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梯度培育中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以天津市量化积分应用为例

    刘娜娜滕飞刘洋
    216-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测度梯度培育中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三类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积分方面的表现,有效评估和提升梯度培育三类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针对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积分应用评估中统计数据的异常值排除和量化取值的范围确定等问题,采用四分位距(IQR)统计分析方法设计研究方案,并通过量化积分的范围值、中位数、平均数与核心指标占比的计算与比较,对量化积分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天津市量化积分应用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不同梯度培育的企业在创新能力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所设计的研究方案体现可靠性与有效性.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优化的对策建议,为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与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积分梯度培育IQR方法

    民用设备贫铀材料安全管理

    苏自强廉冰康晶王雪松...
    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核电事业的迅猛发展,核燃料元件的生产能力持续提升,贫铀的产量也日益增加,且大部分贫铀暂时存放在生产场所.主要介绍了贫铀材料在民用领域的主要应用情况,重点总结了国外关于贫铀材料的安全管理,梳理了弃用民用设备贫铀材料的处理及去向,对各国对于贫铀材料的态度和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我国贫铀材料安全管理的建议.

    民用设备贫铀安全管理

    粤港澳大湾区产学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对策

    马静娴
    230-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产学专利数量和空间分布,对大湾区产学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学协同创新规模小且呈现出松散的网络结构;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之间合作关系及合作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表现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大学占据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网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推动大学知识溢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制度文化协同等促使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系统迈向高速发展.

    协同创新创新网络粤港澳大湾区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进展及趋势——基于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

    于芊芊
    24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不仅在文化理论观点上有创新和突破,又在文化工作布局上有部署要求.其中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文化事业推进国家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文化工作提供进展依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核心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现有的研究发文量总体上呈现波浪式增长,研究主题日趋多元.实行总分馆制度,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文化治理的可及性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前瞻性研究的持续方向.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科学知识图谱计量分析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以芜湖智能网联产业园为例

    王首一
    25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大比例尺测图存在成图时间慢、成本要求高、外业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于大范围1∶500的无人机测图方案,利用GPS-RTK(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time kinematic)进行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大疆公司的无人机数据和航空影像数据处理软件Terre进行数据处理,内业成图采用Cass3D影像进行数字化采集,采集地物要素数据,最终完成地形图的绘制.在芜湖产业园应用表明,所研究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方案可以满足1:500高精度的三维测图,且高效、低成本,具有可行性.

    倾斜摄影数字正射影像实景三维模型

    基于改进的VAE-GAN模型在电池EIS数据增强中的应用

    常伟胡志超潘多昭师继文...
    258-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是一种用于表征电池内部电化学过程的测试方法.电化学阻抗谱数据可以用于分析、评估和优化电池性能.测试EIS数据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成本较高,测试数据的数量往往不多,可以使用数据增强方法来增加EIS数据的数量.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是一种生成模型,可以通过对潜在分布中的采样来生成新的样本.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也是一种生成模型,其原理是通过两个相互对抗的网络模型来实现生成数据和判别数据的任务.VAE模型和GAN模型都可以单独用于数据增强,但是VAE和GAN模型都存在一些缺点,通过组合VAE和GAN的方法,构建VAE-GAN模型,一定程度上弥补各自的缺点,达到更好的生成效果和性能.对VAE-GAN模型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将Transformer(转换器)模型用于VAE模型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以及GAN模型的判别器中,提升了模型效果.使用改进的VAE-GAN模型,将EIS数据作为输入数据,构建EIS的预测模型,由生成器来生成EIS增强数据,由判别器来判断新生成的EIS数据是否是有效的增强数据.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生成质量较好的EIS数据.

    变分自编码对抗生成网络VAEGANVAE-GANTransformerEIS

    基于探地雷达的沥青面层压实度检测可行性分析

    任仲山马辉
    264-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探地雷达技术在沥青面层压实度无损检测中的可行性,通过选择合适的天线频率(1 600 MHz),系统地研究了天线高度、试件底部介质、试件尺寸限制及试件密度波动对沥青面层压实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室内试验建立了基于介电混合模型的沥青混合料密度预估模型,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为0.77%,有效证明了该技术在沥青面层压实度无损检测中的可靠性,为沥青路面施工及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道路工程沥青面层压实度检测探地雷达介电常数可行性

    强降雨作用下川西地区大型露天矿坑古滑坡复活特性

    潘明慧王其光江山左良栋...
    27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质活动频繁,加之区域内的河流、冰川、降雨等复杂因素的叠加作用,导致诸多古滑坡体群的存在.露天矿的开采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人类活动,不仅会改变原有区域内的地貌特征,更有可能会诱发古滑坡体的复活.强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之一,以其作为主要诱因,结合相关监测数据,分析川西地区大型露天矿坑古滑坡变形诱发因素类型,得到古滑坡变形与降雨的响应关系,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强降雨作用下古滑坡的渗流特性,变形特征,稳定性变化规律,并揭示此类古滑坡的复活机制.研究成果对加深对川西地区大型露天矿坑古滑坡的认识有参考价值,并对完成有关滑坡的治理和降雨作用下的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强降雨川西地区露天矿坑古滑坡复活机制

    大直径灌注桩钢筋笼吊装及灌注成桩施工技术

    邓乃匀雷斌李欣霖
    280-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大直径灌注桩成桩过程中,安放和固定在护筒顶的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会持续对护筒叠加荷载,容易导致护筒不同程度的沉降、变形,严重的会引起孔口垮塌,造成灌注混凝土质量事故等难题.为此,研发一种孔口独立作业平台,利用吊环分节吊装钢筋笼入孔并固定,通过定位平台辅助钢筋笼和灌注架快速精准对中就位,将钢筋笼吊放和混凝土灌注等工序集成在孔口平台上完成,达到施工高效、质量可靠、操作安全、成本经济的成效.

    大直径灌注桩钢筋笼吊装孔口平台施工技术

    基于CiteSpace的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研究可视化分析

    沈菲马楠刘森
    288-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助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目前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作者和机构合作少而分散.结合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研究热点分析,目前文献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视角相对片面;研究对象不够多样化.未来应从多种方法角度、多元复杂场景及技术、多个参与主体方面深入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及数字产业金融生态构建.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金融科技CiteSpace