一步完善地铁无障碍环境、构建地铁无障碍管理体系以及地铁无障碍专项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广州地铁无障碍环境评估发展趋势无障碍设施

    基于改进Ga2SFCA算法的医疗设施空间布局与可达性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王璨许俊萍张伊博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常态化防控使城市医疗设施空间布局和可达性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文章以厦门市为例,借助多源数据,采用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考虑设施的距离衰减作用进行医疗设施的空间布局与可达性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厦门市医疗设施合理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厦门市医疗设施空间布局与可达性分布不均匀,呈现圈层式衰减的特征;(2)厦门市各层级医疗设施可达性结果有显著差异;(3)厦门市医疗设施分布与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分布十分密切,与人口密集程度关系也较大.

    医疗设施空间布局可达性多源数据

    基于CPTED理论的平顶山市鹰城广场空间环境分析研究

    周玉娟陈燕妮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CPTED(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是指"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相关研究表明,空间环境设计安全因素显著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文章基于CPTED理论中的相关要素,对平顶山市鹰城广场进行空间环境分析研究,并对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次研究能为本市相关环境设计中安全因素的完善提供积极支持.

    CPTED理论犯罪预防城市广场安全因素

    绿色交通背景下的西安历史道路交通优化研究——以西安市东大街为例

    张卜元李锋朱凯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历史城区内众多历史街巷是居民生活的根本,更是历史城区的价值所在.东大街作为西安历史城区内重要的历史道路,近年来面临着街道品质不足、历史文化缺失、商业活力下降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东大街历史沿革、现状特征和发展定位,在历史城区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的背景下,通过建立SWOT模型,明确东大街发展战略,提出压缩东大街机动车空间,增加人行空间的交通优化方案,并基于西安市TransCAD交通模型进行方案测试,得出最优方案,提出东大街街道设计指引.

    历史城区绿色交通交通优化街道设计

    基于视觉感知的生活型街道空间疗愈性研究

    潘佳馨杜宏武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居民的精神压力长期处于消耗状态,城市公共空间与居民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街道已被证实对于使用者具有疗愈作用,且生活型街道与城市居民的联系最为密切.研究表明人脑是以视觉信息迅速传入神经元的方式对环境进行感知,故文章从使用者的视觉感知出发,对生活性街道中影响步行者疗愈感知的视觉空间要素进行探讨.

    视觉感知疗愈环境生活型街道影响要素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步行性研究态势分析

    李尚谦陆伟吴亮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步行性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逐渐完善.文章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到的步行性文献为数据来源,选取有效文献675篇,利用CiteSpace对文献数量、文献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分析,梳理出不同时期国内步行性研究的热点,并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步行性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基于公共交通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潜在服务范围评价——以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车晓菲陈晗哲涂伟高文秀...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中,较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越大,便越能发挥其资源效用.文章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建筑与公共交通站点及线路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公共服务设施潜在服务范围的估算方法,并以此评价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的潜在服务范围.结果显示,三甲医院的空间布局不够均衡且潜在服务范围存在差异,约28%的居住建筑量中的居民无法乘坐公共交通直达三甲医院,而24%的居住建筑量中的居民有超过10家三甲医院可选择.基于此,文章提出三甲医院建设选址的策略.

    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通潜在服务范围三级甲等医院

    城市型风景区边界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为例

    吴德雯牛艺雯孙泽洋李晶双...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型风景区边界城市空间较少考虑观景效果、利用率低、活动不便、吸引力差等问题,以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为例,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风景区周边具有观景价值的城市街道空间进行量化研究.首先,通过SegNet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对边界街道空间要素客观构成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线上问卷打分测量公众的审美态度;最后,通过SPSS统计分析对公众主观评价与客观要素的测量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即测定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空间特征对空间品质产生影响及其影响大小,该研究以期为城市型风景区边界街道空间设计精细化提供参考.

    城市型景区边界街道空间品质测度优化建议承德市

    让商业空间不只是容纳产品的"容器"——以上海尚悦湾·西街为例

    牛敏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领域带来了销售模式、传播方式、支付手段、人流吸引等多方面的改变,也对相应的传统城市商业空间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首先归纳总结了传统商业建筑空间的特点及其当前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而后以一个成功的商业建筑案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从整体规划、空间尺度、功能模式、场所营造、建筑品质和商业思维转变等六个方面来分析该建筑是如何突破目前商业建筑所面临的困境的.最后从上述六个方面总结出商业空间适应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设计原则,以期有效促进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商业空间功能的充分发挥.

    商业空间化整为零功能多元化场所营造商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