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保护与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保护与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矿产保护与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冯安生

双月刊

1001-0076

kcbh@chinajournal.net.cn

0371-68632026 68632087

450006

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矿产保护与利用/Journal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矿业综合类双月刊,1981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由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司指导,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国家金属矿综合利用工程中心(北京)、国家非金属矿综合利用工程中心、中国选矿科技信息网及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协办;主要报道矿业管理研究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水率对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覆盖层散体抗剪强度影响研究

    文义明牛向东文瑶程涌...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覆盖层的物料特性是自然崩落法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的覆盖层为高原冰碛物散体,其抗剪强度参数与含水率密切相关.以高海拔环境下的冰碛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散体直剪实验方法,获得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高原冰碛物散体抗剪强度参数,探索含水率对高原冰碛物散体抗剪强度参数的规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冰碛物散体物质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黏聚力与含水率之间呈现较强的对数关系,而内摩擦角与含水率之间呈现较强的指数关系;根据冰碛物散体抗剪强度参数随含水率的变化程度,黏聚力对含水率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内摩擦角对含水率的变化敏感性较低,说明黏聚力对含水率的敏感性要强于内摩擦角,含水率对高原冰碛物散体抗剪强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黏聚力变化来体现的.研究成果可为自然崩落法高原冰碛物覆盖层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自然崩落法含水率冰碛物散体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含水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贺国庆陈俊智任春芳熊朝林...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水巷道中地下水渗流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云南某金属矿一巷道作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应用正交实验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含水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埋深、围岩强度和水压)的敏感性以及不同因素条件下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下巷道顶板和两帮变形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埋深、水压、围岩强度.影响巷道顶板及两帮变形最小的组合为水压 0 MPa、围岩强度 80 MPa、埋深 200 m;最大的组合为水压 0.3 MPa、围岩强度 20 MPa、埋深 500 m.巷道两帮会受到孔隙水压力集中和压应力集中的共同影响,在巷道进行选择支护及加固方式时,可作为一定参考依据.

    含水巷道流固耦合正交实验孔隙水压力

    基于复变函数不同规格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解析

    赵文环龙赣李进华
    11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矩形巷道应用的广泛性,为深入剖析矩形巷道尺寸、侧压力系数等因素变化对巷道围岩应力的影响程度及规律,将矩形巷道围岩应力求解视为弹性力学孔口问题,采用复变函数理论与Schwartz-Chistoffel映射函数,结合保角变换进行分析得到ζ复平面单位圆ζ的解析函数φ0(ζ)、ψ0(ζ),再进行Laurent级数展开后,求得复势函数φ(ζ)、ψ(ζ).经过进一步推导最终确定矩形巷道围岩环向应力解析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向应力的极坐标表达,深入剖析了矩形巷道尺寸与侧压力系数变化下矩形巷道周边围岩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取映射函数前三项计算,映射巷道断面已逼近于理论断面,可保证精度要求;随着巷道宽高比增大,以宽高比等于 1 为分界点,巷道围岩周边应力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巷道帮部围岩应力随宽高比的增大逐渐减小,巷道顶底板围岩应力随宽高比的增大逐渐增大;侧压力系数越大,侧帮围岩应力峰值越大,顶底板应力峰值越小;侧帮围岩应力随侧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呈正相关,顶底板应力随侧压力增大而减小,两者呈负相关.

    矩形巷道复变函数理论映射函数保角变换应力分布规律

    矿井巷道风速智能感知技术研究进展

    陈炫中王孝东杨懿杰吕玉琪...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智能化是推进智能矿山建设、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通风参数作为基础数据来源,是矿井通风系统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而矿井巷道风速智能感知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传感器精度及可靠性优化、传感器测风误差修正、平均风速智能快速预测、传感器布设优化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有待改善.综述了传感器技术、高精度智能风速预测等研究成果,总结了各项技术的优劣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基于PSO-GRU神经网络构建的巷道断面平均风速智能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矿井巷道平均风速测算的精度,可为通风参数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矿井通风巷道风流特性风速传感器巷道平均风速PSO-GRU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