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链接全球与地方——上海浦东陆家嘴城市更新实践

    丁凡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浦东的开发开放经历了30年的历程,30年间陆家嘴地区从一个衰败落后的水岸区域转型成为21世纪的全球金融中心.文章以作为全球与地方链接的陆家嘴水岸大型项目为例,分析了其塑造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城市治理模式以及全球与地方间的文化与资本流动,试图挖掘其更新过程中的特征与冲突.

    全球与地方陆家嘴城市大型项目城市更新资本与文化

    诗意栖居视角下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彭静瑶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塘江诗路文化带,作为浙江省四条诗路文化带中覆盖面最广之一,是"诗画浙江"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提炼钱塘江的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以钱塘江诗路文化空间为载体,从景、情、意的角度将诗意呈现于空间场景中,并总结文化带空间的资源梳理提炼、区域特色定位、场景塑造三个层面,分析诗意空间的品质提升方法.以期对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提供思路,推动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助力浙江建设文化高地.

    诗意审美意境诗路文化带空间品质提升

    认知·想象·设计——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基础教学思考与实践

    陈聪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如今大建筑学科"通与专"结合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培养既具备建筑师的专业素质,又具备遗产保护建筑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的目标出发,本校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一系列训练,力图培养学生建立认知-想象-设计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未来学习和工作的范式,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基础教学认知想象设计

    "人之爱"与"传统法则"——坂仓准三的建筑精神

    李学桐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坂仓准三师从勒·柯布西耶学习建筑,回到日本后活跃在日本建筑界的第一线.作为日本第一代建筑师,其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体现在其对于本国文化的热爱与强烈的复兴国粹主义建筑愿望之中.作为建筑师,他将日本文化结合自己对传统的永恒法则进行读取并重新解读形成独特的建筑语言,设计了很多本土建筑.在以建筑"有机体"为核心理念不断对人与建筑以及环境之间关系进行梳理与思考中,加以从其老师勒·柯布西耶那里所继承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其以"人之爱"为核心的建筑思想.文章以其建筑设计为切入点,从其"人居"理念分析解读其建筑精神以及他眼中的现代建筑的模样.

    坂仓准三建筑精神人之爱有机体

    晚清伊东忠太中国古建筑考察

    张敬衍张茜韦峰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1902年中国古建筑考察的笔记、日记、插图和照片等历史文献资料,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伊东忠太河南古建筑考察的重点内容、主要收获,揭示其在中国建筑史学建构及河南古建筑保护研究等方面的价值.

    伊东忠太建筑史古建筑河南考察

    中西文化交融下苏州近代独立住宅形制研究——以东吴大学早期教员住宅为例

    徐睿铌李学桐陈曦陈智培...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吴大学的建筑遗产是苏州具有典型性的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的载体.以早期教员住宅为例,运用建筑史、人类学、建造学的研究方法,溯源教员住宅的风格原型,同时分析其特征要素的西方影响与本土传统的关系,分析苏州1900年前后现代性的转变,管窥到了宏观的人类行为.这场发生在百年前的苏州城内城市肌理、建筑风尚、生活模式上巨大但又隐秘的改变,由东吴大学的外籍教授们兴建的西式小住宅所引发.不同于苏州民居传承千年的枕水而居的生活模式,住宅空间第一次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了人与场景的互动属性.

    近代独立住宅特征要素建筑人类学场景演变

    盐亭字库塔石刻文字研究

    李沄璋杨想妹吴芬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盐亭县有"字库第一县"的美称,已发现的32座字库塔壁面上有丰富的文字雕刻,这些文字揭示了当时字库塔的建造详情以及晚清时期盐亭县的文化信仰,是研究当地文化的重要资料.文章首先通过字库塔壁面文字考证了盐亭字库塔的建塔目的、选址、捐资人、造价以及其他修建管理信息;其次通过分析楹联内容发现盐亭字库塔所承载的文化信仰包括爱惜字纸、歌颂文采、追求功名文运、歌颂传统美德等.

    盐亭县字库塔壁面文字建造详情文化信仰

    温克尔曼和梁思成风格分期思想的对比分析

    冯子亭李金泽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对温克尔曼《论希腊艺术的发展和衰落》和梁思成《木构建筑重要遗例》两篇文章的分析解读,从风格分期方法和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与目的两个方面,探究两位作者风格分期思想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温克尔曼梁思成风格分期建筑史艺术史

    浅析济南市传统街区的水系与空间构造——以芙蓉街与曲水亭街地区为例

    宋海洋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街区与传统建筑既是城市传统文化与风貌的表现,也承载了许多城市的历史记忆.现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基础建设水平逐年提高,但是许多历史街区却逐渐消失在了建设浪潮之中,被高层建筑所取代.为了更好地保存、继承这些历史街区,关于它们的空间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的芙蓉街与曲水亭街地区为例,通过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探究这片地区中水系与街道、建筑的关系,解明这片地区的空间构造.这将是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历史街区空间构造水系

    从建筑类型观看中国古建筑与古文字的对应关系

    孟慧曹利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它反映了古人对客观物象本质属性观察和认识的结果,是汉字最原始的形态.以《营造法式》总释中的建筑类型为例,以时代为顺序,利用建筑形态学、符号学、视觉形式动力等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建筑与古文字之间的规律对应关系.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古建筑类型出现的时间线、时代发展特征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建筑人文特征,也为之后的建筑考古提供一定的辅助研究手段.同时,通过研究与建筑有关的古文字,不仅可以看到与"古文字"同时代的社会、科学和文化,甚至可以根据字的组成或构架反观古建筑和建筑构件的早期形态.

    中国古建筑建筑类型古文字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