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促进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谢晓佳坚瑞
    19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交织共存的制度背景下,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正逐步被提升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但其究竟如何影响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从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借助 2011-2020 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究了ESG评级对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更高的ESG评级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细化子维度发现,环境保护表现、社会责任表现、公司治理表现均能显著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且环境保护表现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更强.机制识别发现,ESG评级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来促进激进绿色技术创新,且高管环保意识强化了ESG评级与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促进关系.拓展检验发现,异质情境下ESG评级对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ESG评级对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在市场关注较高中表现得更强.据此,建议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力,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强ESG评价体系的制度设计,全力推动重点区域ESG信息披露,注重培养高管环保意识,进一步因"境"制宜,形成ESG信息披露的多元化策略组合.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非正式环境规制高管环保意识企业风险承担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力-用能权-碳市场协同效应分析

    乌日根和希格杨婵马裕泽余滔...
    21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交易市场和用能权交易市场作为推动电力市场清洁转型的关键政策性市场,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交互关系以及协同效应.当前,中国的用能权市场仍处在发展进程之中,电力-用能权-碳市场的协同效应及其对发电企业产生的具体影响还未得以清晰明确.鉴于此,深入剖析了电力-用能权-碳市场的运作规则和交互机制,并构建了考虑用能权与碳排放权互认抵消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多市场的协同能显著地降低碳排放,对企业提升能效以及投资清洁能源起到激励作用,其中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可实现大约 2.81%的增长;灵活设置互认抵消上限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以及降低履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情况下传统能源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会减少 4.32%至 6.37%.研究结论为深刻理解市场间的协同关系、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定以及市场参与者的策略调整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碳市场用能权市场系统动力学模型市场协同清洁能源转型

    越位影响下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回弹效应的作用研究

    王蕾郑静宇
    22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正处于利用产业结构优化抑制能源回弹效应的攻坚阶段,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前提下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升成为发挥优化效用根本目标,然而过度追求高级化将导致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越位现象.为解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回弹效应产生作用的理论机制,揭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及其对能源回弹效应的作用假设,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测度中国 30 个省份 2005-2022 年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利用基准回归模型验证合理化和高级化对能源回弹效应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检验高级化与能源回弹效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析高级化水平越位提升对抑制作用的影响;进一步地,分析不同区域下非线性关系中门槛值的变化,探究高级化水平越位提升对能源回弹效应作用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能源回弹效应存在抑制作用,不同合理化水平下的抑制作用存在区间差异,当合理化水平高于门槛值 1.395 8 时,高级化水平的越位提升会导致产业结构优化对能源回弹效应抑制作用消失.为此,应遵循以合理化为基础的基本原则,从合理化和高级化双重视角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制定不同区域的针对性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源回弹效应动态面板门槛回归

    边界组织理论视域下的科技伦理治理研究

    王烨韩来平
    23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伦理治理的内在逻辑是维护科学社会契约关系的稳定,本质要求是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因此需要搭建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的活动平台.基于边界组织理论,借鉴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认为政治一方需主动搭建边界组织活动的平台,并对边界组织进行一定授权,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同时,科技伦理治理工作应聚焦于科学和政治之间的边界,发挥利益相关者多元参与治理的边界组织作用.针对中国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不健全、科技伦理宣传教育有待系统开展、监督审查未能有效开展等问题,指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正是处于科学和政治之间的边界组织,要在分析中国科技伦理治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理清科技伦理治理之责,并充分发挥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在指导和统筹协调推进全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作用,从而谋划构建中国科技伦理治理的有效机制.

    科技伦理治理科技伦理边界组织科技伦理委员会科学和政治利益相关者

    人工智能的经济效应:研究进展与分析框架

    郑延明姚一凡邝劲松谭清雅...
    239-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为通过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发链式突破,正在加速推动经济发展各领域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探究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对 1998-2022 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大数据库发表的 3 314 篇中英文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构建人工智能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框架,考察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发展的效应及其路径.结果发现:国外研究强调人工智能的技术与管理研究,而国内研究更注重人工智能对经济与人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经济效应研究热点集中在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创新和贸易等方面;具体影响路径方面,主要从促进、抑制和非线性视角阐述人工智能的经济增长效应,从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视角阐释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从资本与劳动收入份额、收入差距视角分析人工智能的收入分配效应,从企业、产业和制度创新解释人工智能的创新效应,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竞争视角探讨人工智能的贸易效应.建议今后注意从人工智能的教育变革效应、城市治理效应和商业效应等方面加强研究.

    人工智能经济效应文献综述知识图谱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