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研究
科技研究
科技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李会霞
    380-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保护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而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展开工作的基本依据,因为环保部门对于环境情况的了解主要就是通过环境监测工作来获取数据,而且环境监测工作不仅会对环境质量的评定有影响,还会影响到环境监测领导所做决策的准确性,因此,环境监测部门要清楚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寻求更好地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方法。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绿色节能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运用

    李艳秀
    38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气节能已成为电气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精心设计、精心比较,采用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把节能贯穿于电气设计过程始终,真正把节能理念落到实处,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更好建立。从民用建筑的“节电”着手,从合理计算用电负荷、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以及照明用电的节能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民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主要措施。

    民用建筑设计电气节能

    固本清源?锐意创新--浅谈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吴娜
    382-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日益科学化、现代化,城市建设大跨步的向前进,而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迫在眉睫。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涉及到节能设计以及建筑污染及如何处理等相关问题提出了笔者的见解及解决的思路。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节能减排

    锅炉节能技术探析

    王能军
    383-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锅炉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锅炉节能技术探析

    关于灰霾的监测及研究

    郑昌涌
    384-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的2013年里,出门戴口罩,每天关注空气质量指数,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究其原因,是因为灰霾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灰霾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治理灰霾?

    灰霾监测灰霾研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探讨

    李少波
    385-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严重束缚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以及处理现状,探讨了国内比较流行的几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试论新疆建筑节能

    葛裕侠
    386-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地区占了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由于面积大、跨度广,地理位置特殊,所以新疆的气候条件非常复杂。在这样的复杂自然条件下,新疆地区的建筑节能减排情况如何?面对严峻的形式,新疆地区又该如何做好节能减排?

    新疆地区建筑节能

    简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

    常亮
    387-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排放的生活污水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些生活污水,将会严重的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总硬度

    陈蓉张剑
    38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总硬度,实验结果表明:钙的浓度在0.1~6.0mg/L,镁的浓度在0.01~0.6 mg/L范围内分别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此法与经典的EDTA滴定法进行了比较,原子吸收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火焰原子吸收法总硬度EDTA滴定法水质分析

    浅谈环境工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天鹏李美叶
    389-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在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