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刘巧珍

旬刊

2095-3089

kcjyyjxjs@126.com;kcjyyj58@163.com

010-56012295;010-528554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116信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Journal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本刊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文导学案使用中的不足及克服措施

    田培国
    96-96页

    翻译专业本科生职业素养调查研究

    范婷婷刘萍
    97-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然而,我国译者的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本课题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透过对翻译专业本科生职业素养的调查研究,阐述了翻译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分析了翻译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素养现状、提出了提升职业素养的相关对策,以期培养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高素质翻译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

    职业素养翻译专业本科生现状对策和措施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王淑娟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希望,而青少年素质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教育。为提升中学的教学质量,我国的中学教学一直处于改革和发展当中,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引进、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也不断更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就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全面提升中学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展开相关的浅析。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素质教育研究

    中职德育课堂“快乐学习”的尝试

    尹媛
    10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笔者在德育课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快乐学习”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实效性。

    中职德育课堂“快乐学习”尝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微博的运用

    汪和祥
    101-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逐渐问世,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新型信息传播方式不仅提升了信息的时效性还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普及面积。本文通过对微博的特征和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展开讨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博运用

    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内容的意义解读

    李江林
    10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国民生产水平变得越来越高,社会对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有关政治教育问题得到了重视。但同样我们面临着严峻的问题,面对与时俱进的社会,就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和对政治社会的理解,并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政治教育初中课堂教学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下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

    乔红燕
    10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都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幼儿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问题将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要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培养。在本文中,将对如何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以及探讨对于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等问题。掌握了这些问题,对于创建一个健康的现代幼儿教育的模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常规教育人文素养探究

    校园中角色模糊的边缘人--小学品德教师发展现状

    师蕴丽
    10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任课教师基本都是兼职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常常被边缘化。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品德课教学质量的保障。

    品德教师角色模糊边缘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肖靓莎
    105-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作为后现代工业的新产物对各个领域都有着革新的影响,彰显其独有的公共性色彩,而大学生作为公用信息领域的群体,新媒体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困境。因此,加强工作创新是关键,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有更高的立足点,整合资源,完善信息机制。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主体信息的把控性,形成公共认同的引导力,展现公共事件的阐释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公共素质、公共人格、公共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探析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张杰
    10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乃五育之首,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能否在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是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准,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充分发掘数学学科本身的德育因素,时刻抓住时机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得到收到“教书育人”的好效果。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