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征博引浑融自然——论《滕王阁序》之用典

    林煖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骈文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滕王阁序》以其用典至妙广受称赞.文中典故来源广泛且用法灵活多变,用典广征博引而又浑融自然.本文通过对《滕王阁序》用典种类、用典方式和用典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读者的文本鉴赏能力提供帮助.

    《滕王阁序》用典艺术主旨

    试析"中国式"吝啬鬼形象严监生

    王黛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传统宗族观念影响,中国人很重视子孙后代的长久绵延和兴旺发达,悭吝的严监生无疑是被物化的结果.因多燃一茎灯芯咽不下最后一口气,却在扶正赵氏、托孤时出手大方,这看起来矛盾的行为是其为人父母给子嗣做的长远打算.而其子的夭折,让其所有的筹划都付诸东流,不可避免地为他人做了嫁衣,展现了骨肉亲情在物欲面前的脆弱,还引发了作者对宗法制度承嗣的思考.

    《儒林外史》吝啬鬼严监生宗族观念物化承嗣

    清代《论衡》研究简述

    华江南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论衡》研究集中于目录、版本、校勘方面.此间有多种版本问世,官私目录对该书均有著录,所藏以明通津草堂本、宋刊元明递修本居多,一些藏书家对所藏版本进行了批校、评点.该书校勘之用亦得到清人重视,但少有独立的著作,成果多散见于札记、文集之中,为近人研究清代《论衡》留下了宝贵资料.

    清代《论衡》目录版本校勘

    咏晋诗歌文学价值探究

    李颖利
    36-3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咏晋诗歌所具有的文学价值.首先论述咏晋诗歌具有丰厚的美学价值,其次阐述咏晋诗歌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最后指出咏晋诗歌以"人文关怀"作为终极的价值追求,对人性予以高度关注,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咏晋诗歌提供参考.

    咏晋诗歌文学价值审美性文化价值人文关怀

    "乡关何处"与"格格不入"——庞文梓小说中的乡土叙事

    杨静涛王玮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叙述中,故乡已然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庞文梓的小说都是关于乡土的叙述,乡村回忆的小说是他对故土深情且忧伤的回望,城市生存的小说是他对"农裔城籍"者在城市里的现实困顿和精神困境的观照.在庞文梓的作品中,我们不难读出背井离乡之后对故乡的怀念和在城市生活的现实中格格不入的情感错位与精神困境.笔者将从"格格不入"和"乡关何处"的精神困境、庞文梓的乡土叙述、"农裔城籍"者的精神割裂、"乡关何处"的逼问四个方面分析庞文梓小说中的乡土叙事.

    庞文梓城乡空间乡关何处格格不入精神困境

    论王小忠作品中的"离乡"叙事

    王靖萱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小忠是生活在甘南藏地的"80后"作家,他没有受文学商品化浪潮的影响,表现出与同时期青春文学作家不同的特质.他把自己的视野投向当下离乡者的生存状况,以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乡交叉地带作为地理背景和文化背景,以离乡叙事作为切入点,关注离乡者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王小忠紧紧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表现出他在历史新旧交替点上的焦虑和悲悯.

    王小忠城乡二元离乡叙事时代矛盾

    论《白话文学史》的焦虑性书写

    肖益坚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在现代文学发展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其中强调的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开启了以进化眼光观照文学进而参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历程.但同时,急切进入现代的焦虑心态,权宜的功利化写作方式,不仅造成文学史写作本身的错漏,对待文学历史的态度还给后续研究带来先入为主等负面影响.

    胡适白话文进化论文化意义

    试论《人间失格》的私小说性质

    徐金凤闫含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最后一部作品,亦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有学者依据小说主人公与作者极其相似的经历,认为本作品是纯粹的私小说,但也有学者对其私小说的性质存在质疑.本文根据主人公与作者之间一些明显的及部分隐秘的关联来分析,披露太宰治真实的心境,通过自杀经历、不被重视的存在感、作为伪装面具的丑角精神等方面来分析其私小说性质.

    《人间失格》太宰治私小说

    无法抵达的实在:《金阁寺》的拉康式解读

    敖爽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阁寺》作为三岛由纪夫中期文风稳定的代表作,被视为其独特美学观念的表征.本文借助拉康的大他者理论,揭示小说主人公沟口在处理与父亲、女性等人的关系中,不断追求实在却始终无法抵达的内在发展过程,从而阐释三岛由纪夫独特的美学观点与叙述特质.

    实在界想象界大他者《金阁寺》

    《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艺术魅力

    闵佳丽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追求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也是其唯一一部小说,一定程度上具有自言书的性质,是其学术追求和人生价值观的最直接展现.本文通过解读小说中作者关于艺术、美和自我实现的表达,来挖掘《道林·格雷的画像》及王尔德个人的艺术魅力.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