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文化旅游纪念品同质化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张亚亚黄薇常珊珊吴剑锋...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开封市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同质化现象,以利益关系、促进程度和影响力作为依据,将利益相关者划为直接层、间接层和潜在层三个层级,并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图,进而深层次分析了当前同质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同质化问题的解决体系:以顶层政策助推地区文旅氛围构建,建立各层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共赢机制,强化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内生式发展动力.

    文化旅游纪念品同质化利益相关者解决策略

    产业园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耦合机制研究——以包头为例

    左文韬孔敬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包头市工业在生产技术和布局方式上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按照"东铝、西钢、南高、北装"的方式,构筑起"两城四区"的空间布局.稀土高新区的成立填补了城市南部的发展空白,打破了原城市东西轴向的发展局面,促进了包头市由带形向多组团带形的城市格局发展;金属深加工园区和包铝工业园区的成立发展,推进了城市东西端的郊区化发展;装备制造园区的扩展壮大则带动城市向京藏高速北侧蔓延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包头城市形态变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SPSS19.0软件协助分析,认为在此期间包头城市形态的变化是由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路网发展等多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头工业发展城市形态SPSS

    居住分异背景下国内混合居住研究进展

    潘楚良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增大导致居住分异,进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混合居住作为居住融合的一种手段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分析国内混合居住的相关成果,对混合居住的理论流变、可行性、策略及实践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归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优势及不足进行简评.从设计的视角对我国未来的混合居住实践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新时代下混合居住策略的研究有所启示.

    居住分异混合居住研究进展实践策略

    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绿色建筑全过程模型研究

    戴靓华雷战波周典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将绿色建筑的建造从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到更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看成一项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四维结构体系,构建绿色建筑全过程模型.该模型具体包括四个维度:时间维、逻辑维、环境维和知识维.时间维是指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涉及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工作内容;逻辑维是指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逻辑思维步骤;知识维是指在绿色建筑各阶段所需要具备和运用的各种专业知识;环境维分析了绿色建筑的不同阶段所需要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形成一个对于绿色建筑整个过程具有指导作用的系统思维模型,以便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科学地贯彻绿色建筑理念.

    系统工程方法论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全过程模型

    "家园性"公共艺术专题对老城原生空间的氛围提升研究——以"白塔寺再生计划"为例

    王冬冬汪芷萱于珑颖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读公共艺术"家园性"主题在白塔寺再生计划中的作用,文章以调研考察、项目评价、展览策划为方法,对公共艺术提升社区氛围的方式进行了解读.家园性公共艺术对社区记忆的表述不但为邻里关系、生活起居、住区单元的互动提供了话题,也为老城空间的氛围提升提供了方法.

    白塔寺再生计划家园性公共艺术社区氛围提升

    购物中心历史变迁及新业态趋势研究

    徐斌清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短短30年时间里,中国购物中心经历了其他国家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顺应新时代的购物中心开发具有更大的挑战.文章既以时间轴的纵向脉络分析购物中心的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又从不同国家购物中心发展的区别进行横向分析,试图归纳主导整体购物中心变革的内部因素,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希望以此为依据,并结合当下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分析未来中国购物中心的挑战和机会.

    购物中心时间轴新业态

    基于步行友好的失落街道空间调查研究——以南京市花园路为例

    徐迪王霄晓刘伟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大环境下,街道空间品质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于街道空间,通过构建步行友好评价体系来论证影响街道活力的要素中步行友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观点,并以南京市花园路为例,通过安全性、舒适性、吸引性、服务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步行友好程度评价打分,进一步强化此观点.最后从提高街道功能复合度,加强执法监管和明确职责分工,提升街道舒适度、注重公众参与和人文关怀四个方面提出失落街道空间的活化建议和对策,对失落街道空间焕发生机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失落街道空间活力步行友好评价体系

    基于显性文脉特征要素提取分析法的传统街巷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连城水南、吴家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刘惠张鹰吴军和李翼...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聚落的历史文脉以显性文脉和隐性文脉的要素形式融入在聚落空间中,其中显性文脉表现出的要素特征对传统聚落的风貌与特色起着直观的主导性作用.文章以连城县水南和吴家巷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为例,从传统聚落显性文脉要素及其相关性入手,将其分为自然与建成环境要素.基于街巷空间现状调研,运用尺度比例分析法、建构材料分析法等,提取街巷空间格局、空间界面、尺度比例关系等显性文脉要素中的属性特征及相互关系;梳理凝练具有地域特色的街巷空间的显性文脉特征属性,并探索其提取方法;最后,以传承地域特色的显性文脉为导向,将传统聚落街巷空间显性文脉要素提取法应用于连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技术策略案例研究中,验证研究技术路线的有效性.

    显性文脉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征要素提取分析法连城

    基于PSO-AHP的养老建筑照明光环境评价体系分析

    王首一王逸恒冯华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养老建筑环境问题尤其是光环境问题亟待改善.文章首先运用AHP法建立评价体系并构建评价指标初始化矩阵,然后根据粒子集群算法对初始化矩阵进行优化,得出更为合理的养老建筑照明光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表明:眩光不适感、清晰感和照明控制方便性是影响养老建筑光环境的主要因素,其权重分别为0.301、0.185和0.171.因此在今后的养老建筑照明设计中,应优先解决眩光不适感、清晰感和照明控制方便性,其次考虑颜色真实性、明暗对比合适、照明节能问题.老人的心理需求需要得到重视.文章为今后的养老建筑照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养老建筑照明光环境评价层次分析法粒子集群算法

    基于外墙体系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

    高天宇黎冰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金众创小镇由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联合共建,准乾科技研用房项目B-1#楼工程为其子项目,是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打造集智慧与技术为一身的装配式办公示范建筑而建的项目.文章对该工程外墙体系的标准化设计研究,探索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特点.将标准化设计和协同化设计两方面作为重点阐述对象,通过三种模块的组合、拼接以及色彩等创造出适合的立面方案,最终结合BIM技术全方位核查,来验证装配式外墙体系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建筑外墙协同设计BIM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