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冠心病伴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及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贵平黄涛张琳
    567-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伴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以及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都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6例老年冠心病伴心衰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7)和非感染组(n=229),统计和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7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占66.67%,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和革兰阳性菌25株(占33.33%,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30.00%);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5.00%),而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7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合并糖尿病、吸烟、营养情况差、住院时间≥1个月、吞咽障碍、卧床时间长、有侵入性操作、有冠心病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伴心衰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其耐药特性;同时,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基础疾病、吸烟、营养情况、住院时间、吞咽障碍、卧床时间、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具有相关性,临床在救治患者时应加强相关因素的管理,尽量避免感染的发生.

    肺部感染病原学分布耐药特点危险因素冠心病心衰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情况以及发生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分析

    朱丽康刘让万廖龙凤
    570-572,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Acinietobacter baumannii,AB)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情况,以及发生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防治AB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B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B的耐药情况将其分为MDR-AB感染组(n=59)和非MDR-AB感染组(n=61),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MDR-AB和非MDR-AB的耐药状况,以及发生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MDR-AB和非MDR-AB感染好发生于≥60岁人群,且多发生于下呼吸道,故病原菌多检出于痰标本中;但MDR-AB感染多为医院感染,且主要发生于ICU,而非MDR-AB感染多为社区感染;药敏结果显示,MDR-AB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非MDR-AB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具有抗AB作用的头孢菌素均有较低的耐药率(<1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有侵入性操作、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与AB发生多重耐药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DR-AB感染好发生于老年人群,且多为医院感染,MDR-AB具有极强的耐药性,临床在应对时应积极开展药敏试验,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鉴于AB发生多重耐药与危重症、侵入性操作、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临床应加强相关风险因素的管理,避免或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临床特征耐药特点危险因素

    临床药师参与处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凝血功能障碍与血细胞减少的药学实践及其体会

    郅润娜
    573-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例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和血细胞减少的可能原因与处置办法,为临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了 2例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和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药学会诊,综合考虑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发病过程,分析了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和血细胞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处置建议.结果:临床药师综合考虑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发病过程,分析凝血功能障碍和血细胞减少可能是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引起的,遂建议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并进行对症处理,医生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后,患者病情很快好转或症状消失.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存在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在临床开展药学实践工作时应注意开展相关药学监护,及时发现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置,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凝血功能障碍血细胞减少药学监护

    1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后致药物热的病例分析

    谭皓文陈颖罗卢萍
    576-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该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后引起药物热的病例特征.方法: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查房时发现,1例肺部感染患者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后感染症状基本得到控制,但仍反复发热.结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病情,怀疑该发热症状可能是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引起的药物热,临床药师遂建议停用该药,之后患者未再出现发热症状.结论:药物热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不易区分,临床在判断药物热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发展和相关药物特性,及早明确发热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药物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肺部感染临床药师

    1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囊袋感染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曹文婷宋文静
    579-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囊袋感染的用药情况与药学监护,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针对该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的囊袋感染,临床药师综合考虑患者实际病情和备选抗菌药物的药学特点,协助临床医生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并积极开展药学监护.结果:患者术后并发囊袋感染,且微生物检查显示病原菌为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药师综合考虑了患者的基础病情和备选抗菌药物的药学特点后,建议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替加环素,最终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上患者个体化差异巨大,治疗药物药学特点又各不相同,临床药师在临床开展工作时应充分考虑患者情况和药物特点,协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囊袋感染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骨折患者术后继发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例分析与药学监护

    许耿瑞马红艳
    584-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患者术后继发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案,为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针对该例骨折患者术后继发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药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病史和危险因素,分析可疑致病菌类型,协助医生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开展药学的监护和随访.结果:通过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且未再复发.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对患者展开全面的药学服务,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保证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

    临床药师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肤软组织感染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案例分析

    张强农彦林姜小维丁俊...
    58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重点,提升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方法: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等方面出发,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针对性、个体化地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共同分析患者用药方案的利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与结论:通过药学监护的开展,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生或优化了药物治疗方案,或纠正了不合理的用药情况,不仅提升了临床医生的安全、合理用药意识,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真正体现了临床药师的能力和价值.

    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合理用药

    甲巯咪唑使用不当致患者全血细胞减少伴菌血症的用药监护

    原小陇万齐华
    59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伴菌血症的病因机理,协助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并开展用药监护.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基础病史和近期的用药情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协助医生确定患者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伴菌血症的病因机理,同时制定个体化的抗感染和升白细胞治疗方案,并开展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回顾患者近期甲巯咪唑使用情况,结合甲巯咪唑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判定全血细胞减少伴菌血症的出现可能是由甲巯咪唑使用不当所引起,在停用甲巯咪唑,同时开展抗感染和升白细胞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结论: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可能有使用不当的情况,尤其对于甲巯咪唑这类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开展用药宣教工作;在遇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疾病时,临床药师可从患者的用药史中探寻思路,以协助医生更好地救治患者.

    全血细胞减少菌血症甲巯咪唑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周琳刘佳叶志坚曾令武...
    596-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TBM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6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TBM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B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发热、意识障碍、瘫痪、病程、性别、治疗史、居住地、复视或视力下降为评分较高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蛋白含量高、有发热、存在意识障碍与TBM患者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显示,脑脊液蛋白含量、发热和意识障碍与TBM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重视对患者这些因素的管控,减少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

    随机森林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核性脑膜炎预后影响因素

    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提升新冠定点医院护工院感防控和职业防护要求依从性的作用

    刘晓张育玮刘漫钰徐小杭...
    601-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提升新冠定点医院护工院感防控和职业防护要求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苏州市新冠疫情定点收治医院,针对院内护工人员在院感防控方面依从性的表现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医院感染的职业防护管理的综合干预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结果: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改善了护工人员院感防控方面依从性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论: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提升新冠定点医院护工感染防控和职业防护要求依从性的效果显著,总结和改进管理模式相关措施和工作方法,可为其他定点医院做好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医院感染医院护工管理模式医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