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院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宋静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该类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标本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80 例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共检出 105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58 株(占 55。2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47 株(占 44。7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7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 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5。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 0。00%。结论:艾滋病住院患者并发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为主,其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做好细菌耐药监测,为更精准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艾滋病细菌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易丽美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为期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7 年1 月—2022 年 3 月于都县中医院收治的 194 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点。结果:194 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主要来自为重症医学科(84 例,占 33。87%),其次为急诊科(28 例,占 11。29%)和呼吸内科(21 例,占 8。47%);患者血标本中共分离出真菌 204 株,其中主要为白假丝酵母(65 株,占 31。8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38 株,占 18。63%)、近平滑假丝酵母(38 株,占 18。63%)和光滑假丝酵母(34 株,占 16。67%);药敏结果显示,近平滑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00%,光滑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00%,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00%,仅光滑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超过 30。00%。结论:真菌血流感染在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和呼吸内科中的分布较广,其主要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多数真菌耐药性不强,故临床应避免盲目选用高阶抗真菌药物,以避免真菌耐药的产生。

    真菌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菌群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杨俊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6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8 例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68 例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 87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2 株(占 59。77%,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32 株(占 36。78%,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3 株(占 3。45%);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30。00%),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7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80。00%)。结论:医院烧伤伴创面感染患者的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其耐药性较强,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先明确病原菌,并确认其耐药情况,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烧伤创面感染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消化内科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王寿星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化内科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弋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487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Hp检出情况及其药敏结果等信息,分析患者感染Hp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87 例消化内科患者中发生Hp感染的有 103 例,其发生率为 21。15%;103 例Hp感染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56 例vs 47 例),而其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 岁(48 例,占 46。60%),其职业主要为全职在家(43 例,占 41。75%)、务农(28 例,占 27。18%)、个体工商人员(15 例,占 14。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p对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 85。44%和 44。66%),而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四环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结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有一定可能发生Hp感染,其年龄多为>30~50 岁,其职业主要为全职在家和务农,当前Hp仅对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强,但临床仍有必要做好Hp的耐药监测,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消化内科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特点

    某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置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刘柳青刘雯钟素梅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置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 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兴国医院妇科收治的 58 例PICC置管后并发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各种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58 例PICC后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 69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37 株(占 53。62%,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27 株(占 39。1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和真菌 5 株(占 7。25%);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唑林、苯唑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 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8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0。00%。结论: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普遍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尽量依据其药敏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促进感染的消退。

    妇科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继发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妇产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刘彩霞柯建秀张红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RVVC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 年 5 月武宁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 512 例RV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512 例R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假丝酵母 512 株,其中主要为白假丝酵母(381 株,占 74。41%),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75 株,占14。65%);药敏结果显示,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的耐药率较低(<25。00%),而对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相对较高(>45。00%);光滑假丝酵母对制霉菌素、咪康唑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85。00%);此外,克柔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和热带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也均较高(>60。00%)。结论:医院妇产科RVVC患者的致病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不同真菌普通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真菌治疗时应尽量针对性选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以确保抗真菌治疗的效果。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