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城一体化观念下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以日本大学校园空间设计为例

    向科林誉婷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发展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当前中国大学校园普遍采用的"大院式"模式面临挑战.文章阐述了这一背景下的校城一体化观念,通过对日本校城一体化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四所大学校园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其校园空间与周围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总结出5种日本大学校城一体化的方法策略,从而为中国的校园规划发展提供借鉴.

    大学校园空间校城一体化校城空间结构日本大学

    大运河沿线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建构——以苏州震泽古镇为例

    林莹莹刘志宏陈强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优秀文化资源,要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成为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梳理了我国数字技术的发展流程及在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总结出开放共享、信息媒介、信息互动的数字化保护原则.建构适合大运河沿线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体系,并以苏州震泽古镇为典型研究案例,具体提出了搭建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数字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策略.同时也为其他大运河沿线特色小镇的数字化保护技术的优化提供借鉴.

    大运河沿线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策略

    基于大学生行为心理特点的高校书院制住宿空间设计研究——以台湾清华大学厚德书院为例

    邓孟仁路涵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德育教学理念的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理念下的书院制宿舍应运而生.宿舍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满足舒适居住需求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提供交往活动空间[1].中国书院制处于发展初期,空间功能设置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贴合度较低,产生了诸多问题.文章拟从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以台湾清华大学书院制宿舍(厚德书院)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技术手段,从规划空间、建筑空间、环境空间等方面对学生心理进行研究,并探讨书院制宿舍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使用偏好,对目前书院制宿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指导性的空间设计优化策略.

    大学生心理书院制宿舍空间研究厚德书院

    滇东南传统木构保护建筑的防火智慧与更新策略——以建水朝阳楼为例

    唐瑞颜述封占宇李智...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东南地区主要为云南省红河、文山一带,该地区拥有独具特色的木构保护建筑,其建筑自身也具有独特的防火智慧.为使木构保护建筑的消防系统既有效、又高效,文章以滇东南地区的建水朝阳楼为例,运用现代建筑防火体系的理论框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其消防措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朝阳楼的消防保护措施研究出一套消防措施的更新策略,将朝阳楼的消防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文字化、数字化,为今后的古建筑消防安全措施的改进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滇东南木构保护建筑防火智慧更新策略

    新时代产业新城生态规划策略研究——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为例

    隋长庆陆伟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循"生态为核、创新为魂,科技为根"的规划理念,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规划设计通过生态循环结构、功能空间体系、生态安全格局、低碳交通模式以及支撑配套体系的构建,形成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示范区,并成为高效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技术支持基地.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规划设计,在强调规划遵循自然的生态观念的同时,探索了新时期背景下的多元生态规划策略,并为产业新城的生态规划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与案例借鉴.

    产业新城生态规划新时代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

    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方法的洛阳老城"于家大院"保护与更新

    刘文佳项静虹刘举张东歌...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性城市景观"作为一种城市遗产保护的创新方法,它在强调更大城市背景的思路框架下,还强调了根植于当地情况的一种可操作性.文章在"历史性城市景观"关键步骤的基础上,横向归纳出"遗产本体的研究及评估""遗产环境的调研及统筹"以及"项目方案的推进及沟通"3个操作内容,并结合洛阳老城"于家大院"保护更新项目,对这些操作方法进行了实践运用,希望用HUL方法对洛阳老城区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问题给出新的视角,同时也是HUL方法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历史性城市景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洛阳老城于家大院

    全域旅游背景下县域外部交通可达性研究——以山西右玉为例

    程文娟刘霄张玉坤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右玉县开展"全域旅游",提升外部交通的便捷性,文章基于GIS网络分析模块平台,对右玉县与周边县市的交通做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加权出行时间与道路密度、等级、经济有直接关系.文章提出区域交通发展建议:分区域、分策略发展交通;加强与呼市、大同、朔州的交通联系,实现旅游产业联动.

    全域旅游右玉GIS交通可达性

    论网络平台中的风景园林评论——以知乎社区为例

    詹鹏康昱韩蕊莲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人们交流互动与表达观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平台,也给风景园林评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即以目前较为专业的网络问答平台——知乎为例,应用内容分析法,根据目前知乎用户对风景园林行业的评论内容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上的风景园林评论相比期刊平台视角更加多元,评论者多关注普通从业者的生存情况,评论引入实证数据或具体案例更具说服力,意见领袖多具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并对风景园林评论风向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风景园林评论在网络平台中的拓展有利于指导风景园林实践,为业内各方表达观点和诉求提供平台.

    风景园林评论网络意见领袖知乎

    同胞翰林坊的石雕艺术及其人文内涵

    王洪明毕忠松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牌坊是徽州建筑文化和营造技艺的杰出代表,与祠堂、民居并称"徽州古建三绝".牌坊属于典型的礼制纪念性建筑,具有精神和文化的双重标志,往往是史料记载和雕刻艺术的集中展示.唐模村内的同胞翰林坊集精美雕刻和人文情怀于一体,牌坊上的构件、装饰、雕刻及文字记载,不仅对后人理解牌坊的内涵、村落、家族、人文、历史及建筑的时代特征有着极其宝贵的标本作用,更是一部部供后人研读的石雕史书.

    徽州同胞翰林坊石雕艺术文化价值文化内涵

    邯郸峰峰矿区滏阳河文化风貌研究——从邯郸文化脉系说起

    谢空颜建雄赵宏宇陈北翔...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流是文化的象征,文明的纽带,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然而,近代以来的城市发展,不仅抽离了部分河流的功能价值,还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使"财富"沦为了"负担".在当今寻找城市特色,塑造城市独有风貌的背景下,探索和发掘河流在当代语境下的价值定位,特别是文化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滏阳河发源于冀南地区,是中国北方为数不多的常年保有地表径流的水道,串联起了河流沿线大量的城市文化要素.通过对滏阳河邯郸峰峰矿区段进行文化背景研究,文章梳理其串联的地方文化脉系,为建构滏阳河遗产廊道提供支撑.

    滏阳河风貌文化价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