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寒地街道微观建成环境对驻留活动的影响——以哈尔滨红博广场为例

    蔡威白小鹏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是重要的公共空间,但寒地城市街道在冬季常出现季节性的活力缺失.增加驻留活动是提升户外空间活力的有效方式.文章以哈尔滨红博广场区域街道为例,在冬夏两季以全景影像记录行人驻留活动轨迹并计算其步行速度,得出街道驻留活动的强弱.构建寒地街道微观建成环境要素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微观建成环境要素对行人驻留活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寒地街道设计原则.

    寒地街道驻留建设环境步行

    基于碳效益评价的小城镇产业空间规划研究——以四川省金堂县为例

    张媛媛程文张东洋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控制小城镇与日俱增的碳排放量则尤为重要.文章依托多源数据,以四川省金堂县为例,对其产业空间碳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在碳效益视角下,提出了提高县域小城镇产业空间布局碳效益的优化策略,希望引导县域小城镇产业空间规划布局.

    县域小城镇碳排放碳效益产业空间规划优化策略

    桂林东北地区、中部地区民居木构架特征比较研究

    廖清智赵浩森谢小英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秦汉时期以来,大量汉族移民流入桂林地区,深刻地改变了桂林的建筑文化组成,至明清时期,桂林地区成为广西汉民最为集中的区域.桂林东北部、中部地区的汉族民居普遍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其民居构架既有相似的特征又存在差异之处.文章梳理桂林东北部、中部地区汉族民居建筑文化特征,分析、对比各地区穿斗木构架纵向构件、横向构件特征,最后对影响穿斗式木构架特征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桂林东北地区桂林中部地区传统民居桂林汉族民居穿斗式木构架

    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

    范涛王欢王健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新疆商业综合体中人气最旺的国际大巴扎与美美购物中心进行分析,发现它们最主要的共同点是公共空间为其整体增效作用明显.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并采集顾客空间分布及行为数据,进行两个层面的研究,即宏观层面在城市立体节点的角度及微观层面在容纳各类城市公共活动的角度,分析各自优缺点,并提出增效优化建议.

    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设计

    大连地区建筑立体绿化现状调查研究

    许东王雪英马守恒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连作为北方现代化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打造生态型城市环境的任务日益艰巨,但传统的平面绿化严重制约着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因此大力发展城市建筑立体绿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文章通过对大连地区立体绿化的实地调研,总结建筑立体绿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对推进大连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绿化体系有借鉴作用.

    大连地区建筑立体绿化调查研究

    环境行为学视域下的海水浴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为例

    张璐郝赤彪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水浴场是滨海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品质优化、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城市面貌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活动人群行为的调研,引入环境行为学的概念,对特定环境下的游憩者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游憩者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层面对第一海水浴场进行品质优化策略研究,以期为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浴场品质提升海水浴场环境行为学游憩行为及心理需求

    城市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季相分析——以北京市大兴狼垡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康帅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北京市大兴狼垡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资料整理以及实地调研和考察,分析了其植物景观季相的结构和特点.数据显示:北京市大兴狼垡城市森林公园春季植物景观中,花景具有绝对优势,其中碧桃、委陵菜、白三叶、紫花地丁、二月兰、山桃、八棱海棠、西府海棠、华北紫丁香为主体植物.夏季植物景观中,花景和叶景具有绝对优势,其中月季、国槐和华北珍珠梅、醉鱼草、锦带、金银木为主体植物.秋季植物景观中,叶景具有绝对优势,元宝枫、银杏、黄栌、小叶白蜡等是主体植物.冬季植物景观中,叶景具有绝对优势,其中油松、红瑞木、白皮松和棣棠为主体植物.文章针对其植物景观季相现存问题,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为今后相关项目提供理论指导.

    植物景观季相城市森林公园

    中国园林与当代建筑艺术空间建构手法的对照研析——以西扎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为例

    孙静刘纯一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大师西扎主笔设计的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所呈现的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耐人寻味.其"小体量,大气象"的空间艺术境界,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有着明显的互通之处,为研究空间艺术与"诗意"表达提供了极佳的案例.文章从空间营造分析角度,以该建筑为例,分析中国园林艺术与当代建筑空间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重温经典,对比研读,旨在剖析空间营构方法,揭示内在规律;进而以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促进对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借鉴.

    中国园林营造手法空间艺术意境建构当代建筑

    厦门近代园林研究

    王晗丛昕张源能张清海...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基于近代园林视角,以拥有特殊地理区位、政治背景的厦门为研究对象地,对近代时期建成的厦门园林开展现地调查与文献查阅.随之通过分析厦门近代园林的研究动态,提出厦门近代园林的研究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推动厦门近代园林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总结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发现,厦门近代园林的形成融合了国内外多元文化,受到战争、近代化、租界等事件影响,凭借精致巧妙的空间营造与西式形式中式意境的造园要素构建,最终形成了中西融合的园林风格.

    风景园林近代园林厦门鼓浪屿

    浅析地方质感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李子珩周潮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亚文化间融合加速,这虽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但也促使了传统文化的断裂和逐渐消亡.这一问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同样存在.注重地域文化,融糅传统艺术成为主流,即将某一地区的特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精华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上.纯粹地对于传统文化精神意义上的传承已经不是少数,众多设计师都会在设计过程中赋予文化寓意,但大多是空泛的精神传承,缺乏实际的直接给到观景者历史冲突的东西.文章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地方质感在重视文化传承与关联的当代热潮中的重要意义与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地方质感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