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游憩到生产——"网红"经济下云南部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异化特征及反思

    李泽浩华峰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网红"经济时代,云南部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逐步异化为"网红"经济的生产性空间这一现象入手,分析了异化过程中公共性的弱化、功能的单一化、景观的符号化和场景的趋同化四大特征,并从经济和管理层面简要分析了空间异化过程背后的动因,最后针对此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反思.

    "网红"经济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空间异化"网红"城市空间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视角下的江南文明体系构建

    闫丽蓉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南——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演变进程中成为一个兼具自然地理、社会政治与文学意向的地理区域概念.文章探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视角背景下,江南文明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江南文明文明体系

    光动律影——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灯光照明智能装置设计

    王诗瑶丁雨恬刘安隽初欣芮...
    24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照明系统智能化主要聚焦于电压电流平衡以及开关控制,其中体感交互技术主要应用方向为VR交互融合、灯光智能控制、可携带设备等,导致空间单体变化与光影变化形式单一,人与环境的融合度不高.文章针对照明系统中的体感交互问题设计了可通过人的走动路径交互调整板的开闭以及光线强弱、形成光影明暗变化的大型人体感应智能交互装置,以打造空间中单体变化和光影律动产生的震撼视觉效果,提高人们的沉浸式体验感.

    沉浸感人机智能灯光交互装置照明系统智能化产品设计互动

    建筑中的"巨构"与装置艺术中的"巨物"——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方法研究

    叶洪图罗莹乐雷亚敏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构"作为建筑学领域中的概念,原指在战后时代背景下对城市形式的设想,在建筑外在形式上,强调巨大结构与先进技术结合,体现人造物的美感.当下此概念已被跨学科地应用于当代艺术领域.作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主流的艺术样式,装置艺术的创作方法中经常会看到"巨大沉默之物"即巨物的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经常被美术史学者和批评家命名为"巨构".在模糊学科边际的当代艺术研究领域,建筑的"巨构"与装置艺术中的"巨物"有何异同,又是否可以合并其同类概念,这种合并是否具有学术价值与意义,准确界定跨学科领域的概念有利于拓展其内涵与外延,从而打破学科界限,真正实现人类文化跨越边界的当代性转化和解码.建筑领域与当代艺术领域的观念和具体的创作方法均是一个对应的关系,"巨构"与"巨物"作为材料和方法,究其根源,为当代人观念之载体.

    巨构巨物当代艺术创作方法

    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青海省毛泽东主席铸铁塑像为例

    曹静侯鹏张莹李玉虎...
    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力量支撑.建筑作为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是记载历史的重要"物质符号",是珍贵的"不可移动"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一个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地域性格和文化的体现.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和红色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文章以青海省西宁市毛泽东主席铸铁塑像的保护与利用为例,在对塑像本体保护实施的基础上,本着"缅怀一代伟人,重温激情岁月"——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三线精神的主题定位,通过保护传承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和广场建筑风貌的设计,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可利用、有价值.实现了对该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红色文化和价值

    基于"十二感官"理论的儿童医疗空间环境设计

    刘霞
    25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医疗环境空间作为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展示窗口,体现着城市文化和内涵,而目前我国对儿童医疗环境空间的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基于斯坦纳博士的儿童成长"十二感官"理论,通过对世界先进儿童医疗机构环境设计案例的研究,在总结国际先进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设计趋势及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连接、一个多元体验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儿童医疗环境的设计与提升提供有益的价值.

    十二感官理论儿童医疗空间环境设计

    力与艺——以高迪设计手法为切入点的创新装置实践

    沈佳丁丽嘉黄骁然
    25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项目通过对安东尼奥·高迪设计手法进行初步探析,了解其建筑设计逻辑与参数化数字构建手法的关联,并对高迪建筑手法和力学设计方式进行分析和提炼,运用了悬链线的数学模型形态和富有自然生态美感的柱式进行再创作和组合的创新装置设计.运用参数化的手法进行其外壳和内部支撑结构的设计,使其随机生成能够适应不同地形和空间要求的形态,同时在项目中展现设计者自身对于装置体验感和视觉效果的思考.

    创新装置安东尼奥·高迪悬链线柱式

    交互设计理念下的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陈多加宋飘逸徐淦
    26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互设计理念最初是从计算机领域的人机交互和界面交互发展而来,交互设计视角重视用户体验以及用户与产品的交流过程.随着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某些刻板化的、注重视觉化的住宅室内设计方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代居住者的使用需求,文章将交互设计理念延伸至室内空间设计领域.从交互设计的视角,梳理当代住宅室内空间新的使用需求,强调室内空间应用交互设计理念的必要性,并总结出当代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几点策略,并提出了互动性设计、沉浸性设计、动态性设计等三个设计策略,从而提升人们的居家生活体验.

    交互设计住宅室内空间互动设计策略

    现代建筑设计与流行音乐创作在设计美学上的共通性

    高渤轩刘贝李浩龙
    26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流行音乐创作与建筑空间设计的关系,目的是发掘二者之间要素的共通性,深入研究音乐创作中各种技法对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从而更好地展开具有现代感、艺术感的空间设计作品,提升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水平.文章分别从节奏、和声、旋律线三个基本要素入手,研究这三个要素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提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其对应要素的应用体现,以此证明音乐创作与建筑空间设计的共通性,为现代社会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现代建筑设计流行音乐创作共通性节奏结构

    拜占庭建筑的兴衰

    高祥生
    266-2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