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

江观玉

月刊

1671-0282

jzyx@mail.hz.zj.cn

0571-87783951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本刊主要面向中国从事急诊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中、高级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从事急诊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发行面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与国际急诊医学界交流。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急诊医学最新进展;设置的栏目有: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述评、经验交流、个案报道等。杂志多次荣获优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伤救治体系与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白祥军李占飞
    591-593页

    创伤综合救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梁寓楠戴晶滕玥金红旭...
    594-598页

    重视严重创伤后氨甲环酸的及时使用

    刘圳刘明华
    599-603页

    成人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诊治急诊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北京医学会急救医学专科医师分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急诊急救分会...
    604-615页

    中国老年心肺复苏急诊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老年心肺复苏急诊专家共识组顾伟...
    616-622页

    急性多发伤后早期血糖波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影响

    王京京蒋文佳李彦泽薛婷...
    623-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多发伤后早期血糖波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因急性多发伤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的患者.依据是否合并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将患者分为TBI组与非TBI组.观察创伤后早期血糖波动,包括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SIH)、入院初次血糖值、血糖极值以及短期血糖变异性(glycemic variability,GV)等相关指标,并应用 72 h 血糖变异系数(glucos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Glu-CV)反映短期GV.1个月后使用PTSD检查量表(the PTSD checklist for DSM-5,PCL-5)评估患者PTSD症状,以PCL-5得分38分为界将患者分为PTSD组与非PTSD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早期血糖波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SD发病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PTSD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59例急性多发伤患者,其中TBI组94例,非TBI组65例.TBI组PTSD发生率、PCL-5量表得分、SIH发生率以及72 h Glu-CV均高于非T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SD组中SIH发生率以及Glu-CV均高于非PT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72 h Glu-CV(OR=1.333,95%CI:1.028~1.727,P=0.030)是急性多发伤后发生 PTSD 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789~0.933,P<0.001),敏感度为62.9%,特异度为93.5%.结论 合并TBI的急性多发伤患者更易出现早期血糖波动以及发生PTSD,且短期血糖变异性增加是急性多发伤后发生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多发伤创伤性脑损伤脑葡萄糖代谢紊乱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变异性PCL-5评分

    倾听心灵,解读生命

    郭玉琴林春燕
    629页

    多发性创伤后黄疸的发生、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唐良晟董黎明陈登张聪...
    630-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发性创伤患者伤后黄疸的发生情况、预后及可能的早期高危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同济医院创伤中心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年龄>18岁的多发伤患者,排除伴发肝、胆道或胰腺外伤,以及既往慢性肝脏病史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等.分析多发伤后黄疸发生率、黄疸分类、伴黄疸患者的病死率,以及伤后早期黄疸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黄疸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多发性创伤患者742例,34.09%多发伤患者伤后伴发黄疸,且中度与重度黄疸的比率高达32.41%,黄疸的主要类型为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47.03%).伴黄疸的多发伤患者病死率高于不伴黄疸多发伤患者(12.25%vs.3.47%,P<0.001).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ISS 评分(OR=3.405,95%CI:1.962~7.438,P=0.026)、血乳酸(OR=2.216,95%CI:1.203~4.862,P=0.017)、白介素 6 水平(OR=2.431,95%CI:1.424~3.793,P=0.007)、肠外营养支持时间(OR=3.011,95%CI:1.624~5.041,P=0.022)与机械通气时长(OR=3.572,95%CI:1.497~4.601,P=0.031)为多发伤患者伤后早期伴发黄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多发伤患者伤后易伴发黄疸,其危害较大,特别是对伤后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临床应予高度关注.应加强对伤后伴发黄疸的高风险因素的早期识别与早期干预.

    多发性创伤黄疸前瞻性研究发生率危险因素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随机血糖对脓毒症预测价值

    余广炜林增杰涂福泉郑秋英...
    636-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lymphocyte,NLR)联合入院随机血糖对脓毒症患者血培养阳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2016年美国危重病学会/欧洲危重病医学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及诊断标准3.0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连续收治的住院时间大于24 h的脓毒症患者.统计入院时的年龄、性别、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感染来源、中心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培养结果等.依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培养阳性组(革兰阳性组,革兰阴性组),血培养阴性组,比较组间各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培养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价NLR联合入院随机血糖对脓毒症患者血培养阳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脓毒症患者265例,其中62例血培养阳性(革兰阳性患者15例,革兰阴性患者37例,真菌患者10例),血培养阳性率为23.4%.血培养阳性组的糖尿病史患者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血糖和NLR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随机血糖(OR=1.116,95%CI:1.051~1.186,P<0.001)及NLR(OR=1.039,95%CI:1.015~1.064,P=0.001)是脓毒症患者血培养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血培养阳性组及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NLR联合入院血糖的AUC 分别为 0.819(95%CI:0.761~0.877,P<0.001)和 0.871(95%CI:0.813~0.928,P<0.001).结论 NLR联合入院随机血糖对脓毒症患者血培养阳性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均具有预测价值.

    血流感染血培养血糖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脓毒症

    载脂蛋白A-Ⅰ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判断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价值

    谭睿杨鹏磊王晶郑瑞强...
    643-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A-Ⅰ,ApoA-Ⅰ)的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脓毒症寻找新的临床预后标志物.方法 研究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需符合Sepsis-3确诊为脓毒症且18岁≤年龄≤80岁.纳入研究后于0 h、24 h、72 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ApoA-Ⅰ和SAA水平,计算72 h ΔSAA和72 h ΔApoA-Ⅰ.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等.患者根据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是否合并休克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ApoA-Ⅰ和SAA结合建立联测指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AA、ApoA-Ⅰ、72h ΔApoA-Ⅰ、72 h ΔSAA以及SAA联合ApoA-Ⅰ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108例患者纳入分析,非休克组48例,休克组60例;存活组77例,死亡组31例.休克组和非休克组、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各时间点SAA和ApoA-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时间点SAA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01),ApoA-Ⅰ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均P<0.01).SAA可以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其中 24 h SAA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AUC=0.713,P=0.001),敏感度为65.3%,特异度为72.7%o ApoA-Ⅰ可以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其中72 h ApoA-Ⅰ的AUC最大(AUC=0.743,P<0.001),敏感度为 69.4%,特异度为 77.1%.24 h SAA 和 72 h ApoA-Ⅰ 联合检测的AUC绝对值较单一指标增大(AUC=0.758,P<0.05),Z检验提示其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较单一指标无显著提升(P>0.05).结论 血清SAA、APOA-Ⅰ水平能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SAA和APOA-Ⅰ联合后的总体诊断效能较单一指标无明显改变.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载脂蛋白A-Ⅰ血清淀粉样蛋白A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