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代语境下的本土化建筑创作——试析丹下健三建筑创作中的辩证思想

    魏宝华马悦崔旭张新炜...
    223-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将丹下健三建筑生涯不同时期的思考与作品同时代背景进行结合,总结出帝冠式建筑风格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矛盾、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的矛盾、传统建筑风格内部的矛盾、日本传统文化与高新技术的矛盾这四个时代矛盾.在此基础上分析丹下不同时期建筑作品以及研究中对于这些矛盾的辩证性思考与回应,提炼出丹下健三设计思维中的高度辩证性,以期能从中得到启示和指导.

    丹下健三现代建筑本土化辩证思维矛盾

    固彩沙画中内透光在建筑空间中的艺术表现

    毕瑞芳金金石华林
    22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资料文献、比较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内透光的应用原理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了固彩沙画中内透光在建筑空间中的艺术特征.通过对固彩沙画中内透光建筑空间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比较,认识到固彩沙画中内透光在建筑空间中的艺术表现不仅有照明使用功能,还有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

    内透光固彩沙画建筑空间艺术效果

    "围井而居、傍井立市"模式下历史街区价值评价研究——以乐平周家巷为例

    刘笑
    227-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既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发掘的重要切入点.文章结合乐平市周家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践,分析了其"围井而局、傍井立市"的空间组织模式,并从历史遗存价值、历史环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生活价值四个方面,探讨了古井与历史街区内民居建筑、空间聚落、传统文化、市井生活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古井建造在街区历史价值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为相关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研究提供参考.

    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围井而居、傍井立市周家巷

    探析新疆多民族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以国际大巴扎为例

    李承来王茉宇娉
    22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在不断消失.文章以新疆国际大巴扎为例,探索分析建筑设计中对多民族地域文化的灵活运用.对国际大巴扎多民族地域文化的使用进行具体梳理,阐述在充满地域文化背景下城市建筑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多民族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城市文脉大巴扎

    防御性内核下的长城关隘景观研究——以明代紫荆关关城为例

    王雯解丹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城关隘在长城防御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明代典型长城关隘紫荆关关城为例,结合古籍资料,从区域尺度、城池尺度、场所尺度三个空间层级对紫荆关关城景观的变迁和防御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长城关隘景观具备防御性内核,体现出内边要塞,辐射边关;地形优越,烽驿串联;官厅众多,管理隘口;山水和谐,设施齐全;负山临河,圈城重门五个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城关隘景观特征体现,即:在区域尺度下体现于位置关系、地形交通、防御工事;在城池尺度下体现于资源格局、人工设施;在场所尺度下体现于完整边界、中心轴线、街巷骨架及清晰的群域.

    长城防御体系长城关隘聚落景观景观防御性

    绍兴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街区活化的跨领域研究

    张佳怡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进程过快引发系列问题,随之而来的"城市更新"话题在不同的场合被频频提及.文章以"古城不能拷贝、古城是祖先的、也是我们的、更是后代的"的城市观念出发,以绍兴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以及对其现状与特点的调研分析,提出"绍兴发展模式"概念,以创新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为主要研究方法论,通过五个维度阐述其跨领域多元整合的具体更新策略,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实现活化绍兴历史文化街区的目标,以期为绍兴城市有机更新提供可资借鉴经验和树立良好研究典范.

    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活化跨领域

    客家民居文化特征解析

    王翮管彤
    240-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家文化在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依旧保持着对中原文化的继承.文章通过对客家民居家族组织形式的溯源,以永定承启楼为例从生活方式、建筑形制、宗法制度、平面布局、风水内涵等方面对客家民居的文化特征进行了解析,尝试从家族文化传承的视角探索客家民居与中原文化之间的联系.

    客家民居文化特征世家大族承启楼

    唐长安城西市遗址区保护利用背景下的空间演化机制与提升策略

    陈璐蔡宇威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沉淀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对如今的现代城市布局也产生了影响.西市遗址区域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重建于旧址之上的遗址保护区,秉承对历史文化的继承理念,建筑与空间布局都模仿了唐代的风貌.文章基于唐长安城西市遗址区保护利用背景,通过分析西市遗址区域空间演化历程,探究其原因,以及西市遗址区域空间演化机制,从而提出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遗址区域发展以及提升策略提供借鉴之处.

    西市遗址区域保护利用空间演化机制提升策略

    晋中传统村落祭祀空间的特征性研究

    白佩芳
    245-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祭祀空间是传统村落形成场所感的基础,而传统村落又是祭祀空间的载体.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晋中传统村落祭祀空间在地理位置上是村落和民居院落的核心,代表着村落建筑在工艺和形制上的至高级水平.同时它也是村落人文景观环境特质的象征,主导着传统村落的文化和精神,可谓聚落社会(宗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落祭祀空间地理位置人文景观文化和精神社会结构

    在传统中寻找创新——基诺族民居建筑技法与材料研究

    孟依柯汪传跃文雅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我国民居建筑逐渐走向同质化,民居建筑的独一性、地域性正在逐步衰退.文章通过对基诺族传统民居建筑进行解构和剖析,总结了其建筑形式与结构特色,详尽阐释了基诺族传统民居的屋顶、楼板、墙体门窗构件的筑造技法和地域性材料,并与其现代民居进行对比,展示了基诺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经验与智慧,以期推动中国民居建筑的设计创造革新.

    基诺族传统民居建筑技法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