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郑州公交设施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研究

    凌云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交通拥堵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公交优先能够引导城市交通优化,近年来公交优先已成为国内大城市空间发展优化的策略之一.国内城市公交已具备相当规模,公交设施的空间布局也反映了城市结构特征.文章以郑州公交为例,基于ArcGIS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可达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郑州公交设施的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进行分析.并基于现状特征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布局优化建议.

    公交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可达性分析ArcGIS郑州

    基于POI数据的站区商业业态分布研究——以武汉三站为例

    蔡羽健李斯博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铁路站区的商业空间规划与实际开发建设脱节的现状,选取武汉三个铁路站区作为研究案例,从车站周边商业和外围区商业2个圈层对站区商业开发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总结分析站区商业业态POI数据,归纳得出大型铁路站区商业业态布局特点及规律.

    铁路站区商业空间、POI数据城市空间

    "后疫情时代"下拉萨社区服务中心优化设计研究

    康丽颖索朗白姆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西藏拉萨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越来越重视社区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中心的需求更加明显.文章针对疫情常态化下,拉萨市城关区某基地的社区服务中心优化研究设计进行讨论,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分析、具体理论原则和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平面图、效果图等,营造具有藏式特色的社区服务类"可持续"公共建筑.

    后疫情时代通风系统弹性空间社区服务中心优化设计地域性文化

    基于城市建筑立面改造的建筑材料应用探讨

    沈蓉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实际改造经验,总结了建筑立面改造的材料选择原则,分析了外墙涂料、金属、玻璃、木材以及陶瓷等5种建筑材料的特性,探讨了它们在建筑立面改造中的表现和应用,希望能为旧建筑立面改造的材料选择提供启示和参考.

    城市建筑立面改造建筑材料应用探讨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以昆明市西寺塔广场为例

    杨珏纯杨毅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各地城市的不断快速发展,广场已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广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活动、集会、游憩等重要活动的场所.文章以昆明市西寺塔广场为例,以使用后评价(POE)理论作为基本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查询、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广场的使用现状、使用者的体验及感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文章旨在通过对该广场研究为基础,为今后此类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使用后评价广场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滨水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昆明海埂公园为例

    周彦伶杨毅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态平衡倾斜,城市居民更加注重城市空间品质.滨水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居民日常生活的载体,亦是城市气候的调节器.以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城市滨水公园建成环境使用状况进行分析,能发现公园在设计、空间和使用上的不足从而弥补缺陷,为之后的公园设计提供指导.文章运用POE研究方法,对昆明滇池海埂公园进行案例调查研究,提出海埂公园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城市滨水公园使用后评价海埂公园优化策略

    湿热地区医院住院楼的热舒适度实测与主观评价对比研究

    黎家雄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湿热地区典型住院楼的热舒适度进行实测与主观评价调研,发现热舒适度实测值与主观问卷值差异较大.实测数据表明医院住院楼公共空间热舒适度较差,其原因是湿度过高、通风不足以及热舒适度控制设计不合理.基于此,文章对住院楼的热舒适度优化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护理单元热舒适医院住院楼PMV

    城市活力视角下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改造研究——以常熟方塔东街为例

    司圣玥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步行街是人们消费购物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许多商业步行街的外部公共空间只是作为商业空间的衍生,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因此,人们对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消失,城市活力变弱.文章以常熟方塔东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法,对该步行街外部空间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提升方塔东街外部空间活力提供策略.

    城市活力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常熟方塔东街

    杭州市老旧社区微更新及策略研究

    朱宇恒祝佩瑶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空间资源紧缺的束缚下,杭州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内生存量优化.杭州市的老旧小区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内,房屋建设年代久远,居住密度高,居住人群以老年人为主,整体拆迁难度大,微更新成为改造的主流方式,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批老旧社区更新.文章选取了杭州市主城区5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老旧社区的微更新案例,从理念和设计方法出发,分析每个项目的重点和亮点,归纳总结当前杭州市老旧社区微更新的策略,为后续杭州市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杭州市老旧社区微更新更新策略

    基于城市文化的历史街区规划方法探究——以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为例

    姜腾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独特记忆之一,具有传承历史、彰显特色、记录时代精神的特点.将城市中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人文魅力和历史特征,城市规划才能变得更加有人情味.文章通过综述国外相关学者研究,借鉴融入文化要素的城市规划方法,探究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方式.以大栅栏历史街区为例,通过文化符号、文化声音、文化脉络和文化空间四个方面对历史街区的活力进行提升,激活城市文化.

    历史街区北京大栅栏文化要素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