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开卷Smart系统的民俗文化类市场图书出版现状研究及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原野菁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下,民俗文化具有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作用.而民俗文化类图书的出版,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国民俗文化类图书出版历经20余年的发展,实现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记录.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不应忽视取得的成绩.本研究通过筛选CIP分类中关涉民俗的条目,择重要者于"当当"搜索排名前50的图书,并以"民俗学论坛""豆瓣""小红书"等推出的民俗书单为依托,对以上产品在开卷Smart系统销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未来民俗文化类图书出版应向精品化、专业化、普及化、实用化、多样化、融合化、市场化迈进的发展进路.

    民俗文化民俗图书出版头部产品开卷Smart销量数据

    行业科技期刊提升科普效能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城镇建设》"住建学堂"研学活动为例

    朱诗琳李琳黄婉婵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城镇建设》科普转型实践为例,探讨期刊如何充分发掘行业资源优势开展增值服务,通过组织"住建学堂"研学活动,形成期刊出版、短视频、直播等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传播格局,扩大科普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助推科普效能提升.

    科技期刊科普活动媒体融合研学活动

    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学报特色栏目研究

    王海科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如何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发展的特点,建立并发展好学报特色栏目.方法:通过阐述建立学报特色栏目的意义,分析特色栏目与优势学科的关系,梳理学报在优势学科的发展中建立和谋划特色栏目发展的策略.结果:高校学报要抓住优势学科的特点建设特色栏目,明确定位和目标,深入挖掘优势学科的学术资源,与优势学科实现深度融合,通过两者的联动、栏目设置、参与学术活动、加强质量控制、栏目推广和品牌建设等做好期刊发展规划,创出特色和品牌.结论:学报需要真正融入优势学科的学术研究中,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机制,持续提高特色栏目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为学报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学报特色栏目高校优势学科

    1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多信息对比分析

    严秀芳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022 年复合影响因子排名前 10 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对 2013-2022年各期刊的影响因子、载文量、年被引频次及年篇均被引频次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 种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期刊提升速度较快;各刊载文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大体上,各期刊年被引频次及篇均被引频次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农业科学》作为国内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的领军期刊,其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均远高于其他期刊.其他农业综合类期刊的编辑人员应多追踪学习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优秀核心期刊选题策划的内容,及时发现农业研究的热点课题,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刊文质量,提升自身办刊水平及所在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核心期刊综合性农业科学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对比分析

    科技期刊专题组稿论文内容分析——以《地震研究》期刊为例

    武晓芳张晓曼郝洁宗云婷...
    66-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科技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创新能力与科技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我国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良好出版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科技期刊面临机遇与挑战.以《地震研究》期刊 2017-2022 年刊发的 16 个专题组稿共219 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从表象信息和内容信息两方面分析专题论文,对专题组稿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归纳.

    科技期刊专题组稿内容分析

    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主题出版探索——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系列"为例

    谢金伶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农耕文化的赓续之地.在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保护传统村落、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方面,主题出版可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出版社在相关出版物的策划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作者—内容—设计—营销四级图书出版体系构建,旨在为乡村文化主题出版物的策划营销提供参考.

    新媒体村落文化乡村振兴主题出版

    身体、空间与家庭伦理:抑郁症题材电影的疾病叙事

    罗智文
    74-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抑郁症在电影中的呈现引人注目.抑郁症如何介入电影创作、参与叙事并且反映背后的社会议题是众多研究的重点.在近些年的抑郁症题材电影当中,身体、空间和家庭伦理是展开疾病叙事的三个维度.这三类要素分别通过人物的身体表征意象、影像中的空间建构以及家庭伦理中的创伤性记忆对电影中的抑郁症进行书写.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抑郁症叙事充分利用了影像的视觉呈现,以一种更为贴切的方式呈现抑郁症患者的伤痛体验,从而唤起受众认同与共情.

    抑郁症身体意象空间构建家庭伦理

    从"出走"到"寻根":新世纪乡土电影的在地性表达

    陈子菲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故乡逐渐离落,乡村青年抽离熟悉的乡土,孤独面对着从"出走"到"寻根"产生的惶惑.乡俗、乡情、乡愁正在面临边缘化的旁落.文章从在地符码形构、乡土影像呈现、价值意义追寻三方面完成影像文本对新世纪乡土电影在地性的考察,探讨乡土电影在现实的土壤里培育出的新美学风貌.

    乡土电影在地性原乡情结

    图像学与符号学结合视角下的兵团政论片空镜头意蕴探析

    郭建军牛绿林
    82-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兵团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对抗遗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讲述新疆故事和推动"文化润疆"战略的关键媒介.研究以兵团纪录片中的空镜头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学与符号学结合视角,探究其深层次的意蕴,且空镜头运用具有独特的艺术和价值意蕴.然而,目前对于空镜头研究的相关文献比较单薄,空镜头在兵团纪录片中的意蕴机制有待深入探析.

    图像学符号学兵团政论片空镜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建构:新疆题材纪录片中的视觉修辞策略与实践

    路康辉王中伟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筑国家认同的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本研究以"视觉修辞学"这个有着跨学科、实践性强的理论为切入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起点和目的的分析维度为立足点,进一步思考与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宗教观和国家观.研究认为,就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而言,话语思想所对应的符号概念体系,主要包括以道德观念、价值信仰和利益诉求为核心意涵的概念体系和各类符号资源体系,具体包括历史故事、文化故事、团结故事和进步故事;话语策略所对应的符号修辞体系,主要沿着隐喻和转喻、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事件文本三个方面展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题材纪录片话语思想话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