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白内障患者睑缘与结膜囊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周文东
    537-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睑缘与结膜囊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分析患者睑缘与结膜囊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以及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耐药特点.结果:87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等因素下睑缘与结膜囊中检出病原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在睑缘中共检出病原菌56株,其中革兰阴性球菌36株(占64.29%,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18株(占32.14%,均为棒状杆菌)、革兰阴性杆菌2株(占3.57%);而在结膜囊中共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球菌22株(占68.75%,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9株(占28.12%,均为棒状杆菌)、革兰阴性杆菌1株(占3.12%);药敏结果显示,患者睑缘中检出的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较高(>60.00%),对红霉素、青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率相对较低(≤50.00%).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等因素下睑缘与结膜囊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无显著差异,睑缘与结膜囊中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睑缘中的主要病原菌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强,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白内障睑缘结膜囊病原菌分布药敏特点

    某院2018年—2020年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与科室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郭改玲张月玲顾端端
    540-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医院2018年—2020年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标本来源与科室分布及其耐药变迁,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培养出的756株KP作为研究资料,统计和分析KP的标本来源与科室分布及其耐药变迁.结果:2018年—2020年,756株KP主要分离自痰液(401株,占53.04%),其次为血液(100株,占13.23%)、尿液(96株,占12.70%)和分泌物(63株,占8.33%);756株KP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238株,31.48%),其次为呼吸内科(141株,占18.65%)、神经内科(112株,占14.81%)和神经外科(94株,占12.4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年间KP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始终较低(<15.00%),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始终较高(>80.00%).结论:2018年—2020年,医院检出的KP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多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且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仅对部分抗菌药物较为敏感,临床在应对KP所致的感染时应充分考察其耐药情况,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肺炎克雷伯菌标本来源科室分布耐药变迁

    153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性分析

    刘聪颖
    54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药敏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3例肺结核合并LR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结果:153例肺结核合并LRTI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1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3株(占60.75%,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42株(占22.5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和真菌31株(占16.67%,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的敏感率较高(>80.00%),而对头孢西丁、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敏感率较低(<4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均>85.00%),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的敏感率较低(<30.00%).结论:肺结核患者并发LR-TI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强,临床应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检测,以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抗感染治疗的准确性.

    肺结核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病原菌分布药敏特点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付智平
    546-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北院收治的164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164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3株(占63.48%,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0株(占33.7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其他5株(占2.81%);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10.00%),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有较低的耐药率(<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20.00%),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均较高(>90.00%).结论:肺结核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其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在治疗时应尽量开展药敏试验,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肺结核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及其对策

    黄也
    549-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为骨关节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0例行骨关节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500例骨关节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31例,感染率为26.20%;131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9株(占60.3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3株(占32.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9株(占6.87%);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00%,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90.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0.00%),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高(≥40.00%).结论:医院骨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且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在经验性治疗时应覆盖革兰阴性菌,并在明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后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骨关节手术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55例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魏红霞孙曹玮
    552-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和分析患儿的年龄分布、发病季节、疾病类型,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好发于≤1岁(26例,占47.27%)和>1~3岁(16例,占29.09%)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冬季(22例,占40.00%)和春季(20例,占36.36%);患儿感染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22例,占40.00%)和肺炎(18例,占32.73%);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克洛、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00%,对头孢克肟、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亦较低(<25.00%).结论: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好发于3岁及以下小儿,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时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但必要时仍可开展细菌耐药检测以确保临床治疗的效果.

    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流行病学特征耐药特点

    某院2018年—2020年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范军强
    55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2018年—2020年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2020年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收治的23例行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分析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主要在术前0.5~2h(18例,占78.26%),部分为术后给药(5例,占21.74%);在品种选择方面,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的品种主要为头孢呋辛(12例,占52.17%),其余还涉及头孢米诺、克林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等6个品种;而在用药疗程方面,23例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平均用药疗程为(10.65±5.34)d.结论:临床在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医院应加强对临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水平.

    室间隔缺损抗菌药物围术期预防应用

    某院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王红新
    557-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武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白血病并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和分析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62例并发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58.1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3株(占31.0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8株(占10.8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0.00%,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0.00%,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亦较低(<30.00%),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结论:医院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也较高,临床在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确保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10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赵卫丽
    560-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ous endocarditis,IE)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108例I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结果:108例IE患者血标本共分离出11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67.83%,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35株(占30.4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真菌2株(占1.74%);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15.00%),而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80.00%);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结论:引发IE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其大多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优先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特性,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骨折联络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预防作用的评价

    秦海珍
    563-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骨折联络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n=42)和骨折联络服务组(n=40),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骨折联络服务组患者术后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0%vs 16.67%,P<0.05),而其术后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7.50%vs 80.95%,P<0.05);护理前,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骨折联络服务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骨折联络护理服务可以很好地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骨折联络服务股骨颈骨折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