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保护与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保护与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矿产保护与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冯安生

双月刊

1001-0076

kcbh@chinajournal.net.cn

0371-68632026 68632087

450006

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

矿产保护与利用/Journal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矿业综合类双月刊,1981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由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司指导,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国家金属矿综合利用工程中心(北京)、国家非金属矿综合利用工程中心、中国选矿科技信息网及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协办;主要报道矿业管理研究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尾矿粗粒制备陶瓷原料—细粒胶结充填实验研究

    周文涛高文昊吕宪俊王俊祥...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金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分级-磁选工艺对其进行了"粗细分级—粗粒制备陶瓷原料、细粒充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Φ150 mm旋流器,在金尾矿给矿质量浓度为28.28%的条件下,实现了底流中+325 目含量92.83%、溢流中-325 目含量96.09%的有效分级.底流物料经过一段弱磁选—两段强磁选工艺后能够获得白度 59.09%、氧化铁含量 0.15%、产率 58.98%的长石石英产品,有效地实现除铁提质增白效果,满足陶瓷用瓷石轻工行业标准要求.针对溢流物料,当灰砂比在 1∶10、料浆质量浓度在 65%以上时可满足胶结充填要求,28 d抗压强度为 1 MPa.实验研究结果可为金尾矿资源化利用价值提供指导.

    金尾矿粗细分级陶瓷原料细粒充填资源化利用

    息烽磷矿颗粒级配优选废石-料浆胶结充填实验

    刘德峰熊志洋郑彦涛任金华...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充填成本和排土场废石堆积给矿山带来的安全隐患,针对息烽磷矿采用废石-料浆胶结充填工艺,通过响应曲面法、技术经济分析和微观结构表征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敏感性,优化充填配比参数,揭示其水化产物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敏感程度的大小顺序为料浆质量浓度>水泥与粉煤灰质量比>灰石比,在料浆质量浓度 55%、灰石比 7∶20、水泥与粉煤灰质量比 87∶100 的条件下,充填体强度达到 10.60 MPa,每年节约总成本超131 万元/10 万t充填材料.优选的充填体孔隙结构被硅酸钙(C-S-H)、氢氧化钙(CH)及钙矾石(AFt)等水化产物与未参与水化反应的粉煤灰联合填充,微观结构表现为致密,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压缩破坏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露天转地下的矿山充填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胶结充填响应曲面法废石粉煤灰

    基于RSM-BBD的废石-尾砂胶结充填优化配比研究

    廖渝诚傅开彬邹文刘勋...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低、高浓度充填易堵管等问题,利用废石-尾砂混合骨料替代单一尾砂骨料进行井下充填.为确定充填料浆优化配比,首先对充填材料进行物化特性分析,再根据泰波理论对废石骨料的级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RSM)研究了砂灰比、废石质量分数和料浆质量浓度对充填体强度和充填料浆流动性的影响规律,最后以不同养护龄期的充填体强度和料浆流动性为响应值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砂灰比和料浆质量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影响显著,而废石质量分数和料浆质量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充填料浆流动性的影响显著.以充填成本最低作为目标,建立条件约束模型进行优化,由此获得充填料浆的优化配比为砂灰比为 7∶1,废石质量分数 70%,料浆质量浓度 84%,最终料浆稠度值和 28 d龄期充填体强度分别114 mm和 5.13 MPa,该配比可以满足矿山对充填体强度和料浆流动性的要求.

    井下充填料浆配比废石尾砂充填体强度料浆流动性

    磷石膏浮选提纯及制备β半水石膏

    董雄波叶光利牛梦圆张诚...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大量堆存对环境有着重大威胁,杂质含量高、白度低等特点严重制约其高值化应用.以湖北省某企业磷石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磷石膏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分级浮选进行其高效提纯,结果表明:盐酸、水玻璃、捕收剂ZX-4-4、起泡剂Q1 作为浮选药剂时,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和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工艺流程,磷石膏中CaSO4·2H2O含量由 89.65%提升至98.15%,品位远高于磷石膏国标GB/T 23456-2018 一级品要求,白度由 37.10%提升至 52.44%,总回收率最高达 83.47%;其中,磷石膏中二氧化硅含量由 6.16%降低至 0.58%,铁含量最低降低至 0.006 2%,直接焙烧所制备的β半水石膏白度超过 80%.采用浮选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磷石膏品质及其制品的性能.

    磷石膏工艺矿物学浮选除杂增白β半水石膏

    磷石膏浮选—酸浸耦合除杂增白工艺研究

    郭万鑫董万强邓祥意池汝安...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是湿法制磷酸过程产生的大宗固废,目前仍以集中堆存为主要处置方式,磷石膏的大量堆存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以湖北某磷肥生产企业磷石膏作为原料,开展了浮选和酸浸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二胺用量为 200 g/t、矿浆pH值 2.0、5%硫酸液固比 5∶1、酸浸温度 35℃、酸浸时间 2 h的条件下,可获得白度>70%、CaSO4·2H2O含量>97.83%的磷石膏精矿,精矿中可溶磷、氟含量分别降低至 0.098%和 0.052%;Zeta电位、表面张力、FT-IR分析表明,十二胺捕收剂在磷石膏表面作用以氢键和物理吸附为主,浮选后精矿中SiO2 含量显著降低.该工艺具有较强适用性,操作简便,可为磷石膏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

    磷石膏浮选十二胺酸洗耦合工艺白度

    2024年总目次

    后插1-后插3,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