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抗战遗址活化利用策略研究——以沈阳市国家级抗战遗址为例

    常悦任涵予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九一八"事变起到"沈阳审判",沈阳这座城市见证了抗日战争从爆发到结束的全过程,留下的众多抗战遗物与遗址,既是日本侵华的史实罪证,也是中华民族顽强抵抗的壮丽史诗.这些抗战遗址不仅发挥着时刻警醒人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的巨大作用,在国家倡导红色旅游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更成为了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章对比国内外战争遗址的活化利用方法,对沈阳市典型的抗战遗址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新时代下抗战遗址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与展望.

    沈阳市抗战遗址发展现状活化利用策略

    国外社区规划师运行模式及其角色探讨研究——以美国、日本、新加坡为例

    刘锐谢真真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规划师"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运行模式,形成其特有运行模式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文章以美国、日本、新加坡为典型案例研究社区规划师的运行模式,发现推动其模式形成的主导力量分别是以下三种因素:非政府组织的历史积淀、法律规范的强化、财政力量的支持.最后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探讨在我国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可行性路径,从政府、社区规划师、民众三个角度提出要求和建议.

    社区规划师社区规划公众参与非营利组织政府民众

    空间作为大气和身体的媒介——以菲利普·拉姆的"气象设计"为例

    陶思旻张琪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环境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趋向极端化,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间作为媒介成为了人类对抗大气危机的重要屏障.文章介绍了瑞士建筑师菲利普·拉姆及其工作室在"气象设计"方面的探索,包括实验装置、概念方案和实践项目,并着重分析了他如何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压力、蒸发、消化这六种气流运动和人体感知的关系,建构出空间设计的新命题.这种方法有望面向未来绿色设计发展的前景,并提供一种范式更新的动力.

    气象设计气候适应性菲利普·拉姆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城中村公共空间更新活化研究——以厦门集美大社为例

    徐佩瑶姚敏峰沈岚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成为城市空间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以厦门集美大社为例,通过调研城中村居民和来访者的行为及心理需求,分析公共空间及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梳理集美大社区域优势及问题,从交通、空间、文化三个维度形成更新优化策略,探索老城区城中村公共空间更新活化的方法和路径.

    城中村日常生活公共空间微更新

    三维激光扫描及倾斜摄影测量在古建筑数字化建模中的应用对比——以西安广仁寺为例

    池梦洁张文翔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建筑的数字化建模是古代建筑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步骤和基础.文章以西安广仁寺为数字化建模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过程中各环节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数字化重建,最后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古建筑数字化建模中的适用性进行比对,为其他类似寺院建筑的修复及建设提供准确的保护思路及详尽的三维模型信息,也为其他文化遗产建模研究及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了实例.

    古建筑数字化建模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城市老旧住宅空间弹性化改造策略研究

    王越闽傅思聪廖星云杜予同...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疫情的流行,暴露出城市中老旧住宅防疫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意在通过对城市中老旧小区住宅现状特征以及住宅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部分住宅空间的防疫改造案例,归纳出城市老旧住宅具备防疫功能的空间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最后从住宅的内部单体功能空间、住宅户型面积、住宅常用公共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老旧住宅的弹性化空间改造策略.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老旧住宅空间防疫空间弹性化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河道景观的角色转变

    谢双双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向"存量挖掘"的集约式发展转型.城市河道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近年来,城市道路、高架桥建设的快速发展打破河道空间的静态化属性.基于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河道空间功能及角色转型的思考,提出应对河道景观的河道"空间——韧性生态修复""时间——趣味游憩序列""意识形态——场所文脉传承"三大策略,以期重新思考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与城市河道景观间的主客体关系,发挥城市河道景观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满足城市居民需求、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愿景、弘扬该地域的文化自信,进而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河道景观角色转变提供规划设计新思路.

    高质量发展命运共同体河道景观城市静脉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滏口陉古道传统民居形态特征研究——以玉露岭段为例

    杨文斌夏雅婷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型文化线路的区域研究正如火如荼开展.文章以滏口陉南线玉露岭段古道为纽带,介绍古道现状,并以玉露岭两侧连接的传统文化名村民居为切入点,探讨古道对该地区民居物质文化形态特征的深层次影响,丰富文化线路的地域化内涵,最后以具体措施活化古道以及民居的保护.

    滏口陉传统民居形态特征活化保护

    核心商圈下老旧住区外部公共空间规划改造提升策略——以六运小区为例

    李孟佩林毅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商圈不断扩张引发的冲击,已经揭露出城市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的诸多弊端,越来越多此类住区的外部公共空间需要更新,并亟待与城市进行有机交融.文章以广州六运小区为例,剖析了核心商圈下老旧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式布局、空间模式、公共交通组织、功能业态和人文景观方面入手并针对性提出相关策略研究,以引导城市核心商圈下对住区外部公共空间规划改造提升策略的探讨.

    核心商圈六运小区外部公共空间改造提升

    城市老旧社区的参与式改造研究综述

    温佳宁邵逸乐郑可萱陈玲婷...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中老旧社区的改造成为研究焦点.公众参与作为一种更新模式在我国尚处于兴起发展阶段,老旧社区改造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尚未成熟.文章将老旧社区的参与式改造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社区参与式营造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近年来我国老旧社区参与式改造的实践,针对其参与主体、意识、保障以及参与途径进行研究和探索,总结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分析既有模式下我国老旧社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相应启示.

    参与式设计老旧社区社区更新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