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附属医院2018年-2021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陈娟
    1139-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2021年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2021年800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使用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分析历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结果:2018年-2021年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略有下降(97.75%vs 93.5%),抗菌药物的总DDDs也有所降低(4786.68 vs 3900.94).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是患者应用最多的抗菌药物(其合计占比>70%).此外,最常使用的抗菌药物中,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头孢噻肟的DUI值>1,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他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合理,其DUI值<1;4年间,患者联合用药情况较多,2020年-2021年二联用药显著减少,三联和四联用药无明显变化,整体联合用药情况逐年减少.结论:2018年-2021年医院呼吸内科的抗菌药物整体使用情况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医院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

    某市中医院2020年1 200张门诊患者西药处方点评及其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王新周艳丽赵莉韩娇...
    1142-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情况与其不合理用药原因,为中医院门诊患者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20年1月-12月徐州市中医院门诊西药处方1 200张(每月随机选某天抽取处方100张)作为研究资料,统计与分析门诊患者用药处方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1 200张门诊西药处方中,不合格处方65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5.42%;不合格处方中其中不规范处方8张、不合理用药处方54张和超常处方3张(分别占12.31%、83.08%和4.61%);点评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使用率为57.58%,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0%;同一张处方同时出现2个不合理原因类型的有3张.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门诊患者用药处方点评与分析,有效改善了临床医师处方用药水平,减少了不合理处方的出现,也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西药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不合理类型

    基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的妇产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曾美琳罗蒲英
    1145-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分析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医院妇科收治的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3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手术类型分为宫腔镜手术组(Ⅰ组,n=125)、腹腔镜手术组(Ⅱ组,n=45)、宫颈组织切除刮宫扩宫术组(Ⅲ组,n=21)、人工流产和引产术组(Ⅳ组,n=108)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V组,n=64),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相关要求,分析妇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调取的363例患者中,行宫腔镜手术(Ⅰ组)的有125例,行腹腔镜手术(Ⅱ组)的有45例,行宫颈组织切除、刮宫、扩宫术(Ⅲ组)的有21例,行人工流产和引产术(Ⅳ组)108例,以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V组)的有64例;医院妇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为用药时机不合理(260例,占71.62%)、用药品种不合理(171例,占47.11%)和无指征用药(149例,占91.41%);绝大多数患者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均是手术之前的医嘱,而甲硝唑注射液手术过后下医嘱的占72.45%,主要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甲硝唑注射液联用,无三联用药;用药疗程>48 h的占24.52%.结论: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且大多数为无指征用药、用药时机不合理与用药品种不合理,行政部门应积极干预,以规范妇科用药的合理化、确保其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

    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无指征用药

    某中医院620例门诊患者药物咨询记录分析

    王莹李梦华李婷
    1148-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供同行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6月徐州市中医院620例患者的门诊药物咨询记录作为研究资料,汇总与分析咨询者的信息、药物信息、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种类分布、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等内容.结果:620例患者咨询记录中,其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咨询内容前3位的为用法用量212例(占34.19%)、注意事项133例(占21.45%)、相互作用和联合用药105例(占16.93%);咨询西药前3位的分别是消化系统药物28种(占24.35%)、心血管系统药物21种(占18.26%)和抗感染药物17种(占14.78%);咨询中成药前3位的分别是活血化瘀类41种(占34.19%)、补益类30种(占21.45%)和清热类14种(占16.93%).结论:开展门诊药物咨询服务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有力手段,药师应积极提高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创新用药咨询模式,扩大用药咨询范围,以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促进用药咨询向更深层次发展.

    药物咨询合理用药药学服务

    1例艾滋病合并梅毒、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宋微刘佳庆何芳华吴敏智...
    1152-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梅毒、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为临床相似病例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接诊该患者后根据其既往病史情况、当前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明确了其艾滋病合并梅毒、带状疱疹等诊断,其中梅毒仍处在早期,遂制定了规范的抗病毒和抗梅毒治疗方案,并追踪观察和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2周的规范治疗,患者皮肤部位病灶显著好转,水疱基本干涸结痂,下腹部溃疡基本愈合.结论: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病毒、细菌等感染,且抗梅毒治疗效果欠佳,临床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应及早注意神经梅毒等危险情况的排查,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带状疱疹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

    化疗后血流感染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李宏姣
    1154-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化疗后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ection,BSI)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静脉血(8~10mL)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22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BSI 81例,其BSI发生率为36.00%;81份标本中共检出8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占68.1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4株(占27.27%,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4株(占4.5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0.00%),对庆大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4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70.00%).结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确保抗感染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

    骨科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廖俊勇
    1157-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的185例并发术后感染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结果:185例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 71例(占38.38%)、下呼吸道40例(占21.62%)、泌尿道28例(占15.14%);185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2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3株(占53.81%,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74株(占35.2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和真菌23株(占10.95%);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5.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5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5.00%),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70.00%).结论:骨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部位是手术切口、下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当依据药敏结果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骨科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

    住院患者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程思唐树荣陈寅郭晓静...
    1161-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武警云南总队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各类标本(痰液、体液、血液、尿液、引流液、分泌物等)2 547例,分析KP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特点.结果:2 547例各类标本中,分离出756株KP,主要为痰液401株(占53.04%),血液100株(占13.23%)、尿液96株(占12.70%)、分泌物63株(占8.33%);分离出的756株KP中,主要分布科室为ICU 238株(占31.48%),呼吸内科141株(占18.65%)和神经内科112株(占14.81%);分离出的KP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5.00%),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55.00%).结论:3年间患者标本中的KP主要来源于痰液、血液、尿液和分泌物,其感染主要分布于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KP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定期分析KP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有效控制KP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耐药情况

    泌尿道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康厚彬何秉勋王伟朱智虎...
    1164-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ulti-drug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MDR-EC)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行泌尿系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段尿MDR-EC的临床特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134例患者标本中,共检出MDR-EC 134株,其中超广谱0-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阳性 74 株(占 55.22%),ESBLs 阴性 60 株(占 44.78%);40~80 岁人群感染率最高(占76.87%);MDR-EC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安、头孢磺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对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率较高(>50.00%),ESBLs阳性菌株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氨曲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统患者围手术期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临床应结合本地区细菌耐药特点并参照患者性别、年龄与基础疾病、药敏结果等综合考虑,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疗效.

    泌尿系统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围手术期

    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张国如
    1167-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新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87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其中术后切口浅表感染54例(占62.07%)、切口深部感染33例(占37.93%);术后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10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5株(占61.9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37株(占35.2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真菌3株(占2.86%);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425.00%),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00%);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5.00%),对青霉素G、阿奇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60.00%).结论: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严格做好手术无菌操作和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尽量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胃肠外科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