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预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预算
建筑与预算

月刊

建筑与预算/Journal JIANZHU YU YUSU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重点性问题分析

    徐磊白阳蒋宇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相关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首先分析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价值,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策略,分别从质量监管意识、监管法律体系、监督手段、人才储备、质量监督站和电子政务6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质量管理

    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柏禄祎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智能监测和控制建筑内能源消耗,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还提升了建筑安全性,通过监控设备和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和处理安全风险,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优化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通过数据采集和智能算法,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促进了居民生活品质提升.通过智能家居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便利服务,增强了居民的生活舒适度.未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可持续能源与绿色建筑的整合将是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建筑电气智能化智慧城市能源利用效率

    探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自动探测设置研究

    林航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增多,其消防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在明确建筑防火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性思维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消防自动检测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通过消防子系统的相互配合产生有效合力,提高建筑的防火与灭火能力,以期能够保障住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高层建筑自动检测消防联动控制

    绿色屋顶对城市径流质量的影响

    杨春诚杨安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屋顶作为建筑一体化的绿化系统,不仅为城市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而且是可持续排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望潜在地改善城市径流的质量.然而,由于保留的污染物有可能渗入径流,可能导致水污染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尽管绿色屋顶的滞留雨水和减缓雨水径流是其两大主要功能,但潜在的径流污染却限制了绿色屋顶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方面的发挥,这对其广泛利用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对绿色屋顶可能存在的潜在污染源进行了全面综述,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法和展望.

    绿色屋顶城市径流污染源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严凯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文章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背景和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接着提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并从装配式预制构件吊装、放线与安装独立支撑体系、装配式预制构件安装、上层钢筋与混凝土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等.

    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

    黄准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建筑设计方案能源消耗较高的问题,结合某高校综合教学楼实际工程项目,分别从建筑外墙、屋面和外窗3个方面展开研究.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占70%以上,提升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提高建筑节能效率的关键途径.随着EPS保温板厚度的增加,建筑能耗呈下降趋势,但在一定厚度后变化趋于稳定.优化设计方案选定80 mm厚的EPS保温板作为外墙保温层,100 mm厚的EPS保温板作为屋面保温层;外窗选择中空Low-E钢化玻璃,在降低外窗传热系数的条件下,平衡经济性和能源效率.全生命周期分析数据显示,优化设计方案的相关成本相对原设计方案减少了约9.94%,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能源节约效果.

    优化设计围护结构全生命周期传热系数

    长距离输水管网的现状与展望

    佟首辉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镇供水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在满足居民生活、科技进步、城市发展等方面充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输水管网是供水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因管材漏损而影响水质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常见于长距离输水中,这个议题已得到学界诸多学者的关注,在新时代新科技的背景下,适应于当前形势的更高效、更便捷的方法亟待发掘.

    城镇供水长距离输水输水管网

    高温后玄武岩纤维纳米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张振雷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温后的抗冲击性能,对素混凝土、单掺玄武岩纤维、单掺纳米二氧硅及混掺玄武岩纤维和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冲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冲击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冲击次数和冲击耗能显著降低,延性比大幅度增加.20~400℃时,掺入玄武岩纤维、纳米SiO2 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能力,与素混凝土相比其延性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温度在600℃以上时,混凝土内部严重损坏,冲击次数极低.

    玄武岩纤维纳米SiO2抗冲击性能

    基于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的楼宇智能化分析

    王乐罗婧维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能耗监测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是指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采集、记录和分析,并对建筑中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浪费.随着楼宇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其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从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的意义出发,分析楼宇智能化在建筑物能耗监控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的楼宇智能化的要点和建筑能耗监测与管理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实施,以提高楼宇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建筑节能降耗.

    建筑能耗监测管理楼宇智能化

    人工景观水体生态型护岸设计研究

    张凤玲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人工景观水体生态型护岸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以潍坊滨海渔港综合区景观护岸项目为例,通过介绍生态型护岸的概念、设计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而详细阐述生态型护岸平面形态设计、断面形态设计和护岸植被设计的要点.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型护岸设计可以有效保护和改善人工景观水体的生态环境,提高景观效果,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休闲空间,相对于传统的护岸设计方法,生态型护岸设计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人工景观水体生态型护岸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