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床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床地质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矿床地质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毛景文

双月刊

0258-7106

minerald@vip.163.com

010-68327284,68999546

100037

北京西城区百万庄路26号

矿床地质/Journal Mineral Deposit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刊载矿床地质基础理论、矿床地质特征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区域地质学、成矿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问题讨论、消息报道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矿床地质勘察、矿山开发等工作的生产、科研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胶东焦家金矿带招贤金矿床的原位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找矿指示意义

    吴金检曾庆栋张文代清龙...
    899-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东金矿集区是中国最大的黄金产地,焦家金矿带是重要的成矿亚带之一,产出了一系列超大型、大型金矿床,资源量占整个胶东地区的1/4,招贤金矿床为焦家带深部的大型金矿床.对招贤金矿床深部成矿潜力的评价可为焦家金矿带乃至胶东地区的金矿床深部找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选取了招贤金矿床3个钻孔6个不同标高的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成矿元素以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及半定量成分分析,鉴别了银金矿是主要的金矿物,常以包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或其裂隙中.金矿床围岩蚀变分带明显,显示了较强的矿化作用,其矿物共生组合和多阶段的成矿特征与胶东其他超大型金矿床相似.通过Au等成矿元素分析,笔者认为Au及其相关性高的元素具有规律性的垂向变化特征,元素沉淀具有垂向间断性.利用原位黄铁矿热电性测试方法,精准测定了黄铁矿热电性参数,并通过热电系数离散程度、热电性导型、形成温度、延伸指数等计算分析,综合讨论了金矿床成矿潜力,认为招贤金矿床及焦家金成矿带的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原位黄铁矿热电性成矿潜力招贤金矿床焦家金成矿带胶东金矿集区

    塞尔维亚?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热液绿帘石类型和成分及其找矿意义

    陈安顺单思齐谢桂青刘文元...
    918-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Čukaru Peki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西部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是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该矿床主要产于晚白垩世角闪斜长安山岩中,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是研究蚀变矿物勘查指标体系的理想对象.笔者结合钻孔编录信息,利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和LA-ICP-MS分析技术,对该矿床中的绿帘石进行矿物化学成分分析.根据产状可将绿帘石划分为2类,分别为赋存于绢英岩化带中的绿帘石(Ⅰ型绿帘石)和赋存于青磐岩化带中的绿帘石(Ⅱ型绿帘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2类绿帘石中的n( Al)与n(Fe)、n(Ca)与n(Mn)均呈现负相关关系,n(Al)、n(Fe)、w( Mn)存在明显的差异,Ⅰ型绿帘石贫Fe、Mn,富Al元素,具有相对较低的XFe值,Ⅱ型绿帘石与之相反,富Fe、Mn,贫Al元素,具有相对较高的XFe值.结合矿相学特征,文章提出Ⅰ型绿帘石由斜长石蚀变而成,Ⅱ型绿帘石由角闪石蚀变而成,暗示绿帘石的主量元素变化受蚀变前的矿物控制.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青磐岩化带中由深部至浅部Ⅱ型绿帘石的w(Pb)、w( Sb)、w(Ba)显示升高的趋势,浅部绿帘石具有较低的w(Mo);Ⅱ型绿帘石中的w(Mn)、n(Al)和w(Mg)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w(As)、n(Fe)和n(Ca)呈现出相反的空间变化趋势.由于绿帘石的微量元素找矿指标变化受温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根据Čukaru Peki铜金矿床绿帘石中的w(Mg)、w(Pb)、w(Sb)、w(Ba)、w( Mo)、w(Mn)、w(As)的空间变化规律,笔者推测该斑岩型矿床热液中心在Mn元素晕之下1~2 km处.笔者研究发现Ⅱ型绿帘石中的主量元素n(Al)和XFe与w(Mn)微量元素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n(Ca)和n(Fe)与w(Mn)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故Ⅱ型绿帘石中的n(Al)、XFe、n(Ca)和n(Fe)元素可以作为找矿勘查的新指标.

    绿帘石主、微量元素斑岩铜金矿床找矿勘查ČukaruPeki铜金矿床

    沉积黄铁矿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组成对黄金洞金矿床的成因约束

    孟亚群李伟毛景文吴圣刚...
    935-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金洞大型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湘东北矿集区,矿体主要赋存于沉积黄铁矿发育的新元古代冷家溪群板岩中,含金石英脉为主要的矿化类型.为进一步约束成矿系统中金和硫的来源,揭示赋矿围岩对成矿贡献,深化矿床成因认识,文章以赋矿围岩冷家溪群板岩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黄铁矿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电子探针显微结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 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冷家溪群板岩中的沉积黄铁矿主要呈团块状集合体,单个颗粒多为几百~几千微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沉积黄铁矿w(As)变化范围介于796×10-6~10 667×10-6,不可见w(Au)多低于1.0×10-6.沉积黄铁矿的原位834S值主要介于-10.7‰~-4.7‰,与矿石中的热液黄铁矿( δ34S=-14.2‰~-0.5‰)具有一定相似性.以上分析结果暗示,沉积黄铁矿提供成矿系统中的金的可能性不大,推测黄金洞金矿床Au主要来自深部过程.成矿流体在与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沉积成因硫加入成矿系统,为解释热液成因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提供关键证据.

    沉积黄铁矿原位和微量元素S同位素黄金洞湘东北矿集区江南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