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代乾隆时期天津府城景观空间营造研究

    毕郁杨至德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有"北国江南"之美誉,城内城外河道密布,建筑依水而建.文章以清乾隆年间所绘制的《潞河督运图》为基础参考,此图详细绘制了海河两岸津城的景观乡土人情风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河岸空间、街巷空间、建筑空间、园林空间这四方面研究分析清乾隆时期天津府城景观空间格局及特征.

    潞河督运图天津府城清代景观空间

    乡土传统的多种诠释——刘家琨、王澍建筑设计中乡土角色的差异

    潘沈佳郭子瑜姚冬晖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这一范畴在当下中国的建筑语境中,一直发挥着多种层面的作用和内涵,然而其中内涵的多维深意并未被细致地梳理和辨别,也往往掩盖在"地域主义""文化乡愁"等简单定义之中.文章通过对刘家琨和王澍两位当代建筑设计界运用乡土较为成功也较具特色的建筑师的乡土观念和运用的对比,不仅旨在深入了解这两位建筑师的思想实践,更期望对"乡土"这一概念范畴的多维内涵有着更深刻的梳理.

    乡土刘家琨王澍设计思想乡土视角乡土运用方式

    温岭长屿地区石板民居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肖宝琳邰惠鑫张振彦潘安琪...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长屿地区石板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总结石板民居的基本形式,分析石板民居从木构到石构的演变过程,解析在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影响下,长屿地区民居建筑材料、结构、空间与形式的变迁,从动态的研究视角探讨长屿地区石板民居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转型时期的演变特征与演变机制.

    长屿地区石板民居影响因素演变

    古建筑群的家族身份认同价值及其启示研究——以湖南西村坊为例

    甘莉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结合田野考察的方法,深度剖析西村坊古建筑群的建筑表象与内在文化精神,从不同维度探究西村坊古建筑群对新宁李氏家族身份认同的建构作用.拟通过分析西村坊古建筑群对新宁李氏家族文脉、家风等方面的建构,探究中国传统民俗古建筑群对家族身份认同乃至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力求为中国古建筑群的研究工作提供丰富资料,为中国古建筑群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创新性视角.

    西村坊古建筑群新宁李氏身份认同

    金华婺派建筑内外境域形式与性质的研究

    徐铭晖严丹白聪霞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婺派建筑集中反映了金华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利用内外境域的研究方法,总结婺派建筑的典型境域类型与特征,揭示建筑内外空间中潜在的联系及地域性表征,探讨传统民居空间设计手法,为将来我国建筑空间分析提供参考,助力文化可持续发展.

    内外境域形态性质婺派建筑

    希腊哲学中"空间"概念的演变——从阿那克西曼德到柏拉图

    诸翰飞冯文心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对于"空间"的认知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期人类很难理解这种非具象的存在.希腊文明作为人类早期时代文明的巅峰,其哲学中对"空间"的认知反映了"空间"概念的内涵演变.从早期伊奥尼亚哲学中将"空间"视为实在属性,到爱利亚学派对空间内在本质矛盾性的思考,再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虚空"概念的确立,以及柏拉图的"接受器",哲学家们逐渐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空间"概念.通过对"空间"概念演变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空间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

    空间希腊哲学原子论虚空容器

    中国七批历史文化名镇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邱雨晨付蒙余亮汉森...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3—2019年间,我国陆续公布了7批312个历史文化名镇(以下简称名镇),数量多且范围广.名镇特色的规律需要有效地归纳总结,不仅便于今后评选规划的走向,更是为了长远考虑下传统乡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等信息的统计与筛选,对各类文字性、数据性信息进行归纳汇总,定位名镇的主导产业,在充分分析了312个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沿革、空间形态演变、历史文化遗产留存的基础上,对地方产业特色进行空间特征分析,有利于地域间的横向比较,有助于竖向分辨名镇发展的时间演变.研究发现,名镇的主导产业可按旅游业和非旅游业来划分,具体类型有旅游业、农业、工业、商贸和高新技术产业,且7批名镇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

    历史文化名镇主导产业空间特征中国

    广州城市水系变迁对园林生成及发展的影响——以泮溪酒家为例

    王慧郭谦肖磊
    210-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的城市水系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变迁巨大,并且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社会习俗、文化氛围及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对于园林的生成及发展的影响也非常可观.文章选取具有典型水乡景观特点的荔枝湾区域为研究实例,在梳理区域水系及园林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发现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出水系变迁对园林的选址、造景等活动的影响,为大荔湾湖城市风景区的滨水景观建设及提升提供参考.

    城市水系园林发展广州荔枝湾泮溪酒家

    综合交通枢纽植物景观季相色彩特征属性研究

    孙烨岳桦陈芃序张德顺...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交通枢纽植物景观色彩属性与观赏性状色彩特征,以确定其植物景观季相色彩搭配的合理性.针对盐城综合交通枢纽蝴蝶广场主要植物景观,采用样地法和普查法相结合,进行季相色彩属性统计与量化分析.蝴蝶广场8块样地合计44种植物,分属27科、42属.(1)植物观赏性状色彩NCS特征:观叶植物叶色、观花植物花色、观果植物果色、观干植物干色分别有60、22、18、9个标准色.(2)观花、观果植物的花果期持续性和相遇特征:春季观花植物持续期为15~85d;夏季观花植物花期、观果植物果期的持续期分别为15~159d、10~159d;秋季观花植物花期、观果植物果期持续期分别为10~58d、15~58d.春、夏季花期相遇较多,夏、秋季果期相遇较多.蝴蝶广场植物季相色彩搭配不均衡:春夏两季植物景观色彩丰富、数量多、观赏周期长;秋季观赏植物种类与数量大幅减少、观赏周期短,冬季仅有常绿植物.

    季相色彩自然色彩系统(NCS)色彩植物景观综合交通枢纽

    生态健康视角下的历史地段评价研究——以山西省柳林明清街为例

    侯晓赫张远景江鑫源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地段更新改造过程中,单一角度难以满足复杂的更新需求,生态健康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概念,其研究方法和量化分析手段在保证各类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为历史地段的更新提供了综合的和整体的理论基础.文章以此出发对柳林明清街展开研究,在综合历史地段的资源价值因素与内外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G1法修正.评价结果得出现阶段主要制约因素——院落,进而明确更新重点及策略.研究试图拓展生态系统研究范围并为历史街区的评价更新提供新思路.

    历史地段更新生态健康健康评价熵值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