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解码地域建筑文化基因推动地域建筑传承创新

    林志森
    1页

    基于符号学的新世纪福州地域性建筑创作解析

    林志森宋远方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承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基于符号学理论,从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三方面展开,对新世纪福州涌现的优秀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解析,探讨在地域型建筑设计中传统符号的表达与应用.

    符号学建筑符号地域性建筑福州文化

    "编织校园生活"的中小学校园设计策略分析——芜湖中江学校设计

    王启宇徐晏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集约用地下,对同一地块内分设中小学的情况,从中小学两种教学功能模式解析,通过架构"独立"与"融合"的功能组织,"理性"与"活力"共生的空间辨识度,"多帷幕"展开的公共空间,塑造"编织校园生活"的空间特征和弹性互融的可能性,并探究了不同教学功能建筑在造型与尺度上共生的现代校园环境的营建.

    编织校园生活独立与融合理性与活力多帷幕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传统合院式乡土建筑热力学原型研究

    何美婷李麟学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建筑的热力学考古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和古罗马时期,文章提出"乡土建筑热力学原型"的概念,建立"原型提取-性能分析"的设计分析方法,试图回应不同的气候需求和传统文化需求.以传统建筑的"合院空间"为例,结合生物气候图的研究,分析对应不同气候适应范围的合院空间热力学性能,包括"冷库""热源""光调节器"和"加湿器"四种性能类型.通过分类分析的方式,依据天井空间中的光、热和风的能量捕获、能量交换和能量梯度可以进一步进行原型验证和能量优化.

    气候适应热力学原型乡土建筑合院

    粤港澳大湾区剧场设计的协同与创新——深圳宝安演艺中心设计

    李敏茜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项目中通过多平台协同工作,以适用性为导向的技术框架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的交融与平衡始终是设计中未曾间断的脉络.通过建筑设计的魅力与力量,以科技未来新的技术设计为方向,通过新技术设计手法为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深圳前海粤港澳大湾区观演建筑文化传承协同创新全BIM数字化技术

    校城互动导向下的高校博物馆设计策略研究

    郭嘉姚穰原陈子坚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发紧密,高校博物馆作为展示校园文化、学科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校城互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仍有一部分高校博物馆存在着使用率低、知名度弱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在设计和运营的过程中没能把握住当前的实际需求.因此,以校城互动作为出发点,探析高校博物馆的设计原则,将有助于寻求适应当前现状的设计策略.

    高校博物馆校城互动复合化

    长三角地区大型公建的节能技术研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核心区五个示范性项目为例

    朱可张宏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逐步开始指定节能减排策略.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建筑行业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并应用落地.但是业界还欠缺针对近些年示范性项目绿建技术的归纳总结.本研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核心区的5个示范性绿建项目为例,整理先进的绿建技术和成熟的节能建筑设计经验.研究成果可为长三角地区大型公建设计的节能设计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也可为我国指导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提供技术参考.

    绿建示范项目绿建技术长三角地区南京江北新区大型公建

    双碳背景下的严寒地区被动式低能耗农宅节能设计研究

    毕琳博张成龙鲍春晓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城乡建设领域一直是我国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寒冷地区的被动式农房改造方案和清洁取暖模式已经为乡村振兴在能源改革方面提供了方向和思路.面对严寒地区更加严峻的气候特征,文章主要提出了更加灵活可行的、更加适合严寒地区的被动式低能耗农宅改造方案,并针对经济文化受限的农村用户群体,提出了更加有效的后期运维策略.

    双碳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超低能耗乡村振兴

    以使用者为导向的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优化研究

    陈西凡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双碳目标下城市更新对建筑师在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中人性化、精细化要求的不断提升,既有办公建筑作为存量大、改造需求迫切的建筑类型,如何在满足节能要求的同时做到以使用者为导向;在节能改造已成为趋势,如何引入能够反映使用者需求的衡量体系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文章试图简述当前人因工程学在建筑学领域的发展,并结合案例对其应用展开探讨,这将为以使用者为导向的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优化提供一种实施路径.

    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人因工程学空间环境模拟人因分布图

    皖北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秋季热舒适研究

    曹稳李敏刘佳颖陈丽华...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皖北地区自然通风建筑进行调研,研究该地区秋季室内热舒适状况.调查采用仪器测量和主观问卷结合的方法.共收到290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皖北地区秋季教室的实际热中性温度为24℃,学生热期望温度约为25.4℃,热舒适的相对湿度为60.1%;由于衣着习惯和心理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偏好稍温暖的环境.本研究为皖北地区高校教室热环境设计提供依据.

    热舒适教室热感觉自然通风室内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