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导向下的城市运动空间布局特征研究——以杭州市8个主要城区为例

    胡雪薇徐雯雯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运动空间是健康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运动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市民运动产生的健康效益.基于不同运动改善慢性病的效果,将其分为有氧、抗阻和柔韧运动.运用空间分析法,探究杭州市主城区3类运动空间的布局特征.结果表明:(1)运动空间呈"中心集聚和外围扩散"的圈层式分布特征,形成多个运动活力圈;有临近轨道交通和连片蔓延生长的特点.(2)不同类型的空间布局存在差异,综合性体育空间呈"双核"集聚,单功能有氧运动空间呈"单核+多点"集聚,公园广场呈"南北带状"集聚.(3)部分区域的运动空间聚集局限于单一类型空间,无法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健康体育空间POI空间分布杭州

    居住街区形态特征与PM2.5相关性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两个居住街区为例

    张培浩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通过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策略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文章基于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路径选取相关城市形态参数,通过实地监测与数值模拟构建全时空污染物分布预测模型,以双变量相关分析探究对PM2.5影响较大的形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街区尺度空间环境的优化建议,可为中观尺度下居住街区内缓解空气污染、优化居住街区形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形态PM2.5居住街区CFD模拟相关性

    基于POI的杭州市民宿酒店与景点布局研究

    刘森覃靖泽杜雨欣方竣禾...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杭州市为研究区,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分析杭州市酒店、民宿的分布,并以西湖区为例,对其与景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杭州市的民宿、酒店以快捷酒店和民宿为主,主要分布在杭州主城区,呈现向城市边缘不断递减的趋势,对杭州市景点的服务功能较好.

    杭州市民宿POI数据空间分布特征

    基于建筑大数据的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徐静谊周鹏刘雅婷王江徽...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形态的最基本要素是城市建筑,研究城市形态必然离不开城市建筑.文章基于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的数据,运用点格局分析法研究建筑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1)武汉市主城区大部分呈现多中心的形式,大部分集聚分布.(2)武汉市主城区建筑格局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普遍高于东北部.(3)建筑高度与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成正相关.(4)建筑高度与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成正相关.对武汉市主城区城市三维形态的研究,可为武汉市主城区的开发与空间布局提供建设性建议.

    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城市三维形态点格局分析法

    高密度城市形态对飞机噪声分布的影响

    张红虎纪月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密度城市和航空交通的迅速发展,大量城市噪声敏感区域受到飞机噪声的影响.文章选择了20个典型的高密度城市样本和7个形态学参数,通过对飞机离港低空飞行阶段的噪声进行模拟,研究城市与飞行航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城市形态特征对飞机噪声在室外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城市和航迹的角度、水平距离关系可以改善飞机噪声环境;城市形态与飞机噪声分布相关性显著;建筑立面降噪的有效距离为600m.

    高密度城市城市形态噪声衰减飞机噪声

    文化线路视角下大运河邯郸段遗产价值研究

    杨彩虹李佳毓白梅连海涛...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杭大运河的始建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86年,从古至今延续2500余年,逐步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流经地区形成的运河文化带独具特色,路线上的遗产类型丰富且多样,具有文化线路的鲜明特征.文章基于文化线路视角,对早期大运河邯郸段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探究,将大运河邯郸段沿线的遗产类型构成及作为文化线路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明晰其可以作为文化线路承载相应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的文化内涵,可为大运河邯郸段的遗产价值研究提供参考.

    文化线路大运河邯郸段遗产价值保护

    基于老年人步行就医的社区医疗设施可达性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

    王光紫陆伟吴亮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研究既有住区内老年人步行就医下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现状,文章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通过爬取百度POI兴趣点和获取地图坐标数据等方法获取大连市沙河口区范围内的居住区、社区医疗设施、道路数据等,结合GIS的空间网络分析工具和成本分析法,对社区医疗服务设施中的老年人步行就医可达性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区域内部分地区社区医疗服务设施的分布不均、覆盖度不够等问题.希望文章中发现的问题能对未来社区医疗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及适老化提供思路.

    老年人步行就医社区医疗设施可达性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旧工业建筑社区化——以上海嘉善老市为例

    汪留成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上海嘉善老市为研究对象,介绍并分析了该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的历史背景和社区化策略.指出位于社区内的旧工业建筑更新,应该根据周边社区环境及居民生活需求来确定其更新后的空间模式和调性.强调只有将旧工业建筑融入周边居住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与社区共生,才能为社区生活带来持续的活力.

    旧工业建筑社区化共生开放空间功能混合

    老旧小区改造的减碳潜力评估

    任梦玉罗晓予葛坚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对城市更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建立住区改造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对老旧小区的低碳化改造潜力进行评估.评估包括两部分:(1)既有使用阶段的碳排放评估,从景观绿化、建筑单体、水资源、固废物和基础配套五个方面开展;(2)改造措施的减碳潜力核算,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包括改造的物化、使用和拆除阶段.通过对案例的核算研究,发现减碳效果最好的措施是屋面太阳能光伏增设、屋面保温增设和垃圾回收利用.在该案例中实施六项改造措施将能够实现16.3%的减碳率.

    老旧小区改造减碳核算

    防卫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探析——以广西上林县磨庄为例

    贾思怡赵思思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林县磨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少见的由壮、汉族混居发展而来的防卫型传统村落.文章采用实地测绘、空间句法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定义磨庄中横向空间和竖向空间两个角度,分析这两类空间与村落整体防卫功能的关联度,梳理防卫型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营造理念.文章的研究结论将为全国其他地区的防卫型村落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中国传统村落和建筑保护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磨庄防卫型村落层级分析整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