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汉市主城区老年人口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视化匹配性研究

    隗剑秋尹潇鲁江月张成明...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厘清武汉市主城区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分别对主城区老年人口及养老设施的数量、规模、位置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最邻近指数法、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等,从行政区域层面探究了老年人口及养老设施空间聚集特征.经对比分析发现,部分老年人口基数大、密度高的城区,其现状养老设施数量也较多,呈正相关,但服务覆盖出现空白;其他城区有倒挂现象,即老年人口基数较大、密度较高,但其现状养老设施数量却较少,呈现供给空白.结论表明,武汉市主城区现有养老资源在配给均衡性、服务均等性上存在不足,需要结合社区生活圈理念进行优化配置.

    武汉市主城区老年人口养老设施空间匹配

    浙江古代书院遗存现状与保护对策

    李凤立王佳潘晨怡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书院承载着浙江乃至江南的文脉.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历史上的书院共有784所.由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古代书院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遗存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书院遗址保护不力,处于自然消亡的状态,存在着相关法规不完善、建筑修复不当、保护资金不充足和文化传承不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落实书院信息普查制、完善保护条例、设计修复方案、吸纳保护资金和丰富办学模式等保护对策,促使书院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为建设"浙江诗路文化带"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的支撑.

    书院地方教育文化遗址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滨江地区更新思路探索——以南通市港闸区为例

    丁琳戴翔刘扬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长江大保护战略,沿江城市滨江地区面临着生态保护和功能更新转型的双重要求.文章以南通市港闸区滨江地区为例,系统性地分析其用地构成、沿江岸线、开放空间以及景观风貌现状,研究其未来转型和更新的定位和目标.研究认为要遵循存量更新的思路,对现有的生产空间进行梳理,分类更新注入商娱文化等新兴功能,挖掘现状历史地段文化内涵,平衡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并从城市整体的统筹视角构建滨江景观风光带和开放滨水空间,后续应加强对开发模式的研究和管理手段的提升.

    滨江地区沿江岸线功能更新公共空间

    基于存量整合理念的老旧社区养老综合区建构

    于文波申志强陈枫管朝魁...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老龄化背景下,老旧社区老年群体同养老设施之间的供需矛盾尤为显著.文章在分析老旧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困境的基础上,基于存量整合理念,对社区养老设施、老年人住宅、环境资源进行整合,提出构建社区"养老综合区"的新理念,对其空间模式及建设内容进行阐释,从尺度规模、选点布局、空间设计三方面提出建构策略,并分析其实现途径,为解决老旧社区养老难题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老旧社区养老综合区存量整合建构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大遗址保护利用路径探索——以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为例

    李乐梅蔡军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对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因整体价值认知不足、缺乏强效空间保障等多方面原因,存在保护与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发展指南,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保障机制的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整理了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发展历程,总结现存问题,归纳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思路转变趋势,以大运河山东段为研究案例,针对跨区域型的大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提出了具体策略.

    国土空间规划大遗址保护活化利用

    西北地区传统民居营建智慧及更新研究综述

    田宇婷丁杨郝占国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地域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协同发展逐渐成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文章通过对近年的西北地区传统民居从研究历程到方向、传统绿色营建智慧、基于传统的更新策略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得出日后研究重点应更多关注传统与绿色更新的结合、研究对象需进一步分类细化、民居专题需要横向对比以及民居后评估反馈机制和体系有待建立等结论和展望,为后续地域文化与绿色体系的融合研究提供参考.

    西北地区传统民居营建智慧绿色更新地域文化

    旅游型传统村落第三空间的演化分析——以浙江省丽水市堰头村为例

    季昊雯刘声李王鸣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空间是传统村落重要的空间类型,是村落共同体延续和活化利用的重要物质载体.文章以丽水市堰头村第三空间为例,定义了旅游型传统村落第三空间的概念,诠释了旅游型传统村落第三空间的公共、空间、中立属性,阐明了文化、社交、弹性第三空间的内涵;分析总结了堰头村第三空间的规模、分布、功能的演化过程特征,从多元资金投入、存量空间动态优化、文化价值与村落活力提升三方面分析第三空间的演化机制与作用.研究有助于拓展传统村落空间资源的认知边界,增强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未来传统村落规划提供借鉴.

    旅游型传统村落第三空间堰头村

    近现代广西合浦廉州古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吴桂宁黄创颖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近代城市走向现代化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廉州古城城市空间形态共经历了清末时期的突变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稳定期、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期三个阶段,文章对廉州古城的这三阶段从城市发展概况、演变历程和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整理其近现代城市演变的特征规律,并试图为现代城市空间的优化与发展提供参考.

    廉州古城近代历史空间形态城市发展

    基于SD法的传统商业步行街空间节点感知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主街为例

    秦英斌徐泽华孙磊磊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背景下,传统商业步行街存在着活力不足、空间感受差等一系列问题.人群感知是近年来研究步行街区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主街为例,选取街道中四个典型空间节点,解析客体指标并进行相关空间分析;借助SD法,拟定相关评价因子,获取使用者对街道节点的空间、建筑、景观及服务设施、人群活动感知方面的评价,总结影响街道空间感知的相关因素;依据分析结果对能够提升传统商业步行街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梳理,为传统街巷更新提供建设性指导.

    传统步行街空间节点SD语义差分法空间感知街道更新

    基于生态格局的汉江上游传统集镇聚落山水人文空间营造研究——以凤凰古镇、熨斗古镇、蜀河古镇为例

    颜培李爽蔡臻张薇...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传统聚落的营建传统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营建经验.文章以汉江上游传统集镇聚落为代表,探索其"因势赋形"的整体形态塑造、"朝对山水"的人文空间布局以及"妙收山水"的山地聚落景观营造的智慧,揭示并凝练具有地域特色及现代应用价值的传统集镇聚落空间营建思想及策略,推进中华优秀营建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集镇聚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保护传承汉江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