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例疑似伏立康唑所致药物热患者的临床处置与药学监护

    王云娜陈杰何杏仪
    75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1例疑似伏立康唑所致药物热患者的临床处置与药学监护,为临床类似患者的处置与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在参与救治1例肺癌术后并发重症肺炎和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高热,遂立即开展药学监护,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回顾用药史,积极排查发生反复高热的原因.结果:临床药师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伏立康唑可引起迟发性的药物热,这正好与患者的用药史吻合,遂考虑药物热可能是由伏立康唑所引起,故立即停用伏立康唑,结果患者发热症状很快消失.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实践过程中,在遇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症状表现时,可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多从药物不良反应角度出发协助医生排查可能原因,以制定针对性的救治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药物热伏立康唑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PDCA循环管理系统对规范重点药品临床使用的影响

    龚菁张鹰谢建寰
    75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系统对规范重点药品临床使用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使用重点药品治疗的2 862例患者作为非PDCA管理组,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使用重点药品治疗的3 619例患者作为PDCA管理组,比较2组患者重点药品的用药合格率、用药频度和总销售金额.结果:PDCA管理组患者重点药品的用药合格率高于非PDCA管理组(87.32%vs 59.54%,P<0.05),而其用药频度和总销售金额则均低于非PDCA管理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重点药品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重点药品的非必要使用,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PDCA循环管理重点药品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干预对改善普外科围术期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董代静
    758-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改善普外科围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未进行临床药师干预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61例进行临床药师干预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后组,点评和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患者在无指征、品种选择、用药疗程等方面不合理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的积极干预可以很好地帮助临床提高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

    丹参多酚酸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评价

    杜玲
    76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丹参多酚酸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长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6例AC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单用组(n=53)和联用组(n=53),单用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联用组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和凋亡蛋白指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组(92.45%vs 69.81%,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CPIS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联用组的改善幅度好于单用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等血气指标水平均好于治疗前(P<0.05),但联用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单用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率(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联用组的上升幅度好于单用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8等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联用组的下降幅度好于单用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Bcl-2和Bax等凋亡蛋白水平均好于治疗前(P<0.05),但联用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单用组(P<0.05).结论:采用丹参多酚酸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治疗AC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等,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丹参多酚酸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用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

    郜楠楠
    76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用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98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 6例)和联用组(5 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联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感染病灶吸收率和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等感染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3%vs 67.39%,P<0.05),其感染病灶的吸收率亦高于对照组(88.46%vs 65.22%,P<0.05);2组患者治疗后WBC计数、PCT和CRP等感染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用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用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且优于单用莫西沙星,可以有效促进肺部感染病灶的吸收,改善感染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莫西沙星氨溴索肺结核肺部感染临床疗效

    万古霉素与左卡尼汀联用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左晓涛
    770-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万古霉素与左卡尼汀联用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万古霉素组(n=30)和联合用药组(n=30),万古霉素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联合用药组在万古霉素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万古霉素组(93.33%vs 76.67%,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 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CRP)等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用药组的下降幅度大于万古霉素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患者 6 min 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test,6MWT)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均好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用药组的改善幅度大于万古霉素组(P<0.05).结论:万古霉素与左卡尼汀联用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优于单用万古霉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和心脏功能.

    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卡尼汀万古霉素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