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研究
科技研究
科技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加强文书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庄英辉
    544-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书部门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极为关键,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大势所趋。做好文书档案管理是为新时期经济建设服务的有力保障。从而保证为领导工作和决策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档案管理加强措施

    论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究

    卢建红
    545-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体现着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本文阐述了图书馆读者服务与信息创新的策略,

    服务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

    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热点问题的探讨

    闫素丽
    546-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档案事业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全面提高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的必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对房地产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建设进行一番探讨。

    档案房地产信息化

    强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意识,提升个性化、数字化服务水平

    那仁图雅
    547-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师生读者对个性化服务和数字化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虽然高校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但采用何种服务方式才能高效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师生读者的需求?这是高校图书馆在探索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在深入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措施。

    高校图书馆服务意识个性化数字化服务水平

    档案人才建设的完善工作研究

    孙丽云
    548-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这个时代,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现代化服务手段层出不穷,档案服务能力建设领域的不断拓展,当代档案服务工作涉及各行各业,面向各阶层用户,信息社会对我国档案服务的方式方法在不断提高,我国的档案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迫切需要一大批档案管理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现代化服务手段、热爱档案事业、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人才队伍。

    档案人才建设完善工作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研究

    张英
    549-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网络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数字化阅读必将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数字化阅读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应对策略。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江西地区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波形特征对比分析

    陈浩
    550-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事件发生时刻和地点、P波初动方向、S/P震相幅值比等判据,分析江西地震台网记录的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波形特征,从而在地震定位过程中快速有效判定地震事件类型。

    人工爆破天然地震P波初动S/P震相幅值比

    福泉近3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于兰英王祥阮洪福
    551-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福泉市1981-201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线性倾向分析。结果表明:福泉市平均气温以0.3℃/10a的速度升温,降水量以3.3mm/10a的速度减少,气候有向干暖方向发展的趋势,旱涝天气再现概率增大。

    温度降水特征分析

    2013年2月28日-3月1日中卫市寒潮天气成因分析

    庞婷婷刘鑫
    553-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空形势、地面形势、红外云图以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总结了2013年2月28日-3月1日中卫市发生的寒潮天气过程成因,并对欧洲中心850hPa温度场数值预报性能做了检验。分析发现,在寒潮过程前即27日西南低涡发展北上,形成大范围暖气旋北抬东移影响我市,促成我市气温升高,为之后的寒潮过程提供降温空间;28日后受切断低压阻挡造成其南部冷空气持续南下侵入我市,造成大幅降温,形成寒潮过程。欧洲中心850hPa温度场数值预报产品对本次过程预报准确,具有很好的指示性。

    寒潮环流形势红外云图数值预报

    试论城市地震灾害的预测技术及方法

    高慧慧
    555-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这一突发性多发性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城市与企业房屋、生命线工程及关键设备的抗震能力分析和地震损失预测,对抗震防灾至关重要。本文对抗震防灾的技术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城市灾害地震预测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