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

祁书彦

半月刊

1674-6708

cpcst@126.com

010-64465953,64465945,57477851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传播/Jour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传播》杂志于2009年7月中旬创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科技传播》以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刊宗旨。坚持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发展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原则。把科技传播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使科技传播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失焦与幻象的时空——循环影片的叙事方式与意图

    赖婧怡朱萍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循环"类型叙事影片因其独特的叙事机制与鲜明的科幻色彩成为后现代多元时空下的产物,具体以时空重构的运行姿态来推演人物及影片的叙事策略,其时间内核之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叙事模式,且持续关联着个体与群体的哲思性探索.基于时间主体性质的定义以及不同心理认知对人物行为机制的研究,此类叙事影片不仅为其核心戏剧冲突赋予了深度匹配的社会生活图景,更将愈加贴近心灵的时空融入高速发展的现实世界.

    时间循环叙事内在时间电影

    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表达——以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为例

    赵安琪冯丹娃李丹宇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从表现形式、叙事方式、主线视角、主体内容等角度出发,挖掘红色电影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全景式展现、情感化叙事、丰富化视角、创新化内容的多维创新表达,领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红色电影中的重要价值意蕴.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红色电影

    校园媒体走出校园的实践逻辑研究

    丁莉
    88-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新闻生产囿于其报道题材的局限、专业能力的不足和传播范围的有限,总体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普遍不高,未能形成比较成熟的新闻文化.互联网技术、国家融媒体建设战略下达、对标社会媒体生产的长期实践为校园媒体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提供了机会结构.校园媒体在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采用了诸如加快新闻生产节奏、做关于新闻的新闻、充当校园新闻的首发平台等行动策略,对标社会媒体生产,体现出其专业化趋势.但同时,校园新闻生产的节奏迅速加快,意味着需要更多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的投入,行动者的新闻理想和教师身份发挥着重要动力作用.

    校园媒体机会结构走出校园

    信息服务管理构建新疆网络话语体系研究

    甄晓宇董立志王东辉宋宣江...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和案例研究,探讨新疆网络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建设路径.研究认为,信息传播面临话语主体多元化、网络平台深度合成服务、非主流价值观信息和违法违规信息等挑战.信息服务管理需要巩固属地网民和信息服务企业的比较优势,以融媒体账号建设为主做好话语主体建设,推动话语内容认知基础建设,规范深度合成服务,夯实新疆内容、话题、舆情等网络话语生成过程能力建设,依法依规治理违法违规信息,建立政企沟通双赢机制,推动网络信息化发展.

    信息传播信息服务管理话语体系

    知识社会学视域下MBTI的合法性建构研究

    陈伊晴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的MBTI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探究"MBTI"这一被社会形塑的经验性话语何以在当下成为一种获取广泛认同的知识.从微观角度切入,关注新媒体平台MBTI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从修辞学的视角,基于概念修辞、隐喻修辞、故事修辞三方面对其知识生产机制和建构过程中所运用的话语策略进行分析.探究MBTI成为社会流行学说后,其权威性将如何渗入符号自我的建构中,以及MBTI的权威性在人际互动中得到强化的后果.

    性格分类指标知识社会学话语建构符号修辞

    基于SPSS的抖音短视频平台交互体验层级分析与量化研究

    时昕昱王玫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深入了解用户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交互体验,以用户体验的功能、内容、界面、情感和价值等五个层级进行划分.通过定量问卷调查,收集广泛的用户反馈,包括使用频率与体验评分,通过SPSS进行可信度与相关性等检验,以全面了解用户对抖音的使用习惯和感受.研究结果表明,抖音在用户中享有广泛的受欢迎度,用户对其各个层级的交互体验评价较高.同时,数据分析也揭示了一些提高与改进的空间,问卷结果与数据分析深化了对用户在抖音平台上的交互体验的理解,为平台的未来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

    用户体验交互设计SPSS分析问卷调查界面设计短视频播放平台

    短视频独创性标准的构建

    余祥范亚丰庄雪雅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创性是构成作品的必要条件,是判定著作权侵权的前提,但法律对此规定模糊,这导致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短视频不同于长视频,其独创性标准应单独构建.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探究短视频独创性标准.独创性须满足独立创作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条件.在认定短视频是否具有创造性时,可从素材和主题的选择、拍摄素材的方式方法、文案、后期制作四个方面考虑,如果四个方面中至少一个方面达到了创造性要求,那么该短视频具有创造性.

    短视频作品独创性后期制作

    认同、共鸣与情怀:《逃出大英博物馆》共情传播研究

    韩有焕崔瑞兰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共情传播的理论视角,对《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成功出圈进行分析.从选用公共议题构建沉浸式情境,通过情绪化展演与叙事化表达以及多种要素整合聚焦家国精神三方面阐释共情传播的实现路径,旨在为短视频的共情传播发展带来新的可行思路.

    《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共情传播传播路径

    基于IP改编热的网络文学IP影视剧跨媒介叙事考察

    徐婧钰陆蔓筠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种媒介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下,网络文学IP的跨界生长呈现出多种新样态和新特征,视听时代的叙事逻辑产生了更迎合媒介表达方式的不同形态,让网络文学IP影视剧在海内外传播和粉丝社群中守正创新.研究从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基本跨媒介叙事形态出发,探讨其如何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实现文化和产业的并驾齐驱以及在全球范围内IP文化的融合,助力雅俗共赏的中国网络文学文化成为世界又一个"文化奇观".

    网络文学IP跨媒介叙事文化产业跨文化传播影视文化

    个体化视角下哔哩哔哩网"UP主"群体的生成逻辑探析

    胡啸岩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 12 位"UP主"的深度访谈和对视频创作活动的参与观察,以个体化理论的视角探讨网络新兴的视频博主群体的生成逻辑.研究认为,他们的自媒体创作活动基本符合中国社会转型以来加速的个体化趋势,并表现出生活道路的自主选择、个人观念的自我表达和工作方式的自由设计三个特征.

    个体化B站UP主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