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虫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虫学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昆虫学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黄大卫

月刊

0454-6296

kcxb@ioz.ac.cn

010-6480717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昆虫学报/Journal Acta Entom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昆虫学领域学术性刊物。反映我国昆虫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科学实验技术的水平和进展。发表有关昆虫系统发育学、昆虫病理学、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药剂毒理学、昆虫分子生物学,以及农、林、牧及医害虫和益虫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办刊宗旨:传播报道昆虫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动态,推动国内外昆虫学界学术交流,发展我国的昆虫学事业,为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昆虫和线虫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钱秀娟刘长仲杨亚贤马丽娟...
    1006-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岛素是由胰岛素细胞分泌的一种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激素,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控制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进而对生命有机体产生影响.昆虫和线虫体内均存在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其代谢、生长发育和寿命,且均与脊椎动物高度同源.模式生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胰岛素信号通路研究,作为一根探针,为人类胰岛素相关疾病研究提供试验模型,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关线虫和昆虫的胰岛素研究较为深入.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EPN)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其生命周期既包括在寄主昆虫内的寄生阶段,又包括在自然界当中的自由生活阶段.在寄生阶段,线虫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主要通过对寄主昆虫的血液循环系统起作用,从而造成寄主昆虫的死亡,因此,EPN与寄主昆虫的血液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综上,探讨胰岛素对EPN的影响,必须同时关注胰岛素对线虫和寄主昆虫的影响.为了能科学系统地展开胰岛素对EPN的影响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就昆虫和线虫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理功能展开综述,以期为研究胰岛素对EPN影响及EPN的应用中胰岛素的干预应用提供思路及理论基础.

    胰岛素昆虫线虫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生理代谢

    跨界小RNA调控昆虫与寄主植物及病原微生物互作的研究进展

    李贞陈皓玮方海波刘小侠...
    1019-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RNA(small RNA,sRNA)是一类序列短于300 bp的非编码RNA,它在生物体的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增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sRNA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物种之间传递,以跨界方式发挥调控作用.除了视觉和化学信息,生物个体之间还可以利用多种分子信号传递和实现信息交流,其中,sRNA分子不仅可以在生物个体内移动和调控基因表达,还可以作为1种分子信号跨越物种发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作关系的信息纽带作用.作为地球上物种数量最多、生态位最丰富的类群,昆虫体内存在多种外源sRNA分子.本文分析了sRNA介导跨界调控的分子基础,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外源sRNA通过生物互作进入昆虫体内,跨界调控昆虫基因表达,影响昆虫与寄主植物及病原微生物之间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sRNA介导的跨界RNAi对昆虫生态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在害虫防控中的应用前景.昆虫和植物之间sRNA分子的跨界转移可以调控植物抗虫性和社会性昆虫的品级分化,微生物的sRNA进入昆虫体内可以辅助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影响寄生蜂的发育.利用基因工程改造或人工表达外源sRNA进行跨界调控是研发害虫高效生防产品的新途径.

    昆虫分子信号小RNA跨界调控生物互作害虫防控

    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中蛋白质组分鉴定及分析

    李静李晶俞姗付健美...
    1029-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和分析灰飞虱 Laodelphax striatellus卵表面分泌液中的蛋白质组分,为后续灰飞虱效应子筛选和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在显微镜下从水稻叶鞘中收集灰飞虱完整卵,用磷酸缓冲液洗脱并收集完整卵表面的分泌液;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联用仪测定卵表面分泌液蛋白质组,将其中的35个蛋白与10种节肢动物唾液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推测这35种蛋白的功能保守性和特异性;采用qPCR检测10个基因(LsHSP70,LsPDIA3,LsHSP90,LsPPIase,LsADPRF1,LsHSP68,LsEF1α,LsATPS,LsG3PD 和RZF49036)在灰飞虱不同发育阶段(卵、1-5龄若虫和成虫)和雌成虫组织(输卵管、唾液腺、肠道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结果]在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中鉴定到149个蛋白,其中有35种蛋白检测到2个及以上的唯一肽段.在这35个蛋白中,发现6个蛋白在至少5种节肢动物的唾液蛋白质组中也普遍存在,推测它们在取食和产卵中具有相似功能;另有9个蛋白未在节肢动物唾液蛋白质组中发现,这些蛋白可能特异性地参与了飞虱的产卵过程.qPCR检测结果显示,LsHSP90和LsEF1α在雌成虫中高表达,且LsEF1α在雄成虫中不表达;LsPDIA3和LsHSP90在输卵管中高表达;其余基因在灰飞虱各个发育阶段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在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中鉴定到149个蛋白,其中一些蛋白与节肢动物唾液蛋白相比既有普遍性也有特异性,不同编码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蛋白质组唾液蛋白表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