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用户社交关系的短视频推荐行为研究——以抖音好友"推荐一下"为例

    赵婧含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创新性地探究抖音"推荐一下"功能对用户短视频推荐行为的影响,发现"推荐一下"具有滞后性、提高用户认同感的特征,为用户提供了自我呈现的舞台、情绪表达的出口,同时能够扩大优质内容传播、加速社会资本流动、促进社会发展.

    抖音社交推荐社交关系算法

    人际网络特征对隐私管理行为的影响——微博与微信的跨平台比较

    冯淙萱
    136-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受众特征纳入隐私管理模型,通过观察不同平台下人们的隐私决策,理解用户在复杂社交媒体环境中的隐私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微信的隐私管理行为主要由人际网络规模和人际网络多样性预测,微博的隐私管理行为则主要由人际网络多样性和人际关系强弱预测,人际网络多样性在两个平台都是重要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再次体现了隐私研究中的"悖论"——女性在微博的隐私关注高于男性,同时却会在微博表露更多的隐私.

    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人际网络成人初显期隐私管理

    政治信息获取如何影响公众的政治信任?——基于2019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谢文俊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众的政治信息获取情况对政治信任有什么样的影响?基于2019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变量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治信息获取对公众的政治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治社会满意度在政治信息获取和政治信任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公众的传统价值观在政治信息获取和政治信任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政治信息获取政治信任政治社会满意度传统价值观

    我国战争题材电影海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及对策——以《八佰》为例

    谢稚孙蔚航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认知逻辑、文化模式、文化语境三个方面分析《八佰》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产生文化折扣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我国战争题材电影海外传播中降低文化折扣的对策,即搭建中西方观众"合意空间",二次编码降低受众解码难度和媒介宣传改变受众刻板印象.

    战争题材电影海外传播文化折扣

    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际出版中的科技传播趋势综述掠影

    衣彩天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科技传播成为国际出版业重要发展趋势.本届BIBF吸引了中东、欧洲、美洲、亚洲等71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不同国家数字科技技术的交流和各国参展商的跨文化传播.通过BIBF全球招展到高技术参展数字出版物、高专业参展编辑、高品质参展图书,以及举办的高端的出版与科技融合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观察综述科技传播在国际出版业的趋势有如下五个方面:实时访问VR出版、AI大模型出版、艺术藏品出版、轻型快销出版、学术数据出版.

    图博会BIBF国际出版数字科技国际传播

    共情传播视域下合拍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三维路径——以《海上丝路天涯比邻》为例

    梁颖涛刘彦行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共情传播理论,以中印尼合拍纪录片《海上丝路 天涯比邻》为案例,深入探讨合拍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三维路径.研究从共感视觉、共情叙事和共识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分析该纪录片如何成功构建情感的"形成—传递—扩散"链条.研究认为,共感视觉通过镜头特写和符码意象激发了观众情感;共情叙事利用平民视角、间性对话及历史叙述策略,增进了观众对两国故事的理解与共鸣;共识价值则通过强调人类美好品质和共同发展理念,传递了双边观点,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认同.

    共情传播合拍纪录片叙事策略跨文化传播

    投稿要求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