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材·教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教材·教法

徐岩 魏国栋

月刊

1000-0186

010-58758977 58758975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课程·教材·教法/Journal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初、中等教育专业刊物。其宗旨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理论研究,总结和交流改革中小学课程及各科教材教法的经验,探讨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主要内容有: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教材建设、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等。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突出学科育人功能——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的主要特点

    赵占良谭永平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全面落实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突出生物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教材充实了学科德育相关内容,突出教材的德育功能;构建以学习主题为框架、以大概念为统领的内容体系,增进概念理解和应用;丰富和优化探究实践活动,强化科学思维;设计指向核心素养、层次化、情境化的作业系统,体现以评价促发展.在编写方式上,注重创设情境,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注意从感性到理性,从分析到综合,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和结构化;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分主次、有层次;教材文字表述力求通俗、准确、生动,图文并茂,版式设计力求清新雅正.

    初中生物学教材核心素养学科育人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与英语学习活动观

    梅德明
    86-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的一门主要外语课程,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统一的性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基于学习目标和语用情境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思用创"活动为基本载体,认为语言学习具有交互性和成长性特点的英语课程学习观.在设计英语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加强对外语语言学习的系统性理解,加深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辩证思考,形成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的整合观念.

    核心素养英语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

    从"学科核心素养"到"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

    徐林祥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凝练了各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所有课程合力培养的结果,将核心素养切分到各门学科,称"某某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不合适的.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用"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取代"学科核心素养",理顺了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系,规避了"学科核心素养"未能反映学科性质的缺憾,避免了"学科核心素养"带来的认识上的误区.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程观和教学观的转变:课程即问题,教学即研究.

    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

    叶圣陶语文"训练"思想的教育内涵与时代价值

    姚文晗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是叶圣陶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训练"却因为被等同于"应试教育"而遭到了不少的质疑.从教育隐喻的视角,将叶圣陶"训练"思想置于他对语文教育的整体描述中,可以领悟三个层面的意涵:以学生本位的自我成就为目的,以生活本源的知识重构为场域,以实践本体的多样尝试为过程.充分发掘叶圣陶语文"训练"思想的时代价值,应该建构以学生素养为旨归的语文"训练"体系,选择以当前和未来生活为依据的语文"训练"情境,探寻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语文"训练"方法.

    叶圣陶语文教育训练教育隐喻

    基于共识性范式反思的科学本质教育研究

    杨杰郑永和王晶莹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本质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认识论基础.基于对共识性范式的反思,我国的科学本质教育亟须重视科学本质的争议性、动态性、关联性特征,帮助学生形成真实、完整的科学图景,连贯深入地理解科学,建构完善的科学本质认知网络.立足我国现状,借鉴国际经验,科学本质教育应协同认知诊断技术和教育神经科学方法,对大、中、小学一体化考虑,深刻揭示科学本质认识的纵向发展轨迹;利用网络分析技术,统筹规划知识、能力和科学本质,建构科学本质的横向整合模型;以学习进阶为理论基础,统领科学本质的纵向发展与横向整合,建立发展路径明确、内涵结构清晰的科学本质教育模型.

    科学本质教育科学教育加法共识性范式

    论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朱浩亮洪旭霞高崚峰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培养思维品质是智力发展的突破口.心理健康活动课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特定优势.然而,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存在教学设计未充分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学实施缺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和教学评价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变化等现实问题.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功能,应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系统性培养;改进教学实施,确保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优化教学评价,融入学生思维品质变化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课思维品质课程设计

    基于艺术新课标的音乐课程实施思考

    孙晓杨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新课标作为指导音乐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要求我们在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重视三种文化的教学,积极探索具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学方法,努力构建素养导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音乐课程实施是将艺术新课标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目前,在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对教学目标理解不够深入,传统文化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方法创新不足以及教学评价未得到足够重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学设计应突出核心素养,活用情境化和具身性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重视三种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了解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评价应综合多个维度,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音乐课程实施核心素养课程评价中小学音乐教育

    跨学科力: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魏戈唐斌李若晴
    124-128页

    跨学科教研共同体的样态及其建构

    袁丹
    129-133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要素与实践理路

    殷世东李敏
    134-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