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探析——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例

    宫留记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是恩格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技术本体论和技术价值论思想.关于技术本体论思想,恩格斯把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智力要素,探讨了技术起源于劳动过程以及技术(机器)折旧与补偿;关于技术价值论思想,恩格斯认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不但有正面社会价值,也有负面社会价值.在"互联网+"时代,研究恩格斯的技术哲学思想对当下的技术哲学思想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恩格斯技术哲学《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论比尔格拉米行动哲学中自我知识的特殊性

    梁钰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人的自我知识如何体现在行动中的讨论,阿奎尔·比尔格拉米(Akeel Bilgrami)把自我知识放到行动哲学中来讨论,与人的行动联系在一起,人作为行动主体可以为自己的行动负责,进而证明自我知识具有特殊性:透明性(transparency)和权威性(authority).

    自我知识行动哲学价值比尔格拉米

    试论施莱尔马赫的哲学诠释方法——以《论宗教》中的"修辞"为中心

    成果
    6-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宗教》是德国浪漫主义神学家施莱尔马赫的代表作.学界对这部著作的传统解读,常常先入为主地以哲学理性的方式,如黑格尔或柏拉图意义上"辩证法"和康德意义上的"先验论证"展开.本文以1799年版《论宗教》第二讲对"宗教本质"的论述为中心,阐明了施莱尔马赫所使用的诠释方法(作为"表达"的修辞),以及这种方法在"情感""直观"和"宗教"等概念中的内在性,以此表明《论宗教》所使用的特殊描述方法恰恰不能与传统的哲学认识方法等同起来.

    施莱尔马赫《论宗教》神学方法修辞

    关于施特劳斯与阿伦特的政治哲学研究——基于判断与自由概念的比较

    朱宁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以来,政治现实对传统政治哲学造成了很大冲击.施特劳斯与阿伦特都认为我们处于危机之中,不同的是,施特劳斯所认为的危机是整个西方世界理性、思想的危机,而阿伦特强调的是现实政治的危机.基于对危机的不同认识,施特劳斯与阿伦特的政治哲学观点也截然不同,因此,从施特劳斯与阿伦特对判断与自由这两个基础概念的不同理解出发,将能更好地分析两人政治哲学观点的异同.

    施特劳斯阿伦特判断自由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计生荣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我们面临着发展与环境污染、发展与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不由得深思人类的走向问题.千百年前,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就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主张,认为天、地、人、道本为一体;道教还强调,人应当清虚自守、节制欲望以及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这一系列观点对于当今迫在眉睫的生态治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道教生态伦理节制欲望可持续发展

    老子为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孟宪锐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子作为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为政思想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其为政思想立足于"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是一种积极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有为"而实行的"无为"."无为"是手段不是目的.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作用.

    老子为政思想无为而治

    陈荣捷的《近思录》翻译及其朱子学著述研究

    陶政欣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熹是我国宋朝著名的思想家,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近思录》这本书是由朱熹和吕祖谦合编,他们以周敦颐、张载、"二程"的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宋代理学架构,集中体现了宋代理学的价值取向,以正"厌卑近而骛高远"之失.本文研究了陈荣捷其人、著述以及他对《近思录》的翻译与研究,以此探讨他对中学西传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中国传统经典在西传后对西方世界的影响等.

    陈荣捷翻译《近思录》朱子学

    正嘉两朝胡世宁政治作为探析

    康意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世宁是明代中期历史上一位有影响力的名臣,其为官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仕宦经历丰富.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忠君爱民,一生主要政治作为是在明代正德和嘉靖两朝:在正德时期,他久居地方为官,关心民生,致力于维护地方社会安定与发展;在嘉靖前期,他积极向嘉靖帝建议军事等改革举措,大都切中时弊,与张璁等人共同推动嘉靖新政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分析和研究胡世宁在正德和嘉靖前期的为官作为,对于研究明代中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胡世宁政治作为正德嘉靖新政

    《红色中华》报的创刊背景与依据

    刘慧芳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中华》报是中共中央苏区时期建立的第一份机关报,它的创刊既是国内外形势剧烈变化、中国社会主义盛行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围剿"特殊环境中进行政治宣传和战争动员的迫切需要.1931年前后,相关文件的出台为《红色中华》报的诞生提供了创刊依据.《红色中华》报的创刊同时也服务于它的主旨,即在抗战初期发挥进步的舆论导向作用.

    《红色中华》时代背景创刊依据

    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录学的起兴

    杨苏闽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录"一词早在西汉刘向校书之时就已经出现了,目录学的兴起,尤其是官府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至迟可以追溯到西汉刘向时期,之后目录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阮孝绪作《七录》时,为目录书设立了专类"簿录类",此时的目录学达到了顶峰.目录不再被单纯当作一种工具,除了为文本研究提供帮助,目录还被当作独立的研究载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目录学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标志着目录学全面兴起.

    魏晋目录学主要成就目录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