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全城市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城市中心绿地规划研究

    王娟聂铭希郝晶赖文波...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保障是城市建设思想的重要部分.喀斯特地貌城市由于生态、地理性质、城市结构复杂、城市空间布局分散,其对城市韧性、承灾性要求高.城市"绿心"是安全城市建设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灾情况下承载了重要的城市功能,一方面承担防灾减灾、辅助应急避难、提升城市韧性的功能;另一方面起到周转城市慢行空间系统,连结城市廊道的作用.文章结合安顺虹山湖公园规划的实践研究,探索安全城市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城市"绿心"规划策略.

    安全城市城市"绿心"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顺虹山湖公园

    基于乡村闲置建筑的旅居养老设施规划与设计分析

    徐子牧肖灿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养老需求增大的社会背景下,针对乡村闲置建筑浪费问题,提出将其改造为旅居养老设施以扩大养老供给.现阶段旅居养老文献较少地从使用者主观感受出发探究系统的设计模式,因此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的方式,基于受访者大于七成的旅居养老意愿,对旅居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分析整合,得出宏观的区位合理性选址策略与中观的既有建筑改造可行性分析,并在基地内部提出场地规划、配套服务、居住空间的微观普适化改造模型,为乡村闲置建筑具备旅居养老功能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应用型理论支持.

    旅居养老既有建筑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导

    分级治理目标引导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规划策略研究

    李帅陈晨李彩林熊威...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对规划工作提出新要求,深度剖析国家乡村建设的治理机制及建设目标,为了更好地引导农村人居环境品质的良性发展,我们提出全过程-多层次-立体化的规划视角.在长沙县金井社区的实践中,以分层治理作为串联规划策略的钥匙,以全域视角统筹人居环境建设、多层面整治示范区、针对性地提升示范点质量等多个建设目标,形成综合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助力政府管控有序、村委推进迅速、村民建设满意的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分层治理乡村规划与建设景观规划

    乡村文化再生产与文化空间建构的逻辑与路径——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视域

    周璟璟夏秀敏吴珊珊杨昱洲...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功能转型和文化消费兴起的背景下,与当代城市文化相对的乡村文化成为重要的文化消费产品.但当前的乡村文化消费受资本和市场控制,存在文化主体性和实践性缺失、文化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受阻的弊端.文章借鉴文化记忆理论的"凝结性"结构,通过构建基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乡村文化空间,将乡村精神性文化、物质性空间和社会性生产相互链接,促进乡村文化的循环再生产,成为乡村文化记忆保护、传播和传承的助推器.通过乡村文化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发展,重构多元主体同构的文化记忆,为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再生产提供可行路径和行动指导.

    乡村文化文化再生产文化消费文化记忆文化空间

    基于村民共生的乡村再造策略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大坊村为例

    马凯陈可蕊赵梓铭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大坊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类比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对大坊村保护利用模式进行剖析,包括从地方政府引导,到针对性建筑营造,以及中荷两国文化结合,从而达到村民共生式的运营发展,为更多类似的古村落的保护利用提供新方向.

    大坊村中荷文化交流保护策略村民共生

    文旅融合视域下辽宁乡村公共空间意象特征塑造

    郭潇于意盖甄迪路大壮...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三新"思想指导下的文旅融合乡村公共空间意象塑造,从重构乡村文旅资源价值、确立乡村类型等多个维度出发,根据视、听、触、味、嗅五感的感官通道功能特征,匹配四种类型的乡村,得到不同问题下的公共空间意象塑造解决方案,改变现有泛娱乐化及打散式的乡村公共空间体验.

    乡村公共空间情绪塑造意象特征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分析——以山西省3个样本县为例

    王雪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山西省岢岚、灵丘和曲沃三县为研究区域,基于村干部与村民问卷调查,在行政村尺度下分析教育、医疗、养老、公共交通、购物、快递等公共服务的配给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可达性与村民满意度之间的多重关联.分析内容包括:公共服务可达性总体现状;村域人口数量和地理区位影响下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分异;公共服务可达性以及村民对公共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对其整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最后基于数据分析提出乡村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短板与优化方向.

    乡村社区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可达性

    基于空间句法的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活化策略研究——以抚州市金溪县城湖村为例

    梁步青涂潇蓝黄子越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抚河流域历史悠久,传统村落数量众多、特色鲜明,是江西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城湖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城湖村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城湖村空间形态特征及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活化利用策略,以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空间句法抚河流域传统村落活化利用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智慧乡村与多元组合范式规划研究

    周尤美兰迪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世界性命题.文章选取了国内外4个经典案例进行全面解析.通过研究有两个发现:(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历经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后,在"后城市化"时代,城市与乡村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并已进入了新的阶段,"乡村振兴"标志着"乡村从属与城市"重构为"乡村与城市平等";(2)单向城市规划正在转型,城市与乡村规划差距正在缩小,城乡一体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并从中归纳性提炼出了智慧乡村与多元组合范式:特色产业、生态资源、文化内涵、乡村景观、配套设施、旅游休憩、数字技术等规划主题定位要素,并结合案例探讨多元应用组合,及未来多元组合范式.

    乡村振兴城乡一体规划乡村规划智慧乡村乡村旅游数字技术

    文化视域背景下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研究——以铜官窑古镇为例

    蒋丽园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文旅特色小镇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类型之一.文章运用案例研究、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铜官窑古镇的建设路径:政府规划、多类开发资源、"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销与差异化塑造IP.最后得出相关经验,以期为其他文旅小镇的建设提供思路.

    特色小镇文旅小镇发展经验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