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导报
科技导报

冯长根

旬刊

1000-7857

kjdbbjb@cast.org.cn

010-62103282;621381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导报/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协的重要学术出版单位                 ——科技导报社   科技导报社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直属事业单位,是一家主要承担出版学术刊物、组织学术活动评选、编辑论文文集、组织学术会议、编制科普挂图、宣传科技知识、开展学术研究等任务的学术性出版机构;目前主办或组织编辑的学术出版物包括:《科技导报》(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半月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双月刊),以及《学科发展蓝皮书》(每年一卷)。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学术会刊, 1980 年创刊,主要发表国内外科学和技术各学科专业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快速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提供各类科技信息;读者对象主要为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干部。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 1994 年创刊,是我国唯一的一份综合性科技类文摘中文检索学术期刊,每期登载 3 000 多条学术论文摘要,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以及部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并列有作者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科技管理人员必备的资料性、工具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 2006 年 2 月创刊,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英文版科技类学术检索刊物,旨在促进国际科技界对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整体水平的了解,推动我国科技工作者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学科发展蓝皮书》是一本从学科角度反映年度科学技术进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文献工具书,每年出版一卷,现已出版 2002 卷、 2003 卷、 2004 卷、 2005 卷共 4 卷,可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科技进展情况提供参考。   科技导报社还承担了下述几项重要的学术任务。( 1 )承办“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每年举办一次,每届评选出 100-200 篇左右的优秀学术论文,每年 4-5 月启动,当年年底评选完毕,《科技导报》次年第 1 期公布获奖论文名单,中国科协在第二年的全委会工作会议上颁奖表彰。( 2 )承办“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评选工作。每 3-4 年评选颁发一次,从中国科协系统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产生或通过中国科协系统有关渠道报送的,已被各级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采纳实施,且已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或广泛的社会效益的建议中评选产生。( 3 )参与年度 “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评选工作。该项工作 由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共同主办,科技导报社承办 。( 4 ) 负责承办中国科协学术年会有关分会场等学术会议。( 5 )组织出版中国科协学术年会部分分会场学术论文集。( 6 )编辑、绘制并发行中国科协下达的科普挂图任务。( 7 )承担中国科协下达的有关课题研究、科普专项等任务。( 8 )负责“中国科技期刊网”的建设、维护工作。( 9 )参与筹建“中国科技学术网”的建设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科技导报社将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智力密集、人才济济、组织健全的优势,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出版建设平台,以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努力为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支撑我国"风光"大规模发展的关键金属稀缺性评估与循环策略模拟

    任凯鹏唐旭
    11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支撑我国"风光"大规模发展的金属稀缺程度,构建了金属稀缺度评估模型,并对大规模"风光"发展所需的12种金属开展评估,运用金属末端循环回收模型对稀缺性强的关键金属开展金属循环回收模拟.结果显示:从金属稀缺角度看,支撑"风光"大规模发展所需的6种关键金属为铜、镍、镝、碲、锌、银,且碲、铜、镍的重要性更高;"风光"大规模发展路径的不确定性影响金属供需平衡和稀缺性,"风电主导"型路径较"光伏主导"型路径将引发更大的金属累积供应压力;金属循环再生策略将在中长期发挥作用,且对镝和银的效果更显著,金属回收率绝对值提高20%~30%,将使得金属矿产累积供应压力缓解5%~16%.研究表明,我国现有金属矿产供应能力难以支撑大规模"风光"发展的设施建设需求,金属循环回收策略对缓解金属稀缺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仅凭单一策略难以系统解决金属矿产供应制约问题.建议针对金属稀缺性与供应安全挑战构建应对策略组合时,应综合考虑金属矿产差异性、能源发展路径不确定性和金属供应规律演变3方面影响.

    "风光"关键金属循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

    基于空间句法的视障群体街旁景观体验性评价

    韩林飞沈璐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视障群体占比高达0.9%,而户外导盲环境及视障群体景观体验设计仍面临导盲设施不完善、缺乏感官性体验等诸多挑战.以北京市官园桥周边15分钟生活圈为主要研究样本,利用Depthmap软件计算出视障者在该生活圈中两个地点之间(例如盲人按摩店到公园等)的最优路径,结合调研与访谈方式,构建视障群体对该出行路径的使用评价体系,从点状空间、线状空间、面状空间出发,提出视障群体景观体验设计策略.

    视障群体景观体验空间句法15分钟生活圈户外出行智能化设计

    基于视觉障碍人群需求分析的生活性街道无障碍环境评价——以哈尔滨历史城区为例

    戴锏陈心朗陈璐露王春琦...
    13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视障人群的出行需求为切入点,以出行必经的城市生活性街道无障碍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18位视障人群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同时通过开源数据与实地调研获取研究区域的建成环境数据;其次基于扎根理论,将视障人群出行意愿的强烈程度与出行需求进行关联,即"可以出行"对应安全性、"方便出行"对应便捷性、"乐意出行"对应舒适性,从安全性、便捷性及舒适性3个维度建构生活性街道无障碍环境评价体系;最后以哈尔滨历史城区道里片区生活性街道为实证对象,对街道无障碍环境进行评价,总结其问题与空间特征,以此提出视障人群的街道无障碍设施类型多样化空间优化策略.

    视觉障碍人群生活性街道扎根理论无障碍环境评价哈尔滨历史城区

    周光召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与关怀

    冯长根
    144-145页

    "两弹一星"精神的开拓者和践行者——缅怀我的恩师周光召

    吴岳良
    146-151页

    周光召论"两弹一星"精神与清华大学办学理念

    欧阳钟灿
    152-153页

    光召先生对发展基础科学的一个战略思想

    朱邦芬
    154-156页

    学习周光召先生的科学精神

    孙昌璞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光召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不仅在物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国防科技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科技行政领导职务期间,他对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周光召先生倡导学术民主,鼓励学术批评,强调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这些理念对中国科技创新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传承光召先生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营造学术民主的氛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展开学术讨论与批评,促进中国和全球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周光召科学精神学术民主学术批评

    信息动态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