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

    吴晓丽李薇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阐述工匠精神时代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结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际,提出科技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的体现以及实现路径,即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建立严格的编辑工作标准和增强编辑的职业自豪感.

    科技期刊新时代工匠精神编辑

    提升国际化办刊能力,办好国际化期刊:《现代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英文版)办刊之路

    姜新丽李彦营韩万林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现代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英文版)为例,分析了期刊发展机遇,目前取得的成绩,进一步从建设国际化编委团队、发掘国际化优质稿源以及加大国际化宣传力度等方面分析了办刊经验,希望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国际化编委团队优质稿源国际化宣传

    科技期刊纪念专刊选题策划及科学家精神传播——以《汤鸿霄环境水质学学术思想研讨专刊》为例

    杨桂华卜庆杰王虎李永欢...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继承和发扬汤鸿霄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大力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的崇高精神,《环境科学学报》在汤鸿霄先生逝世周年之际策划出版了《汤鸿霄环境水质学学术思想研讨专刊》.专刊在策划时抓住汤鸿霄先生逝世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以科学家为选题对象,选题上有一定的特色;以汤鸿霄先生的学术思想为主要内容,内容上有明显的创新.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专刊在2023年12月出版,发表了38篇国内外环境水质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综述和研究论文.《环境科学学报》主编曲久辉院士和汤鸿霄先生的生前好友德国Hermann H.Hahn院士专门为专刊作序.专刊出版后编辑部通过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微网刊等多种渠道进行了融媒体传播,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和好评,进一步扩大了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汤鸿霄纪念专刊选题策划学术思想科学家精神

    科技核心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地震研究》为例

    宗云婷武晓芳张晓曼郝洁...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当前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总结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并从期刊编辑的视角出发,分享《地震研究》提升编辑能力的一些具体举措与经验.同时从人才选拔与评价机制、培养学者型编辑、引入新媒体思维以及建立个性化沟通机制等四个方面为进一步提升编辑能力提出建议.

    核心期刊编辑能力人才培养实践经验

    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朱瑞琦樊艳平安娜单婕...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学术期刊青年编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问题,遵循"发现问题—探析方法—提出策略"的研究路径,在厘清目前学术期刊编辑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析,提出了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支持策略,为学术期刊青年编辑队伍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复合型人才青年编辑系统化培养体系学术期刊

    2013-2023年数字新闻研究的发展图景——以《数字新闻学》为例

    邝耀豪
    68-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理解近 10 年数字新闻研究的总体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者通过文本挖掘(N=789)与内容分析(N=158),对《数字新闻学》自 2013 年创刊至 2023 年刊登的论文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在《数字新闻学》发表论文的作者大多来自欧美国家,自创刊起就对研究方法与理论均较为重视,研究方法以定量、实证的内容分析为主,理论主要来自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但研究方法与理论使用的具体情况并没有在年份和地域上表现出差异.针对此情况,应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拓宽研究议题的视野,增加使用的研究方法种类,深化理论建构.

    数字新闻内容分析文本挖掘学术期刊文献综述

    《热辣滚烫》:跨文化翻拍中的价值偏移与文本悖论

    翟亚甲王中伟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热辣滚烫》作为典型案例,深入探讨其在跨文化翻拍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偏移现象,涉及女性角色在男性凝视下的自我认同挑战,以及个人经历与主控思想间的叙事张力等问题.还剖析了影片中的文本悖论,包括演员与角色界限模糊、角色塑造深度不足、人物群像刻画单一及剧情逻辑的不连贯性.研究可为国产电影未来基于翻拍改编的创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反思与启示,以推动电影作品在艺术表达、思想深度与社会价值层面的稳步提升.

    翻拍改编价值偏移文本悖论角色塑造主控思想

    从伟人到凡人:国产科幻题材儿童电影中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变迁研究(1949-2023)

    张淳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1949-2023 年拍摄的 30 部包含科学家角色的国产科幻题材儿童电影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生理形象、职业形象、认知形象、情感形象、道德形象五个维度对影片所呈现的科学家形象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儿童科幻电影建构的科学家身份以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中老年男性为主,科学家角色数量及出镜时长呈上升趋势;科学家形象的演变轨迹可大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智慧大脑的伟人科学家、新世纪后作为反派的商业化科学家、影视教育政策出台后作为自主角色的立体科学家形象三个阶段.

    儿童电影科学家形象科学传播内容分析

    西南民族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2005-2024年CSSCI来源文献的计量分析

    赵星辉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 2005-2024 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 1 017 条CSSCI有效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借助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了解西南民族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作者发文情况与合作关系、选用期刊特征等情况,以此对近20年此研究领域脉络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朝向进行预估.研究表明,我国西南民族热点研究普遍聚焦于乡村振兴、民族教育、民族文化、西南边疆、国家认同、共生教育、习惯法、民族信仰八大类主题,应从加快民族文化产业传播、产教融合发展、乡村生态法治化建设等维度进行把握.

    西南民族CSSCI文献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沉溺与疗愈:青年群体的虚拟情感交往实践研究——以抖音情感慰藉类短视频为例

    刘婷王楠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抖音情感慰藉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基于准社会互动理论探索青年群体的虚拟情感交往实践.研究发现,情感慰藉类短视频的流行源于青年群体对曾经的共同遗憾产生共鸣,渴望重建情感连接以及对于理想化角色的形塑.青年群体这种碎片化吸食情感快餐以填补情感需求的互动交往,实际上是一种功能型交往,此种实践也会导致青年群体对情感慰藉类视频的过度依赖,进而造成社会精神空心化的后果.

    情感慰藉短视频青年情感交往准社会互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