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江观玉

月刊

1671-0282

jzyx@mail.hz.zj.cn

0571-87783951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本刊主要面向中国从事急诊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中、高级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从事急诊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发行面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与国际急诊医学界交流。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急诊医学最新进展;设置的栏目有: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述评、经验交流、个案报道等。杂志多次荣获优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INTREPID再谈重症脑血管疾病的目标体温管理:问题与挑战依旧

    任扔蔡菁
    1655-1658页

    和肽素在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价值与展望

    高文练睿张天骞江子楠...
    1658-1664页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分会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北京医师学会急救医师专科分会...
    1665-1674页

    院前急救视频指导专家共识

    院前急救视频指导共识专家组张军根吕传柱马岳峰...
    1675-1680页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学分会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共识(2024版)专家组陈玉国...
    1681-1696页

    "超长待机"的温暖守候

    李晓霞蒋春明
    1696页

    硬脊膜外血肿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髓脊柱病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朱永坚...
    1697-1703页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对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淦楠张忠满张华忠梅勇...
    1704-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b蛋白对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受ECPR治疗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分别采集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建立后24 h、48 h和72 h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NSE和S-100b水平,并记录72 h内峰值进行分析,评价其对神经功能不良预后(CPC评分3~5分)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110例患者,预后不良患者81例,占73.6%.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72 h内血清NSE和S-100b峰值水平显著升高(P<0.05).进一步将预后不良组分为CPC 3~4及CPC 5两组.结果 显示,CPC5组NSE、S-100b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C 1~2组NSE水平明显低于CPC 3~4组(P=0.048),而S-100b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E是ECPR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7,95%CI:1.018~1.077,P=0.001).ROC 曲线分析显示,72h 内 NSE(AUC=0.843,95%CI:0.770~0.915,P<0.001)和 S-100b(AUC=0.822,95%CI:0.739~0.905,P<0.001)峰值水平对ECPR患者神经功能不良预后具有预测价值,最佳阈值分别是60.14 µg/L和0.195 μ.g/L.结论 ECPR患者ECMO建立后72 h内血清NSE、S-100b峰值水平与神经功能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

    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预后

    抽吸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效果

    陈泉张茜孙振杰王澍...
    1710-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定向置管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61岁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3个中心2016年1月至2024年5月102例大于60岁且确诊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分别收集经内科保守治疗(保守组)58例,定向置管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抽吸组)44例.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病率:发病1个月的存活率,早期脑疝、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的mRS评分分布,远期预后良好率(mRS 0~3),非重残生存率(mRS 0~4)和病死率.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3)与预后不良组(mRS 4~6),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远期预后良好的影响.结果 抽吸组和保守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房颤,糖尿病,发病24h的GCS,发病后24 h的NIHSS评分,24~30 h的梗死体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和抽吸组合并高血压病的比率分别为46.6%、25.0%(x2=4.97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后1个月内,术后颅内血肿和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早期脑疝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保守组,分别为9.1%vs.48.3%(x2=17.843,P<0.001)和 13.6%vs.60.3%(x2=22.707,P<0.001).6 个月随访,两组mRS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抽吸组的预后良好(mRS 0~3)率显著高于保守组(38.6%vs.3.4%,x2=20.438,P<0.001),非重残生存(mRS 0~4)率显著高于保守组(68.2%vs.22.4%,x2=21.492,P<0.001).抽吸组6个月的病死率显著低于保守组,分别为20.5%vs.65.5%(x2=20.448,P<0.001).6个月的预后良好(mRS 0~3)与预后不良(mRS 4~6)的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率抽吸组和保守组分别为89.5%和1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预后良好和不良作为因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校正吸烟、糖尿病、房颤、发病24h的GCS评分和NIHSS评分等混杂因素,结果显示治疗方式仍然是影响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6个月预后的独立因素(保守组vs.抽吸组P<0.001,OR=126.704,95%CI:7.236~2218.610).结论 研究初步显示立体定向抽吸坏死脑组织可以降低老年MMI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并具有安全性.

    大面积脑梗死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定向抽吸老年对照微创软通道

    早期血压升高对老年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鹿飞赵建奇
    1720-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血压升高对静脉溶栓治疗老年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isolated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ISSI)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ISSI患者.END定义为静脉溶栓后24 h内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最高分较入院基线评分增加2分或2分以上.早期血压升高定义为静脉溶栓24 h内至少有一次出现收缩压高于静脉溶栓警戒值185 mmHg或舒张压高于警戒值110mmHg.结果 本研究总共纳入符合入组/排除标准的老年ISSI患者205例,其中47例(22.93%)患者在24 h内发生END,有88例(42.93%)患者静脉溶栓24 h内发生了早期血压升高现象.单因素分析显示,END患者和非END患者间年龄(P=0.032)、性别(P=0.028)、基线NIHSS评分(P<0.001)、糖尿病(P=0.026)、卒中前mRS评分≥2(P<0.001)、早期BP高于阈值比例(P=0.001)、SBP高于阈值比例(P<0.001)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早期 BP 高于阈值(OR=3.460,95%CI:1.604~7.465,P=0.002),SBP 高于阈值(OR=3.619,95%CI:1.684~7.776,P=0.001)与END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在老年急性ISSI患者中,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血压水平高于指南阈值较为常见,且与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内END的发生独立相关.

    脑梗死皮质下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血压阈值预后病灶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