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矿产综合利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陈炳炎

双月刊

1000-6532

kczl@chinajournal.net.cn

028-8559232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

矿产综合利用/Journal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的矿业科技期刊,1980年创刊。1992-2000年 连续三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矿产资源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剂研究及成果介绍,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矿产资源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锌电炉粉尘钙化碳热还原焙烧实验

    余水邱家用居殿春朱开琦...
    135-14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为强化含锌电炉粉尘中锌和铁资源的有效分离与回收,并降低碳还原剂消耗,提出以电炉粉尘制备高碱度炉料进行钙化碳热还原焙烧的思路和方法.采用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分析电炉粉尘钙化碳热还原焙烧过程中主要物相转变规律,探究其钙化碳热还原反应行为和路径.结果表明,当碳氧摩尔比nc/no<0.6和温度低于1000 ℃时,ZnFe2O4还原生成Fe0.85-xZnxO,抑制锌的还原和挥发.而添加CaO均能将ZnFe2O4和Fe0.85-xZnxO钙化生成Ca2Fe2O5,Ca2Fe2O5会被进一步还原.当温度低于1100 ℃及nc/no<1.0时,含锌电炉粉尘钙化碳热还原焙烧反应路径为:ZnFe2O4+CaO → Ca2Fe2O5+ZnO →Ca2Fe2O5+Zn(g)和 Fe0.85-xZnxO+CaO → Ca2Fe2O5+ZnO+FeO →Ca2Fe2O5+Fe+Zn(g).这两种反应均能促进锌的释放.在nc/no为0.4~1.2,焙烧温度为1000~1100 ℃,CaO能促进锌的挥发,钙化碳热还原焙烧ncno=1.0时的脱锌率与碳热还原焙烧nc/no=1.2时接近,均在90%左右.因此,钙化碳热还原焙烧可降低碳还原剂消耗,节约能耗.

    冶金工程电炉粉尘钙化碳热还原焙烧物相转变脱锌率资源化利用

    铁尾矿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和红外光谱分析

    王丽王有涛程和平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本文分析了不同铁尾矿掺量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并对沥青混合料的抵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抗裂性能进行分析,进而验证铁尾矿应用于低等级道路中面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弯拉强度在在掺量从20%到40%时下降幅度较大;浸水残留稳定度在掺量为20%后增长幅度开始下降.随着铁尾矿掺量不断增大,铁尾矿沥青混凝土 FT-IR图谱在局部出现了较小的、新的吸收峰且对原有吸收峰也出现了增强,这说明了掺入铁尾矿后,沥青混凝土与其发生了化学反应,且改变了原有沥青内部结构,进而会产生新的官能团.随着铁尾矿掺量不断增大,铁尾矿沥青混凝土沥青环烷烃和烷烃C-H官能团面积占比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铁尾矿掺量为20%时,沥青环烷烃和烷烃C-H官能团面积占比达到较大.

    陶瓷及复合材料铁尾矿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抗裂性能吸收峰

    某矽卡岩型铜硫矿资源综合回收工艺

    张晶唐鑫吕向文简胜...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针对某矽卡岩性铜矿石嵌布粒度较细及有价元素种类多,分别为铜、硫、铁和伴生元素银的特点.比较了铜优先浮选、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两种工艺对资源综合回收的影响,其中铜硫混浮-铜硫分离工艺可以实现铜、硫、银的较好回收,同时磁铁矿有一定回收价值.实验可以得到铜品位24.39%、铜回收率91.68%的铜精矿,硫品位33.10%、硫回收率61.19%的硫精矿.银在铜精矿中得到了富集,银品位185 g/t、银回收率83.21%.浮选尾矿经再磨后磁选可以增加铁精矿回收率,经过两段弱磁选可以得到铁品位56.48%,铁回收率33.84%的铁精矿,该工艺可为同类型矿石选矿提供意见参考.

    矿物加工工程铜硫矿铜硫混选铜硫分离磁选

    精炼渣酸性氧化浸出制备黑铜电解液实验

    李俊周兆安刘小文毛谙章...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研究了双氧水氧化酸性浸出法从高铜高锡阳极炉精炼渣中脱除铜制备黑铜电解液.主要考查了双氧水用量、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固液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铜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精炼渣20.0 g,2.0mol/L硫酸溶液200 mL,S/L=1/10,浸出温度65 ℃,双氧水用量10.0 mL,搅拌速度400 r/min和浸出时间60 min时,Cu、As的平均浸出率分别达到88.98%、87.33%,而Ni和Sn的浸出率仅为7.72%和1.34%,浸出液中铜离子浓度为48.48 g/L,可用于黑铜电解液的补充液.

    冶金工程精炼渣脱除氧化浸出黑铜电解液

    沙钢5800 m3高炉所用烧结矿FeO含量研究

    邹志雄杜屏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为给烧结矿FeO成分控制、质量优化提供理论依据,考查了沙钢5800 m3高炉所用烧结矿转鼓强度、低温还原粉化、中温还原性等冶金性能,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探究了FeO含量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FeO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基于沙钢现行原料质量、配矿结构以及工艺操作条件下:FeO含量增加可提升烧结矿转鼓指数、RDI+3.15及RI,当RI大于85%时,FeO含量才成为制约RI因素,FeO含量适宜值为9.5%左右;R、SiO2含量、精粉及燃料配比增加会导致FeO含量升高,提升MgO含量,负压会造成FeO含量下降;数据分析表明:控制R为1.9,SiO2、MgO含量分别为5.2%、1.8%左右,精粉配比在11%以内,燃料配比在4.5%~5%之间,负压为16 KPa以内,可使烧结矿FeO含量均值维持在9.5%左右,对应转鼓指数均值为80%左右,RDI+3.15、RI均值分别为75%、80%以上.

    冶金工程FeO含量烧结矿强度冶金性能影响因素

    脂肪酸捕收剂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李显波张覃柯宝霖卯松...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脂肪酸类捕收剂广泛应用于浮选氧化矿,其分子结构是影响浮选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从微观角度揭示脂肪酸捕收剂结构变化对其反应活性的影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脂肪酸电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油酸分子和油酸根离子中氧原子有很强的反应活性,氧原子是油酸与氧化矿物表面作用的键合原子;油酸根离子的两个氧原子具有相近的化学活性,且在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大于油酸分子,使得油酸根离子的活性明显强于油酸分子;碳链长度和烃基不饱和度几乎不影响脂肪酸中氧原子的态密度,其对脂肪酸性能的影响不是通过羧基作用的;脂肪酸与常见金属阳离子的相互作用能与其溶度积常数降低的规律一致,两者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对了解脂肪酸捕收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开发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矿物加工工程脂肪酸捕收剂态密度分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活性

    基于金矿岩芯的自动工艺矿物学

    蔡明明李光胜朱幸福徐超...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工艺矿物学领域的论文.山东某石英脉型金矿,金品位2.51 g/t.为对该矿床的进一步开发及选矿工艺研究,对该矿物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本次研究涉及的技术方法包括多元素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光学显微镜鉴定、X射线衍射(XRD)分析、矿物自动定量分析(BPMA)、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分析等.结果表明:(1)矿石中金矿物绝大多数为银金矿,偶见微量的金银矿和自然金;(2)矿石中金矿物与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嵌布关系十分密切,黄铁矿是金矿物的最主要的载体矿物,矿石中单体及裸露金的占有率较高,为58.96%,黄铁矿等硫化物中包裹金的占有率为39.84%,脉石矿物中包裹金的占有率为1.20%;(3)矿石中金矿物粒度分布不均匀,整体粒度较细,矿石中可见粒度+0.020 mm的金矿物颗粒,其占有率为22.08%,-0.020mm的金矿物占有率为77.92%,其中-0.005 mm的微粒金矿物占有率为24.83%,-0.001 mm的亚微米级微细粒金矿物占有率为0.35%.

    岩芯金矿黄铁矿银金矿工艺矿物学嵌布特征赋存状态

    胆碱类低共熔溶剂与氧化锌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

    张晋霞杨超高淑玲牛福生...
    179-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为了更好实现含锌尘泥中氧化锌的浸出,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优化氧化锌晶体结构以及三种胆碱类低共熔溶剂结构,并对两者相互吸附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ZnO(001)面为完全解理面,在费米能级附近最高占据态向左发生偏移,且最高占据态的波峰增加,峰值升高,在最高占据态中O的p轨道以及Zn的d轨道活性较大,为ZnO(001)面反应活性位点.对三种胆碱类低共熔溶剂优化发现氯化胆碱与三种不同氢键供体形成以氯原子为中心的多重分子间氢键.运用Forcite模块对低共熔溶剂与氧化锌吸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氧化锌与三种胆碱类低共熔溶剂相互作用强弱为Chcl-MA>Chcl-Urea>Chcl-Eg.径向分布函数得出丙二酸使得氯化胆碱中的C1更容易与Zn发生化学吸附,三种氢键供体中与Zn形成化学键的氧原子官能团活泼性为C=O、N-O、C-O,由此说明丙二酸中的C=O使得Chcl-MA与ZnO结合更稳定.通过实验验证发现Chcl-MA在浸出温度为70℃、液固比为10:1、浸出时间lh条件下可将氧化锌单矿物几乎完全浸出,浸出效果远远大于Chcl-Urea、Chcl-Eg两种药剂,从而证明了分子模拟的准确性,为胆碱类低共熔溶剂浸出含锌尘泥提供了理论指导.

    冶金工程低共熔溶剂氧化锌完全解理面相互作用能化学吸附

    红土镍矿废渣-水泥制备复合胶结材料

    潘正现江家齐曹欣魏艳红...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有效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湿法冶炼产生的红土镍矿废渣,本研究利用广西某公司红土镍矿废渣为原料,通过测定水泥固化形成的胶结材料浸出液pH值和金属浸出浓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干收缩率、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等指标,分析其作为建设用地回填材料或公路建设工程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废渣(干基)92%、PO42.5水泥5%、膨润土 3%、外加PAC0.5%的比例加入适量水制成的废渣胶结材料,其浸出液的pH值为8.45左右,浸出金属离子浓度均低于0.1mg/L,无侧限抗压强度1.47 MPa,弹性模量为1196 MPa,渗透系数为8.77×10-7 cm/s,抗干缩性能良好,可作为建设用地回填材料或公路建设工程材料;而利用原土(干基)92%、PO 42.5水泥5%、膨润土 3%、外加CHF0.02%、水适量(约5%~8%)制成的原土胶结材料其抗干缩性能更好,可用作大体积胶结材料的表层,抵御长期接触干燥空气产生的干收缩裂缝,保护下层的废渣胶结材料,保证胶结材料整体稳定性.以上研究为红土镍矿废渣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废渣作回填材料或公路建材研究和工程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陶瓷及复合材料红土镍矿废渣水泥复合胶结材料

    西藏某氧化铜铅锌矿混合浮选工艺

    王黎明吴华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西藏某高海拔矿区铜多金属矿氧化率较高,矿石性质复杂,为充分、高效、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矿石的原矿矿物性质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以JM-1硫化剂、ZJ-1捕收剂、铜铅锌"先硫后氧"混合浮选为关键技术的浮选工艺.在原矿铜氧化率为38.58%的条件下,实验经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工艺流程,取得混合精矿铅+锌品位之和为41.17%,铜铅锌金属回收率分别为58.74%、80.71%、70.82%的良好指标,极大提高了选矿的利用效果和技术水平,也为后期在选矿技术方法方面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有利依据.

    矿物加工工程氧化铜多金属矿新型多元硫化剂新型捕收剂混合浮选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